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桥的诗句

~

1.关于桥的诗句

1.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赋西汉)魏徵2.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3.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4.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5.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6.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7.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还京赠别)卢照邻8.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9.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阙题)杨师道10.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11.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12.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13.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还珠桥)华镇14.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16.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17.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畴昔篇)骆宾王18.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19.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20.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21.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22.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23.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游石淙山)张昌宗24.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25.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2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27.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长相思)苏颋28.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39.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30.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3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32.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33.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34.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35.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36.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

(留别)杨凝37.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38.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39.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

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板桥)司空曙40.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

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闲步)司空图41.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42.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43.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

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青弋江)顾况44.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

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归路)陆龟蒙45.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

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赠别)皇甫冉46.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途中柳) 李中47.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上洛桥) 李益48.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

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早发汾南)王建49.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50.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

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汉东道中)蒋吉51.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

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扬州怀古) 李益52.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

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杂题九首)司空图 53.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

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路中口号)皇甫曾54.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55.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

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登祝融峰)李徵古56.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

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和晋公三首)李绅5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58.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59.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

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续古二十九首)陈陶6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61.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62.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63.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64.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65.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枫桥)张祜66.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67.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

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晚归)陆游68.小。

2.关于桥的诗句和桥的种类

古诗文名句——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2、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唐白居易

3、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唐杜甫

4、长州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唐杜牧

5、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宋欧阳修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在航道上建造的桥梁,必须有足够的高度让船舶通行。当无法建造足够高的桥梁时,例如河道狭窄且河岸低矮,则可以建造可动式桥梁。可动式桥梁有水平旋转桥、垂直升降桥和竖旋桥等。这些桥常称为活动桥。

拱桥

是一种带一个或多个拱的桥。图例所示为三种拱桥。拱桥的跨度比梁桥或桁架桥更容易扩展。

竖旋桥,

是一种可动式桥梁,分为一段或两段,形似手臂,靠岸的一端固定在枢纽上。每一段通过平衡锤平衡,通过枢纽将其旋转升高后,可让船舶通过。大部分建在高速公路和街区上的可动式桥都属于此类。

梁桥,

是结构最简单、最常见的桥。这种桥梁的受力完全依靠一条或多条梁来承担。通常来说,这种桥以梁的种类来命名。最常见的是I形梁、T形梁、钢板梁和箱形梁。

在连续梁桥中,桥面由一个或多个桥墩支撑。如果没有桥墩,则称为单跨桥。梁桥的单个跨径相对较短,但在水深较浅时,单个跨径可以无限相接地增加跨径。

斜拉桥,

桥面由倾斜拉索吊起的桥梁。拉索通常固定在高于桥面的矮塔上。

悬臂桥

悬臂桥通常有两个桥墩。每个桥墩支撑着一个中心悬梁臂和与之平衡的另一端悬梁臂,或称锚臂。两个中心悬梁臂在桥中间相接,或者共同支撑中间一段长度较短且质量较轻的桥面。

浮桥,

由浮箱或驳船支撑的桥。浮桥通常都只起临时的作用(例如军用),但也有长期使用的浮桥。

悬索桥

所有的悬索桥都有一对粗重的主缆承托在高耸于桥面上的双桥塔顶端。主缆的端点固定在桥两端的地面上。桥面则以垂直的细桥索悬挂在两条主缆上。悬索桥的桥面通常都用桁架加固。在一些现代悬索桥上则采用流线型的正交异性桥面板。

水平旋转桥,

中心段能绕河中旋桥桥墩作90旋转的桥。双水平旋转桥有两座旋桥桥墩,可为大型船舶提供更宽阔的航道。

桁架桥,

一种主要由桁架提供结构支撑的桥。和梁桥一样,桁架桥也分为连续和单跨两种。

垂直升降桥,

位于两个桥塔之间的部分可以垂直升降,升降过程中桥面保持水平。

3.关于桥的诗句,故事,种类,命名··

按材质分: 木质桥 石桥 砖桥 混凝土桥 钢筋混凝土桥 按外观分: 梁桥 拱桥 斜拉桥 悬索桥 高架桥 组合体系桥 按用途分: 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 (立交桥属于公路桥) 按跨越对象分: 跨越河流的跨河桥 跨越山谷的跨谷桥 跨越铁路或公路的跨线桥(又称立交桥) 跨越城区、工业区或农作物区的高架桥(又称栈桥) 按桥身能否活动分: 固定桥 开启桥 浮桥 按桥梁总长度或跨度可分: 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国的桥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

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

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

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东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叠梁式木拱桥--虹桥,背诵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

这些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赵州桥,类似的桥在世界别的国家中,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

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同时,在川滇地区兴建了不少索桥,索桥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迎来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又一次技术大革命。 桥的类型,若以建桥的主要材料分,便有木、石、砖、竹、藤、铁、盐、冰桥等之别。

木桥是最早的桥梁形式,我国秦汉以前的桥几乎都是木桥。如最早出现的独木桥、木柱梁桥。

约商周时便出现浮桥,战国前后又出现排柱式木梁桥和伸臂式木梁桥。但因木材本身的特性,如质松易腐以及受材料强度和长度支配等,不仅不易在河面较宽的河流上架设桥梁,而且也难以造出牢固耐久的桥梁来,因此,南北朝始遂为木石混合或石构桥梁所取代。

石桥和砖桥。一般是指桥面结构也是用石或砖料来做的桥,但纯砖构造的桥极少见,一般是砖木或砖石混合构建,而石桥则较多见。

到春秋战国之际便出现了石墩木梁跨空式桥,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东汉则又出现了单跨石拱桥,隋代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弧形石拱桥,唐代李昭得造出了船形墩多孔石梁桥。宋代是大型石桥蓬勃发展的时期,创造出像泉州洛阳桥和平安桥那样的长达数里横跨江海交汇处的石梁桥,以及像北京芦沟桥和苏州宝带桥那样的大型石拱桥。

竹桥和藤桥。主要见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

一般只用于河面较狭的河流上,或作为临时性架渡之用。早期的主要是一种索桥,南北朝时称竹质的溜索桥为“笮桥”。

后来出现了竹索桥、竹浮桥和竹板桥等。铁桥,在古代包括铁索桥和铁柱桥两种。

前者属于索桥类,较多见,约在唐代便出现;后者属于梁桥类,实为木铁混合桥,极少见,在江西见一例。 盐桥和冰桥。

主要见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前者主要见于青海盐湖地区,后者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若以桥梁的结构及外观形式分,则主要有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

又称平桥、跨空梁桥,是以桥墩做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

4.关于桥的名句或诗句有哪些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

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鉴湖柳枝词十二首》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题情尽桥》雍陶1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1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13、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闲游》其三》陆游14、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16、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天津桥》刘叉17、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18、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19、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20、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桥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

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

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桥的意义与特点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一) 地域性。

我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桥梁,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影响,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风格和特色。如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水域较少,人们运输物资多赖骡马大车或手推板车。

因此,这里的桥梁多为宽坦雄伟的石拱桥和石梁桥,以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西北和西南地区,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难以砌筑桥墩,因此,多采用藤条、竹索、圆木等山区材料,建造绳索吊桥或伸臂式木梁桥;岭南闽粤沿海地区,盛产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所以石桥比比皆是;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便到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梁。从桥梁的风格上看,北方的桥如同北方的人,显得粗犷朴实;南方的桥也同南方的人,显得灵巧轻盈。

当然,这跟自然地理也有极大关系,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欺负变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块冲击,故桥梁必须厚实稳重;而南方河流水势则较平缓,又要便于通航,故桥梁相对较纤细秀丽。 (二) 多种多样性。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质地貌差异较大,因此对建桥的技术要求也高。大约在汉代时,桥梁的四种基本桥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便已全部产生了。

这四种桥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别演化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盐桥、冰桥、藤桥、铁桥、苇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伸臂式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石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连拱桥、实腹拱桥、坦拱桥、徒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纤道桥、十字桥,以及栈道、飞阁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什么形式的古桥,在我国都能找到。(三) 多功能性。

我国古代的匠师建桥,很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既能考虑到因地制宜、一切从实用出发,又能考虑使桥梁尽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如江南的拱桥多为两头平坦,中间高拱隆起,使之既产生造型上的弧线美,又利于行舟。

而南方地区广见的廊式桥,则更充。

5.写桥的诗句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陆游《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冯延已《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现代诗:徐志摩《再别康桥》

卞之琳《断章》: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6.和桥相关的诗句

和桥相关的诗句有:

1、《五云桥》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2、《别桥上竹》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3、《过颖桥怀永叔》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

君今淮海予再过,古驿依依老槐绿。

4、《题山桥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柏

轧轧飞车入翠微,人於妙处未深知。

自从标榜新拈掇,碎却山桥一段奇。

5、《登梅桥望桂隐》

年代: 宋 作者: 张镃

常日居园不自奇,今朝胜处上桥知。

平湖百亩横当户,茂树千章翠绕篱。

隣寺钟鱼初历历,里闾鸡犬亦熙熙。

隔城更有青山在,朝揖吾家出好诗。



梁桥的诗词梁桥的诗词是什么
答:关于梁桥的诗句金梁桥外月如霜金梁桥外月如霜高梁桥下招魂处关于梁桥的成语修桥补路遇水迭桥桥归桥,路归路过河拆桥过桥拆桥过桥抽板桥是桥,路是路立马盖桥立马造桥关于梁桥的词语据水断桥挑大梁星桥火树遇水迭桥立马造桥立马盖桥过桥抽板修桥补路过河拆桥遇水架桥关于梁桥的造句1、本文针对曲线梁桥空...

桥梁的诗词桥梁的诗词是什么
答:桥梁的诗词有:《剑池桥梁久就倾圮方太沾公刊石伐木以递汲且》《古诗·海渚无桥梁》。桥梁的诗词有:《剑池桥梁久就倾圮方太沾公刊石伐木以递汲且》《古诗·海渚无桥梁》。词性是:名词。拼音是:qiáoliáng。注音是:ㄑ一ㄠ_ㄌ一ㄤ_。结构是:桥(左右结构)梁(上下结构)。桥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

关于梁桥的诗句
答:梁桥。 又称平桥、跨空梁桥,是以桥墩做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 4.关于桥的名句或诗句有哪些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

关于桥的诗句和桥的种类
答: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2、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唐白居易 3、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唐杜甫 4、长州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唐杜牧 5、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宋欧阳修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在航道上建造的桥梁,必须有足...

关于桥的诗歌加赏析
答:《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

关于桥梁的古诗
答:关于桥梁的古诗如下:1、湿云不渡溪桥冷。—朱淑真《菩萨蛮咏梅》2、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周邦彦《兰陵王柳》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5、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6、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

关于桥的诗句有哪些?
答:《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与桥》一诗:“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橹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跷/亦常有过楼,步屦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居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 行行二三里,桥影错相交/既出...

关于桥的诗句,成语解释,诗歌,桥名
答: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炊,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晨清溪何处边。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柳桥秋...

关于赞美桥梁的诗句
答:赞美桥的诗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5.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

关于石拱桥的诗句有哪些
答:7.关于“桥”的古诗有哪些 1. 《大儿长孺同罗时清寻凉盬桥》 宋 杨万里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 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 2. 《五云桥》 宋 陆游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3. 《别桥上竹》 唐 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