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是哪四个啊?

武大四大名嘴?~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可以是它别具一格的教学楼;可以是它清静优雅的环境;也可以是它所蕴育的人。在武汉大学,有许多倍受同学们称赞的老师,他们或是谈吐风趣、妙语连珠;或是义正严词、慷慨激昂;或是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位老师用自己独特的风格讲授着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传播着思想和见解,让本就古朴的校园更增人文底蕴和学术氛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老师有尚重生、赵林、李工真和李敬一,而这四位老师也被同学们称为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他们的讲座场场爆满,所以想要一睹为快的同学们可要做好“火拼”的准备了。o(∩_∩)o
四大名嘴之尚重生
1、生平介绍

  政治面貌: 无党派人士
  所属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 研 室: 政管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政治学
  二级学科: 政治学其他学科
研究方向: 政治理论
2、同学们眼中的“社会解剖师”:
尚重生,以剖析社会独到深入而闻名,素来有“社会解剖师”的称号,他是一个具有“社会解剖师”美誉的人;一个被称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毕业多年还感激不尽的人;一个笑谈自己在武大留校任教是因为辅导员骗他说给他找个“漂亮女朋友”的人……可以说,他的任何一段经历,都能让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此外尚重生老师言辞幽默、犀利、深刻,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他开设的公选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走廊和门口都是慕名前来的同学,听众中除了武大学生外,还有很多校外的同学。
3、授课信息:
通识选修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我上课不愿意看PPT,免得我的思想PPT化了。
大学出大师,但“大师化”是规划得出来的吗?我说教三001出五个大师,而102,教室小点就出四个,行不行?
教育就是给国家培养母鸡的。母鸡长大了是会下蛋的。那些培养母鸡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母鸡能长得好吗?能生出好的小鸡来吗?连蛋恐怕都下不出来。
“高举老布什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克林顿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将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前进!”有人说吗?“高举撒切尔夫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布莱尔周围,将英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前进!” 有人说吗?有些话我们听习惯了就不觉得它的可笑了。

四大名嘴之赵林
1、生平介绍: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8日
   出 生 地:北京市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哲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及兼职: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文化
2、“百家讲坛名师”:
他的专业课吸引了很多外院的同学旁听,以至于本专业的学生都没了位置;他曾经5次收到央视的邀请参与“百家讲坛”的录制;他的通识课总是人满为患,全校最大阶梯教室,常常里里外外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一有什么“新闻”,常会引得武大学子沸腾,珞珈山水、校园广播、茶前饭后,到处都充满了关于他的话题……
他,就是被誉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学院教授赵林。他说:“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受到学生热爱的老师,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睿智,还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怀和高超的授课艺术。”也许,这就是赵林为人、为师的秘笈。
赵林老师把他成功的秘笈归纳为:天职意识, 这种神圣的天职意识使赵林一直处于一种感动状态,正是这种使命感使得他把三尺讲台视为生命,以自己的学识、良心和激情去面对同学们。学识扎实,十多年来,赵林已出版了10部个人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并和邓晓芒教授合作撰写了《西方哲学史》专业课教材。这些学术上的成绩为其授课提供了扎实的学识基础。激情投入,已毕业的2002级同学任飞说:“赵老师讲得非常投入,除了学生的反应,没有什么能干扰他的课堂。”
3、授课信息:
专业课《西方哲学史》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一个教师在讲课时如果不能感动自己,他也同样不可能感动学生。
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
在美丽的珞珈山麓执教二十载,最令我欣慰的是自己在历届学子心中播下的知识种籽,最令我感动的是每学期课程结束时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大名嘴之李工真
1、生平介绍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革中老三届(68届初中)毕业生。1970年7月招工回城后在汉口江汉路“南京理发厅”做过8年理发师;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2、武汉大学的“活字典”:
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在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在武汉大学,李工真老师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
李工真老师给大家的印象是特别真诚直爽,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传统知识分子那种“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出一片心”的心机。作为历史学研究者,他敢于针砭时弊,侠义直言,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他经常鼓励同学们要讲真话办实事,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不要盲从权威。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李老师推着他的专车,和同学们边走边聊的情景。
3、授课信息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那时候觉得一辈子就这样,出不去了。不过我坚信,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即使做理发师,我也要做最好的那一个。
不论从我父亲当初的地位和影响还是我现在的状况来讲,在中国做一个官不是一件难事。也有人给我提供过职位,只要我点头,也就是个官了。可是我父亲对我的期望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我想我做到了。
读书受教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每一个大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在大学期间要勇于接受暴风雨,锻炼自己。任何困境里,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时还要充实自己。是金子,哪里都能发光,是人才,到哪里都能登台。

四大名嘴之李敬一
1、生平介绍:
   任教专业 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在职情况:在职
   所在院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生年月:1946年11月
   籍 贯:中国湖北省蕲春
  职 称:博士生导师、教授
学科及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国传播史方向
2、“诗意人生”:
李敬一老师的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中国传播史论》、《壮哉唐诗》、《节目主持概论》、《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司马迁》、《休闲唐诗鉴赏辞典》等和合著五十余部。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曾进入“全国高校最有魅力老师”排行榜前五名。2003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2008年6月至10月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主讲《壮哉唐诗》系列专题。
  可以说李敬一老师的人生充满了无限诗意。他可以沉醉于古典诗词,细细品味一字一词间的情感,又可以慢慢回味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独特韵律。古今中外他信手拈来,诗词歌赋他娓娓道来,课内课外他循循善诱。一个拥有充满诗意人生的老师,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讲述这充满诗意的人生哲学。
3、授课信息:
中国传播史研究
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
中国古代文学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其实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热爱生活,能多站在讲台上一天就要多站一天。作为一个教师始终应该站在第一线,始终应该与同学站在一起。  
他这样评价《菊花台》:这是一首最有内涵的歌,也是一首最为含蓄的歌。古有宋玉悲秋,易安咏菊,但多是个人身世之感。而此词的吟叹却给人一种历史厚重。 

除了这四位老师之外,还有传授军理知识的陆宝生老师、沿袭礼仪文化的李荣建老师、品味古典诗词的秦平老师等等,同样倍受同学们的青睐!
其实,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用心在授课,他们倾注自己的青春来丰富我们的视野,他们奉献汗水为我们的成功铺路。他们都是名嘴,都是应受到我们尊敬的学者,都是武汉大学所有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名人事迹。我们所知道的武大四大名嘴有:尚重生,赵林,李工真和李敬一。其中我对赵林印象比较深刻,那一句“一个教师在讲课时如果不能感动自己,他也不能感动学生”,“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当时看《百家讲坛》他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以为教授。
华科的名嘴,听他朋友说过最多的是刘克明,学识渊博,对我国文化了解颇深,但是呢,有人说他比较仇外,这个我不得而知,大概上过他课的人比较了解吧。

尚重生、赵林、李工真和李敬一。他们的讲座场场爆满。
四大名嘴之尚重生
1、生平介绍  
政治面貌: 无党派人士
所属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 研 室: 政管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政治学
二级学科: 政治学其他学科
研究方向: 政治理论
2、同学们眼中的“社会解剖师”:
尚重生,以剖析社会独到深入而闻名,素来有“社会解剖师”的称号,他是一个具有“社会解剖师”美誉的人;一个被称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毕业多年还感激不尽的人;一个笑谈自己在武大留校任教是因为辅导员骗他说给他找个“漂亮女朋友”的人……可以说,他的任何一段经历,都能让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此外尚重生老师言辞幽默、犀利、深刻,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他开设的公选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走廊和门口都是慕名前来的同学,听众中除了武大学生外,还有很多校外的同学。
3、授课信息:
通识选修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我上课不愿意看PPT,免得我的思想PPT化了。
大学出大师,但“大师化”是规划得出来的吗?我说教三001出五个大师,而102,教室小点就出四个,行不行?
教育就是给国家培养母鸡的。母鸡长大了是会下蛋的。那些培养母鸡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母鸡能长得好吗?能生出好的小鸡来吗?连蛋恐怕都下不出来。
“高举老布什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克林顿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将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前进!”有人说吗?“高举撒切尔夫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布莱尔周围,将英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向前进!” 有人说吗?有些话我们听习惯了就不觉得它的可笑了。

四大名嘴之赵林
1、生平介绍: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8日
出 生 地:北京市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哲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及兼职: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文化
2、“百家讲坛名师”:
他的专业课吸引了很多外院的同学旁听,以至于本专业的学生都没了位置;他曾经5次收到央视的邀请参与“百家讲坛”的录制;他的通识课总是人满为患,全校最大阶梯教室,常常里里外外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一有什么“新闻”,常会引得武大学子沸腾,珞珈山水、校园广播、茶前饭后,到处都充满了关于他的话题……
他,就是被誉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学院教授赵林。他说:“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受到学生热爱的老师,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睿智,还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怀和高超的授课艺术。”也许,这就是赵林为人、为师的秘笈。
赵林老师把他成功的秘笈归纳为:天职意识, 这种神圣的天职意识使赵林一直处于一种感动状态,正是这种使命感使得他把三尺讲台视为生命,以自己的学识、良心和激情去面对同学们。学识扎实,十多年来,赵林已出版了10部个人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并和邓晓芒教授合作撰写了《西方哲学史》专业课教材。这些学术上的成绩为其授课提供了扎实的学识基础。激情投入,已毕业的2002级同学任飞说:“赵老师讲得非常投入,除了学生的反应,没有什么能干扰他的课堂。”
3、授课信息:
专业课《西方哲学史》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一个教师在讲课时如果不能感动自己,他也同样不可能感动学生。
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
在美丽的珞珈山麓执教二十载,最令我欣慰的是自己在历届学子心中播下的知识种籽,最令我感动的是每学期课程结束时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大名嘴之李工真
1、生平介绍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革中老三届(68届初中)毕业生。1970年7月招工回城后在汉口江汉路“南京理发厅”做过8年理发师;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2、武汉大学的“活字典”:
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在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在武汉大学,李工真老师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
李工真老师给大家的印象是特别真诚直爽,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传统知识分子那种“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出一片心”的心机。作为历史学研究者,他敢于针砭时弊,侠义直言,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他经常鼓励同学们要讲真话办实事,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不要盲从权威。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李老师推着他的专车,和同学们边走边聊的情景。
3、授课信息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那时候觉得一辈子就这样,出不去了。不过我坚信,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即使做理发师,我也要做最好的那一个。
不论从我父亲当初的地位和影响还是我现在的状况来讲,在中国做一个官不是一件难事。也有人给我提供过职位,只要我点头,也就是个官了。可是我父亲对我的期望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我想我做到了。
读书受教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每一个大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在大学期间要勇于接受暴风雨,锻炼自己。任何困境里,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时还要充实自己。是金子,哪里都能发光,是人才,到哪里都能登台。

四大名嘴之李敬一
1、生平介绍:
任教专业 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在职情况:在职
所在院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生年月:1946年11月
籍 贯:中国湖北省蕲春
职 称:博士生导师、教授
学科及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国传播史方向
2、“诗意人生”:
李敬一老师的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中国传播史论》、《壮哉唐诗》、《节目主持概论》、《唐诗宋词名篇精选精讲》、《司马迁》、《休闲唐诗鉴赏辞典》等和合著五十余部。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曾进入“全国高校最有魅力老师”排行榜前五名。2003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2008年6月至10月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主讲《壮哉唐诗》系列专题。
可以说李敬一老师的人生充满了无限诗意。他可以沉醉于古典诗词,细细品味一字一词间的情感,又可以慢慢回味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独特韵律。古今中外他信手拈来,诗词歌赋他娓娓道来,课内课外他循循善诱。一个拥有充满诗意人生的老师,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讲述这充满诗意的人生哲学。
3、授课信息:
中国传播史研究
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
中国古代文学
各类讲座
4、经典语录:
其实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热爱生活,能多站在讲台上一天就要多站一天。作为一个教师始终应该站在第一线,始终应该与同学站在一起。  
他这样评价《菊花台》:这是一首最有内涵的歌,也是一首最为含蓄的歌。古有宋玉悲秋,易安咏菊,但多是个人身世之感。而此词的吟叹却给人一种历史厚重。 

除了这四位老师之外,还有传授军理知识的陆宝生老师、沿袭礼仪文化的李荣建老师、品味古典诗词的秦平老师等等,同样倍受同学们的青睐!
其实,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用心在授课,他们倾注自己的青春来丰富我们的视野,他们奉献汗水为我们的成功铺路。他们都是名嘴,都是应受到我们尊敬的学者,都是武汉大学所有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李工真老师是历史学院的非常棒的老师,有幸会选他的课程,真的非常博学!

在“唇舌烽火”辩论赛举办七年之时,在本届“唇舌烽火”辩论赛落幕半月之际。自强网记者对武大四大名嘴—赵林老师、李工真老师、戴德铮老师、尚重生老师进行了专访。与他们共同回忆武大辩论的曾经、探讨辩论发展的未来

自强:你们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武大辩论赛的?
赵林:很早以前吧,不过现在已经有2年没有接触辩论了。
李工真:应该说是比较早就做辩论赛的评委了,现在有些习以为常了.
戴德铮:一直都是很关注辩论的。
尚重生:是从 01年开始关注辩论赛.

自强:你们觉得现在武大的辩论整体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子?上坡状态,还是下坡状态?
赵林:不好评价,因为很久没有关注辩论了。
李工真:不是在往上走的一种状态。可能是因为曾经走到过顶峰。
戴德铮:本科生的辩论是处于上坡状态,研究生的辩论处于下坡状态。
尚重生:肯定是下坡啊。辩论是虚假的繁荣,靠精英是撑不住的。老师对辩论产生了疲弊感,走不下去是必然,走下去是偶然。

自强:现在我们看到辩论赛和以前相比,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关于辩论处于下坡状况的判断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赵林:肯定是越来越好啊,如果现在的辩手用以前的方式去训练,会和以前一样好的。
李工真:感觉到以前的辩题相对而言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今年的好像一直关注的是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遇到的问题
戴德铮:现在老师学生不够重视,以前每次比赛前都有老师去给每支队做指导。现在好像都是学生自己准备自己的。
尚重生:原来整个学校对辩论更重视些,组织力量强投入多,质量高些。 当时的学生也显得更成熟一些,成人感强一些。现在辩论有些像小孩的游戏。

自强:你们觉得现在辩论存在的问题具体有哪些
赵林:真的是很久没有看过了,最后一次看辩论还是04年“唇舌烽火”的决赛。现在的问题周玄毅应该比较清楚。
李工真:往往辩论都是只有论而没有辩起来,为了赢,大家上场前都会精心准备。这样是有存在的道理的,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辩论。辩论应该是争锋相对的,是现在进行时才有意思。
戴德铮:评委的问题,找什么样的老师,怎么去找老师,都是值得主办方思考的问题。
尚重生:辩论现在是为了表演而存在,缺少了自然的真实、深刻、幽默

自强:在谈到辩论赛存在的问题中,很多辩手会谈到一个辩题的问题?你对现在辩题的设置有什么看法?你希望看到的辩题是什么样子的?
赵林:决赛之前的辩题应该和同学联系较紧,具有时代感的。决赛的时候最好还是出一些哲学上的命题让大家来辩。
李工真:应该以大学生为着眼点不仅仅是探讨自身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具有社会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要像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靠拢。只探讨校园的具体问题眼界是不够宽广的。当代大学生要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戴德铮:出题的水平是辩论的前提,我们应该出更有争辩性的题目。从我的专业角度讲,我会选择国际国内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比如说“美国的反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尚重生:现在的辩题很无聊、肤浅、俗不可耐,是没有经过精英策划和专家论证的。辩题一定要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要具有鲜活感、时代感、前沿感、真实感。而且辩题应该具有可辩性,比如说试婚有利于/不利于婚姻的稳定。结伴考研是否有利于考研成功。

自强:您觉得辩论的发展依靠的是什么?对武大整个辩论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赵林:依靠一代又一代涌现出的新人,像现在周玄毅他们这一拨人都还是很不错的。大家要想打好辩论的话,一定要多看些书。
李工真:辩题的选择上综合考虑到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应该吸引更多理工科的学生投入进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赵林老师现在出来的已经很少了 ,他应该多关心一些。
戴德铮:辩论赛的组织,不是学生可以组织好的。要充分调动起老师的积极性,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同时让参与指导和评判的老师可以感到自己充分的被尊重。
尚重生:应该充分的调动一批重量级老师的积极性。辩论赛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校园文化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现在老师是缺位的。所谓的繁荣是校园文化在谷底挣扎的表现。
  如果学生缺乏和老师的对话机制,调动不了重量级的老师的参与,所谓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会显得很苍白。要发展唯一的招是老师的参与。

自强:你希望看到的武大的辩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赵林:普及学术,越来越好。
李工真:辩论是启发心智,训练思维和口才的,应该让大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赵林老师应该多负责任
戴德铮:学生在辩论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思维水平和学习的兴趣。。应该有更多的老师参与。
尚重生:有更多老师去参与其中的,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质的。

武汉大学四大名嘴?
答:赵林、李工真、戴德铮、尚重生。

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是哪四个啊?
答: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在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在武汉大学,李工真老师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大四大名嘴走了几个
答:走了三个。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赵林、李工真、李敬一、尚重生等四位被誉为武大四大名嘴(1992年,易中天出走厦大)。李敬一已经退休,赵林、李工真皆为1950年代初生人,只有尚重生相对年轻(1961年生人),本以为周玄毅(1979年生人)能扛起新一代“名嘴”大旗,无奈色字头上一把刀,狠狠被斩落。

李工真的个人经历
答: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另一说: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在武汉大学,李工真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

武大有四大名嘴,那么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名嘴?
答: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名人事迹。我们所知道的武大四大名嘴有:尚重生,赵林,李工真和李敬一。其中我对赵林印象比较深刻,那一句“一个教师在讲课时如果不能感动自己,他也不能感动学生”,“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当时看《百家讲坛》他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以为教授。华科的名嘴,听他朋友说过...

武汉大学尚重生现在退休了没有
答:武汉大学尚重生没有退休。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截止至2022年9月29号“武大四大名嘴”只有李敬一退休了,赵林、李工真、尚重生三人都还在任职。

李国平的家庭成员
答:长儿子李德华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导; 二子李汉鑫退休前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计财处处长; 三子李行健是武大电子信息学院工程师兼湖北爱乐乐团团长; 四儿子李工真,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博导,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主攻德国历史;...

李敬一的人物简介
答:等独著和合著五十余部行世。发表《关于传播学研究本土化问题的思考》、《佛教在华传播的现代解读》、《寒山子和他的诗》等学术论文二百余篇。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曾进入“全国高校最有魅力老师”排行榜前五名。2003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武汉大学有哪些比较厉害的人物?
答:提起武大的校友,大家往往会想到“著名歌手”雷军,名嘴陈铭,校花吴倩、黄灿灿...但作为一个探索辽校园每一角落的“武大郎”,我必须跟大家聊聊武大与武大的先贤们~百年武大,精神绵延,不少专家学者曾在此驻足,其中的很多大家耳熟能详,比如闻一多、李四光,还有的大家或许会比较陌生,比如李达、王世杰...

周玄毅的毕业院校
答:毕业院校: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 周玄毅,1979年6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赵林的得意门生。周玄毅,1979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