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20年有效期

~

法律分析:诉讼的时效期限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民事诉讼20年有效期
答:法律分析:诉讼的时效期限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

民事诉讼20年时效
答:法律分析:我国民法典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

民事诉讼有效期是多久
答: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起算点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但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

如何理解20年诉讼时效
答:20年诉讼时效是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最长诉讼时效20年理解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诉讼的时效是可以大于20年的。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

诉讼时效20年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民事诉讼最高权利保护时效为20年。【法律分析】首先,20年期间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适用诉讼时效可能出现的问题,即诉讼时效期间可能因权利人不知权利被侵害而拖得过久,以致于影响法律关系的稳定,故有规定不变期间予以限制的必要。由此可见,规定该期间的目的并不在于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其次,相关法律...

最长20年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答: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借条的有效期是20年
答: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可以按照最长20年来进行认定的,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涉及到借贷纠纷的,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来进行处理,但最长是可以在20年内提出诉讼请求的。借条的有效期主要取决于是否有还款日期。如果借条没有还款日期,其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而有...

民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
答:民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视情况而定:1、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适用于法律无特殊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2、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民事诉讼申诉期限20年
答:事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与普通的三年诉讼时效一样,最长诉讼时效也是法定的,当事人不得对于进行约定。对于适用诉讼时效的民事案件,在纠纷发生之后,权利人若是想要起诉,则最好在时效期间,将诉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被起诉了有什么影响?1、被起诉的影响,需要结合判决结果确定,具体问题还是要根据...

民事诉讼时效3年与20年的区别
答:3年的诉讼时效是属于属于普通的诉讼时效,而20年的诉讼时效是属于最长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诉讼时效按照3年计算,当事人一直不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诉讼时效按照20年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