关于一些词牌的韵脚

求一些常用词牌名的押韵和平仄音~

1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2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5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6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7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9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10 采桑子,词牌名。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主流上是要遵守的,不想遵守还不如写现代诗算了。
填词可以按今音,也可以遵古音。
刚学先用普通话会容易点。
我们用普通话朗读唐诗宋词,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字不押韵,那是因为古人用的是古音。
虽然现在提倡用今音写诗填词,但八十年代之前的人还是一直用古音的。一些主流的文化诗词论坛,也是默认古音较多。
循古音写诗用《平水韵》,填词一般依《词林正韵》。
O(∩_∩)O谢谢

念奴娇

【念奴娇、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附著于后。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变格一】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变格二(平韵格)】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清平乐【清平乐、忆萝月、醉东风】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如梦令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仄(叠)
⊙仄⊙平平仄(韵)

【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格一】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二(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菩萨蛮、子夜歌、重叠金】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渔家傲】

北宋流行歌曲。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沁园春(平仄格式)
平/可平可仄/平/平

平/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可平可仄

可平可仄/仄/可平可仄/平

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平/可平可仄/仄

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

仄/可平可仄/平/平

平/可平可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

仄/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平/平/仄/可平可仄/平

可平可仄/平/平/仄/可平可仄

可平可仄/平/可平可仄/仄

平/平/仄/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可平可仄/仄/平/平

平/平/平/可平可仄

仄/可平可仄/平/平/可平可仄/仄/平

可平可仄/仄/可平可仄

仄/平/平/平/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虞美人】

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又称:“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格一】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格二】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关于一些词牌的韵脚
答: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如梦令 ⊙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平仄(韵)平仄(叠)⊙仄⊙平平仄(韵)【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唐教坊曲,《金...

中国古代词牌有哪些?
答:江南: 韵脚为“-ang”,多用来表达南方的水乡风情,如杭州西湖的美景。浪淘沙: 韵脚为“-ao”,多用来表达风雨海上的壮阔场景,如杭州湾的潮汐景象。减字木兰花: 韵脚为“-an”,用来表达女性的坚贞、忠贞。满江红: 韵脚为“-ong”,多用来表达英雄豪杰的气概,如岳飞抗金的故事。虞美人: 韵脚为...

谁能尽可能多的告诉我各种常见词牌的平仄压韵?
答:注:“()”表示这里面的字可平可仄。“”表示为韵脚。凤栖梧(就是蝶恋花):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青玉案:(平)平...

求词牌名,四个字四个字七个字,韵脚押在最后的字上...
答:踏莎行 1、《踏莎行》格律说明:《踏莎行》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附词谱:中仄平平,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我想知道各种词牌名都压什么韵脚?
答:清平乐【清平乐、忆萝月、醉东风】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

扬州慢的韵脚是什么?
答: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韵脚)。上面是《扬州慢》这个词牌的词谱,韵脚字必须是同一个平声韵部(包括相通韵部)里面的字。以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为例,方括号里面的的就是韵脚字:上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

渔歌子这首词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答: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很明显,这首词的韵脚是飞、肥、衣、归。唐人填词用唐朝的语音,飞肥衣归的韵母是一样的或差别很小的。这跟今天的普通话不一样,所以,我们读来不顺口不够押韵。希望帮到...

忆秦娥词中押韵的字
答:《忆秦娥》是词牌,所有用这个词牌的词都叫这个名,不过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有两首,你想要的应该也是这其中之一。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词中押韵的字都有:咽、月(两个)、别、节、绝...

蝶恋花词牌押的韵是
答:(平韵)表示这个词牌压的是平声韵(如《浣溪沙》就是平韵,每个韵脚都要用平声字),出现(仄韵)表示这个词牌压仄声韵(如《蝶恋花》《清平调》等就是仄韵,每个韵脚都用仄声字) 一会儿出现(平韵),一会儿出现(仄韵),表示这个词牌是平仄互转的压韵方法,还有一些一首词里面换几种韵,都是用这种备注来说明的。 问题十:...

不同词牌名的宋词,它的押韵是怎样的??
答:当然是按照词牌名的规定来押韵啊,每个词牌它的押韵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忆秦娥》,它就有正格和变格两种韵律规定:仄韵格(格律对照例词:《忆秦娥·箫声咽》)(上片)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下片)中平...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