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49岁和59岁,才是人生最大的两道坎,跨过了才能安稳到老

~ 01

孔子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人到中年之时,我们理应能做到“事事不疑惑”了。而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我们理应能够知晓天命,看透生活的本质了。

只不过, 所有的“不惑”以及“看透”,都需要一个经历的过程。

50岁前,我们需要有所经历。60岁前,我们更需要有所经历。能够走到哪一步,不仅要看我们的底气,更要看我们的智慧以及运气。

运气不错的人,自然能够顺利地达到五十岁,从而开启幸福美满的人生。 而比较倒霉的人,也许还未到五十岁就已经离开了。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能顺利达到六十岁,而有些人的人生就只能终止于六十岁之前。对此, 我们需要谨慎前行,方能渡过一切难关。

可以说,49岁和59岁,都是人生的两道大坎。闯过了,自然高枕无忧。闯不过,那一切的问题都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中老年这段时间,矛盾会频发,问题会增多,压力会剧增,一切都往不好的一面发展。而我们该如何面对,就得看我们的策略了。

02

为什么49岁和59岁,是人生最大的两道坎呢?

众所周知 ,45岁到55岁这十年,是人生最危险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当中,人们将面临着身体逐渐变差而外部压力愈发增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可分为早期的中年危机,以及晚期的中年危机。早期的中年危机,发生在40岁以后,风险还不算太大。 因为我们还依旧年轻,有精力和底气去解决生活的难题。

可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随着我们年纪的逐渐增长,那我们的 中年危机就越来越严重,而我们自己却愈发变得“有心无力”起来。

对于家庭的矛盾,我们有心无力,只能无条件地妥协;对于职场问题,绝大多数中年人都选择听天由命,卑微地帮老板打工; 对于物质的问题,我们宁愿穷养自己,也不能让家庭出现问题。

这,便是历代中年人所要经历的事儿。

只不过,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养老以及健康的问题将愈发突出。如此,我们的生活将雪上加霜。那一道道阻碍人前进的“坎”,就会不期而至。

03

在民间,一直有“逢九则进”的说法。 就跟数学计算一般,如果你已经49岁,还是要说自己50岁比较好,千万不能停留在49岁当中。

不论你是39岁还是59岁,道理都是相似的。

在新闻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很多名人或者富翁,都很少会在“整数”年岁中离开, 大多数人都倒在了50岁或者60岁之前。

虽然说这存在偶然的情况,但它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要想顺利达到一个新的台阶,那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我们不妨想想,为什么有些人手握亿万身家,可还是在49岁之前离开呢?为什么有些人有钱有势,可还是无法顺利退休呢?

一句话, 人生的某些坎,那是某些人的开始,同时也是某些人的终点。 无论他多有本事,只要他在某个坎中被绊倒了,那他就只能中途而别了。

就像49岁的中年人,上有老要养活,下有小要抚育,中间还有夫妻俩要生活。更重要的是, 物质花费越来越高,职场淘汰率越来越高。如此,他们的心理终究会面临着崩溃。

就像59岁的中老年人,自己即将面临养老的问题了,而孩子连自己都未必养得活。哪怕养得活,他们也未必会孝顺父母。如此,一切问题都会层出不穷。

在这个矛盾的世道当中,所有人都活得“忐忑不安”。

04

面对49岁和59岁这两道坎,我们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做法,那就是从“缓解矛盾”以及“修身养性”这两个方面下手。

如何缓解中年的矛盾呢?

首先,我们需要维系身体的健康,最好经常锻炼,别让身体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同时,把身体放在首位,而把赚钱放在第二位。

其次,便是要尽量做到“妥协”和“平衡”。 对于家庭,我们要妥协。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偏激,而是要平衡。

找到平衡的点,相信我们能走过中年危机的独木桥。

如何做到修身养性呢?

我们只需要关注一点就可以了,那就是要培养自己“淡然”的内心。 做人,千万不能胡思乱想,也不要想太多,而是需要活在当下,半精明,半糊涂地活着。

做人想太多,并没有什么作用。试想,我们无法改变现实,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接受现实呢?

人生纵使有再多的不幸,我们也需要做到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最好。

文/舒山有鹿

其实,49岁和59岁,才是人生最大的两道坎,跨过了才能安稳到老
答:就像49岁的中年人,上有老要养活,下有小要抚育,中间还有夫妻俩要生活。更重要的是, 物质花费越来越高,职场淘汰率越来越高。如此,他们的心理终究会面临着崩溃。就像59岁的中老年人,自己即将面临养老的问题了,而孩子连自己都未必养得活。哪怕养得活,他们也未必会孝顺父母。如此,一切问题都会层...

49岁和59岁是人生的两道“坎”,能否跨过,决定了你的命数
答:从49岁到50岁,这是一场历练;从59岁到60岁,这也是一场历练。别看这当中只有一年之差,可实际上,任何一个台阶都不是一般人可以跨过的。你终究会明白,49岁和59岁这两道坎,终究决定了我们后余生的命数。02 49岁到59岁,那是“难度加倍”的开始。有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100公里的路程,...

人几岁算中年
答:45-59岁为中年人 1: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范围有了更细致的划分,年龄≤44岁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年龄≥90岁为长寿老年人。2:大多数欧美国家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65—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89岁为正式老年人,90-120岁为高龄老年人。3:中国...

人的年龄阶段怎么分
答: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是: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渐...

人的年龄段大致怎么分的?
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年龄分段标准,将44岁以下的人群定义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的人群视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的人群归类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的人群为老年人,而90岁以上的人群则被认定为长寿老人。在中国,年龄分段如下:1. 童年:0岁至6岁 - 婴儿期:0至3个月 - 小儿期:4个月...

中年人是几岁到几岁
答:中年人的年龄在45~59岁之间。在中国按照年龄划分可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为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到39岁,中年组是在40到49岁,中老年组50岁以上。青年组内分泌机制完善的时期,以及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的时期。中年知识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心理能力的继续...

中年人是几岁到几岁
答:依我国国情,普通人40岁-55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此类人往往伴随着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等的特点。人到中年,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是中年人的身心特点。

人到中年是指的几岁?
答: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拓展:1.垂髫是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2.总角是十一二岁至...

中年人是几岁到几岁
答:中年人的年龄范围通常为45至59岁。在中国的年龄分组中,青年组为29岁以下,中青年组为30至39岁,信运中年组为40至49岁,中老年组为50岁以上。青年组是内分泌机制完善、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的时期。中年人在这一阶段经验丰富,知识积累增长,但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心理能力持续增长,体力...

人到中年是多少岁?
答: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阶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至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的老年人。问题四:中年是几岁到几岁之间 时代不同了,青春期延长了。前年联合国卫生组织重新划定了人类中老年人的年龄段。45岁步入中年,60岁预备老年,75...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