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是什么状况

王老吉 公私合营前后的经营情况~

王老吉药业所推出的绿罐软包装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的市场定位不
同,前者定位于中低档市场,后者定位于高档市场,二者在广告时段和营
销上互相配合.王老吉药业2005年王老吉凉茶系列收入超过2亿元,总收
入超过5亿元.毛利润率食品系列为43%,低于药品的毛利润率61%.

1828年,王泽邦创
始王老吉凉茶
1956年,公私合营
王老吉分为两支
王氏后人在香港/东
南亚注册王老吉
国内王老吉并入国
企,今王老吉药业
1997年,加多宝推
出红罐王老吉
2002年,王老吉药
业统一海内外品牌
2004年,王老吉药
业与同兴药业合作
2003年,红罐王老
吉从两广走向全国
提供配方租赁20年专营权
租赁15年海外商
标使用权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陈李济”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389年。当年创业,有这么一段传闻:
1600年岁末,南海县商人陈体全,收得货银回广州。船到广州后,他匆忙上岸。货银遗落在船上,被一位名叫李升佐的同船旅客拾获。李升佐也是南海县人(西樵区李村),颇谙医道,在广州开设一间中草药店。李升佐不见利忘义,整日在码头伫候,终将遗银璧还失主。陈感李高义隆情,品德诚实,意欲酬报,被婉言谢绝,于是他诚恳提出,拿出遗金半数,投资于李经营的中草药店。李谦辞再三,终不能却,只好应允。于是,两人用红柬写下合伙文书,曰:“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样”。并将其店号定名为“陈李济”,意为陈李二人合伙经营,同心济世,自此,“陈李济”的店号就在广州城南双门底挂将起来。
陈李合资后,李致力于搜集古代固有成方、验方,选用上乘药材原料,悉心研究炮制技术,终于以精湛的工艺,制成多种别具一格的古方正药。清朝初年,“陈李济”的产品已在国内颇有声誉。为了扩大影响,他们每年趁学子赴京应考之机,运送大批产品至京展销。蜡丸,这种独特的药品引起人们的注意,那神奇的疗效更使它逐渐赢得了声誉。学子们考完试回到各地便以京都见闻来传播“陈李济”的蜡丸,并视为珍品馈赠亲友。从此“陈李济”蜡丸便名闻遐迩,成为“广药”的代名词。
有一次,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泻不止,御医合议,建议试服“陈李济”出品的“追风苏合丸”,果然奏效。皇上大喜,遂钦赐“杏和堂”三字为封号,同时钦准该厂储藏用作原料的“旧陈皮”为贡品,多年向朝廷进贡。因此,在清同治年代,该厂又称为“陈李济杏和堂药厂”。
“杏和堂”这一封号,在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商标法”时,该厂便将此三字组绘成盾型商标,立案注册,沿用至今。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年)被迫停用,陈李济药厂改名为广州中药二厂,统一使用“广中”牌商标。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重新恢复陈李济厂名和“杏和堂”商标。
陈李济药厂的整个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创建于明末,兴起于清末民国初,发展于新中国建立后。创业初期,药厂只雇三数工人,前店后厂,手工生产,是典型的小作坊形式。后来由于产品声誉日高,加之善于经营,除赴京展销外,产品还远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据史料记载,当时“陈李济”出品的一粒“追风苏合丸”,在云南省怒江、西双版纳一带,可售一个银元。那时国内中成药行业已形成了北京、广东、江浙三大基地,其中北京以同仁堂为代表,江浙以杭州胡庆余堂为代表,广东则首推“陈李济”。19世纪20年代,随着出国谋生华人,“陈李济”的产品被引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清咸丰六年(1856年)又在广州十三行开设一个批发所,作为产品输出、洋药原料输入的口岸贸易机构。1900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老铺不幸毁于炮火,遂将药店暂迁佛山豆豉巷(现为升平路)。英法联军战事既平,即复厂广州,佛山为支店。后来有人因此讹传陈李济药厂始创于拂山,此乃误会。佛山支店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前才申报歇业。
1922年,“陈李济”在香港皇后大道中206号开设香港支店,1935年又在上海北四川路开设上海支店。后因抗战爆发,不便经营,遂将上海支店职员改派往新加坡大马路再设分店。1942年香港沦陷时,香港支店转往澳门新马路开设澳门支店,因营业不景气,不久便告歇业。1948年,又曾在马来西亚筹办分厂,因人事不和而中途废止。1948年冬,到台湾筹设支店(地址在台北市博爱路),虽推出十几个产品共五六万盒,后因伪币贬值,无法维持下去。1935年以前,每届年关前夕,该厂必派员带货赴潮安县开设临时批销点,营业额甚大,信誉甚高。所有这些支店和分点,形成了一个跨省、跨国的经济网。民国初年,已进入产销的“黄金时代”。
摘自《广州著名老字号》

天津碱厂始建于1917年,座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市塘沽,当时称永利碱厂。创办人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和世界著名科学家、制碱权威侯德榜博士。它是亚洲的第一座苏尔维法氨碱厂,是中国制碱工业的摇篮和近代化学工业的策源地。

1926年生产出质量优异的'红三角'牌纯碱,同年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1930年获比利时工商博览会金奖。

1937年日寇入侵,塘沽沦陷,碱厂全体同仁为保民族气节,举厂南迁至四川犍为县五通桥老龙坝并改称'新塘沽',建设永利川厂,开辟华西化工基地。

1941年在侯德榜博士的潜心钻研和反复试验下,发明了将合成氨与氨碱法联合制碱的新工艺--'侯氏碱法'(联合制碱法)。

1949年塘沽解放,碱厂获得新生,生产得到发展。1952年,碱厂正式实行公私合营,成为全国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1970年至1978年,由国家投资建成'联合制碱'一期工程,并完成了水源工程、排渣工程、食品碱工程和自备高压热电站工程建设。1994年,利用亚洲开发银行低息贷款进行了渣场二期、合成氨、蒸吸氨、重质纯碱四项节能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天津碱厂现占地面积469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纯碱、重质纯碱、氯化铵、复混肥、再制盐、小苏打、偏硅酸钠、合成氨、食用二氧化碳、74%片钙、碳氧、氩气,水质稳定剂、消雪剂等12类22种产品。其中6种产品分别荣获部优、市优称号,纯碱4次获得国际金奖,三次蝉联国家金奖。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碱厂把目标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自行研制与引进并举,采用了一大批节能、高效、大型制碱设备和管理上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控制程度部分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天津碱厂本着'综合治理保护环境'的指导原则,在企业的改、扩建过程中,努力做到增产不增亏,先后对一些主要生产设备进行除尘、废气、废液回收处理,使排放物始终保持在国家标准以下。

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赎买'政策.公私合营后,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来使得国家获取全部的生产资料,因为国家要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系,而这个过渡阶段就是私营资本家的资产股份逐步从原有企业退出,国家逐步掌握全部资产的过程.从建国初期的具体国情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为达到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系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目的,共产党领导人从大局出发对当时还是所谓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资本家采取怀柔政策,就是赎买具体来说相当于现在的股份制,区别在于国家入股不是直接的投入资本--其中的定息,是国家在过渡阶段中按资本家所占有的股份支付给他们的报酬,通俗说来就是一种安慰手段,也是对资本家的一种补偿方式--当然咯补偿与付出是大大不成比例的,但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大的宗旨和前提下,资本家也只有无奈接受以求自保.定息的支付是按照资本比例设置的,即私营资本家所有资本与企业全部资本之比,待到定息支付完以后,企业便在形式上全部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在国家决定建立公有制经济后并对全国经济实行管制之时起那些企业便已由国家控制了.共产党的这些措施客观公正的说是有利于新中国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是对人民有利的,虽然这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①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②资本家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
  ③企业盈利按“四马分肥”原则分配。
  报喜--庆祝公私合营 朱宣咸作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属于三资企业,一般公司合营,还是偏重于国企性质,但是具有一定的民企作风,兼具国企的高福利和民企的高成长性,是个挺好的选择!

公私合营是什么状况
答: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赎买'政策.公私合营后,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来使得国家获取全部的生产资料,因为国家要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系,而这个过渡阶段就是私营资本家的资产股份逐步从原有企业退出,国家逐步掌握全部资产的过程.从建国初期的具体国情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出发,为达到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系和稳定社会秩...

什么叫做公私合营
答: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合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计划...

公私合营是什么意思通俗
答: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①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

公私合营通俗讲什么意思
答:公私合营通俗讲什么意思公私合营是半社会性质的,是过渡到完全社会性质的经济的最好形式。最后产生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即按行业将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统管起来。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

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答: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①企业由资本家私人所有...

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答:是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指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在这个阶段,国家与私人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经营企业,并逐步实现国家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这种形式的出现,是为了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引入社会主义因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公私合营什么意思
答:公私合营,顾名思义,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合作。在这种形式下,既有国家资本,又有私人资本。公私合营是新中国刚开始建立时期的一种经济制度安排,实际上也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公私合营的意义主要在于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计划经济的优势,它利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势,以有利于...

1953年三大改造中的“公私合营”具体是什么意思
答:中共采取“赎买政策”,对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是赎买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中共先入股,再逐步赎买。当中共还没有完全占有股份时叫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什么意思
答:公私合营简单的来说就是公私共有的企业。出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时。阶段:个别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早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公私合营,1955年底,大规模的公私合营(即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趋势开始形成。到1956年初,全国的全行业公私合营达到高潮。到了1956年底,有99%的...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