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隔的问题

对联中隔景什么意思~

网上一些对联群,流传着“隔景”这种说法。所说的“隔景”,按照他们的说法,大概就是指对联中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上下联的场景是否一致与和谐的问题吧。有人甚至说不同季节、时间、也不能出现在同一副对联中,否则就是“隔景”。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自始至终没有提到什么“隔景”这一概念或说法,第六条有这样的规定:“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这就是所谓“隔景”这一说法的依据吧。所谓“内容相关”就是说对联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这句话说的比较笼统一些,这也与对联的性质有关。对联也是一种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靠个人理解的。同一部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联和诗词有所不同,诗词上下句的意境要有呼应、连贯、启承。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同一场景……。而对联则没有这一要求,上下联可以说同一事物,也可以说不同事物。而且对联讲究反对为上,所以春花对秋月不存在任何问题。比如,金圣叹的生死绝对,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小议对联中“隔”与“不隔”(3)
有人说纯写景联是不能违背时空限制的,对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用古人的联来分析。
例子1,上联:卢橘夏熟
下联:桂树冬荣。
陈厚甫山长(钟麟)集句赠广东粤秀书院卢生(同伯) 桂生(文耀)联 。天然凑泊。梁章钜《楹联丛话》都是分别一个景物一个季节。
例子2上联:十分春水双檐影
下联:百叶莲花七里香
金棕亭博士(兆燕)扬州西园濯清堂联。集徐寅李洞句。李艾塘(斗)《扬州画舫录》。
上联春天
下联夏天
例子3,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徐悲鸿自题联)
上联秋天
下联春天
可见时令不同的景物也可成对。如果按照写景联一定要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的话,那么徐悲鸿的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就该对成“白马秋风塞上,寒鸿暮霭滩头”了。因为都符合秋天的季节特征。
我觉得有时候对比映衬更能突出景色的美,有人认为写景联是要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画面,但我看这个画面不妨大些,比如徐悲鸿的联就写出了我们辽阔的国家不同季节自然景观呈现的不同的特征美,并通过对比映衬的方式来渲染这幅美丽的画卷。
例子4上联:千树桃花万年药
下联:半潭秋水一房山(苏州圆妙观七星潭阁联。集唐句。)
例子5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山人在画中行
例句6江南日暖难存雪
塞北风高不住楼(古今绝妙对联选)
上联:蝶衔红蕋蜂衔粉
下联:露似珍珠月似弓 上联写白天下联写晚上。
上联:槛前春色长堤柳
下联:阁外秋声蜀岭松 上联写春天,下联写秋天。
上联:杨柳风来潮未落
下联:梧桐叶下雁初飞 上联写春天,下联写秋天。
上联:黄昏花影二分月
下联:细雨春林一半烟 古雅可喜上联写黄昏见月,下联写细雨见烟。
上联:灯火夜深书有味
下联:墨花晨湛字生光 上联写晚上,下联写早上。
以上都是名家或者名人编撰的联,除了表明出处的外,均为梁章钜《楹联丛话》里选的
这些联没有一个是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如果一定要分什么意境联和景色联的话,这里面不乏纯景色联。有的是景色中含有意境。
我的观点是:不反对抓住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统一的纵向思维。但认为这样就是不隔,反之就隔了的话我不敢苟同。也不应该排斥时间和空间与上联不同的横向思维。认为这样就是隔了,关键看上下联是否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上是否保持一致,这个“一致”并不一定要时空的高度集中,那样限制人们的思维,不利于对联的发展。
以上是鄙人一个很不成熟的观点,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大家自己去斟酌考虑。否则,我的谬误流传以至于给大家对联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罪过了。
本文作者:一路春风

对联中隔的问题
答:我的观点是:不反对抓住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统一的纵向思维。但认为这样就是不隔,反之就隔了的话我不敢苟同。也不应该排斥时间和空间与上联不同的横向思维。认为这样就是隔了,关键看上下联是否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上是否保持一致,这个“一致”并不一定要时空的高度集中,那样限制人们的思维,不利于对联...

对联中隔的问题
答:网上一些对联群,流传着“隔景”这种说法。所说的“隔景”,按照他们的说法,大概就是指对联中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上下联的场景是否一致与和谐的问题吧。有人甚至说不同季节、时间、也不能出现在同一副对联中,否则就是“隔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自...

对联知识讲座之关于"隔"与"合掌
答:1、所谓“隔”,就是指对联的上下联之间的意思缺乏必要的关联性,也称“意隔”(意思隔开了)。对联的六大要素,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内容相关,如果联意相差太远,这就成了无情对。这便是意隔这一说法存在的根源。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意隔的说法也有些扩大化和片面化了。对联讲究意境,不同内容的联...

景隔是对联的大忌么?
答:景隔也为意隔。对联取景,追求的是一种场景的和谐与画面美感,个人觉得景隔绝非对联大忌,如果画面处理恰当,反而会生出绝妙的时空感和对立感。电影中可以有直叙、倒叙手法,也可以有蒙太奇等等不同的手法,这些都是艺术处理的手法。所以条框规则不是对联的束缚,追求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才是王道。当然对联...

对联中上联和下联均由两个句子构成,书写挂门口时,两句中需有间隔吗?
答:一、为悬挂、张贴的对联或与书法相结合的对联,不加标点符号。这是因为用毛笔书写的对联无此传统习惯。如果加了标点符号,不仅不符合传统习惯,而且也破坏了书法作品的艺术美。二、联书中的对联加不加标点符号,根据需要而定。加上标点符号,有助于弄清联意。对联与其他文体一样,为让读者正确领会联意...

对联与中间画间隔
答:约为画宽的十分之一左右较合适。敬请采纳!

上联写完之后用什么号隔开一下联?
答:上联写完之后用分号隔开下一联,一般都是传统的用法

对联里面有隔景之说吗?
答:对联中的隔景自然是运用它的引申意思。也就是说,在对联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对联隔景,本质是对而不联。实际上是没有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所谓对联,不是说把对联上联逐字逐词对出来就是一副完整...

对联里面有隔景之说吗?
答:但所谓“隔景”,大家的理解可能有所出入。对于你举的“春花”与“秋月”,我认为,若各自毫无关联的分别描写春景秋景,就会有隔景之嫌,但若上下联所述,为春秋的共通点,以至于上下联主题保持一致,便无问题。晨曦晚霞亦然。个人觉得,要判断一副对联是否有隔景嫌疑,只要给这幅对联加个横批便可,...

对联是用分号隔开吗
答:对联是不用标点符号的,现在有的在中间加标点符号只是现在文学的做法,严格讲不妥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