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中医一些常见问题的归纳

~       对于最近的门诊乏力问题,一些基层坐诊的青年中医朋友,表现出了焦虑和不安。结合一些现象,请教了圈里比较优秀的一些老师,加一整理:

我:周老师,您感觉现在青年中医最需要注意什么?

周老师:现在的青年中医,大多数是科班出身,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比我们当时要完善的多,医术经验他们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砺成长,但是有一个重要点,应该引起他们的注意,就是由于社会经验阅历的缺乏,离开学校以后的人情世故,待人接物能力,一定要多多注意,功夫在诗外,专业素养是一方面,但是一个青年中医的人格修养,为人处事能力,却是特别关键的,是会影响医患关系,个人长远发展的,情商低是一部分人的硬伤,知道人生百态,感悟社会冷暖,知道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和想法,便于我们和患者走的更近,有利于诊疗工作的开展和医患关系的深入。同时出了校门以后,学历已经不再是重点,中医药圈卧虎藏龙,各路人才很多,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谦虚坦诚地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我:李老师,作为青年中医,您感觉优势在哪里?

    李老师: 作为青年中医,无论拼经验,拼资历,拼专业度,拼患者信任度,对于大多数青年中医人来说是不占优势的,但是青年中医人,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思路灵活,开放不保守,学习能力强,懂互联网,善于和患者耐心沟通服务,也知道如何抱团发展,这其实又是青年中医人的优势,所以扬长避短,珍惜每一个信任我们的患者,用心对待每一个患者,一步步总结学习积累,多多请教前辈同道,稳扎稳打,发挥好我们的优势,也不断弥补我们的短板,会好起来的,所以急不是办法,还是得沉下心来,多读书,多临证,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同道朋友老师,多多请教学习,开阔视野。

我:张老师好,一些青年中医,门诊不足,经常换坐诊医馆,这种现象好吗?

张老师: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门诊量不足,收入起不来,心里着急想换坐诊地点,这点其实能理解,但是能力不够,沉淀不够,再换平台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从医职业发展,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做好从医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坐诊医馆要慎重,选择好坐诊地方后,轻易不要换坐诊平台,当你在一个平台沉淀够了,患者起来了,各种更好的资源平台自然会主动来找你,但是轻易放弃,不仅影响你已沉淀的患者群,而且也会不利于医馆对你的培养,和你的职业发展。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单纯靠自己单打独斗,还要靠平台的支持,不能忽视平台的力量。同时对于一些基层中医朋友,坐诊地点规划,可以选一个有底薪的,然后选择一两个没有底薪的,这样有底薪的可以兜底,拿提成的提高收入,比较稳妥些。

我:赵老师,青年中医,独立开诊所,可以吗?

赵老师:对于极少数火候成熟的人,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中医来说,是不赞成的。独立开诊所以后,把人就绑住了,由于个体平台的局限性,病人量一时也起不来,而且开诊以后要应对各种检查,各种社会关系等,处理诊所各种具体事务,很多时候人的精力有限的,不利于自己专注医疗工作和学习,而且由于独立开诊所以后,外面很多新的理念,新的事物也很难接收到,而且个体开诊所相对自由惯了,以后和其他平台合作坐诊之类,常常也难收各种束缚和约束,不利于促进合作,长远来说也不利于个人发展,等到时机成熟了再独立开办诊所也不迟。

我:青年中医,走专科还是不走专科路线?

吴老师:我个人而言,并不赞成过早的给自己标签化,走专科路线,因为中医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不分科的,过早的走专科路线,或许可以实现“短平快”的弯道超车,迎合患者群,被标签化容易记住,但是与于个人而言,由于病人的流量病种单一化,并不利于青年中医的中医知识结构整体提升和发展,还是应该立足全科,发展专科,儿科,妇科,什么都能接,都要接,然后在全科基础上,针对某些方面的病种进行深入研究学习,打造特色,突出全科,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逐步走专科路线,因为那时候知识结构思维体系比较完善,更有利于聚焦专注,但是当下还是不要过多被标签化。

我:郭老师,您作为西安青年中医的优秀代表,平时对青年中医,您也是爱护有加,常常主动不保守的分享自己经验所得,作为您自己亲身经历而言,您对青年中医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郭磊老师:作为我个人而言,首先作为青年中医,一定要具备同理心,这是青年中医必备的行医修行,在这个前提下,就会想各种办法帮助病人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病人一来先想到保护自己避免医疗纠纷的措施,治起病来束手束脚。当然医疗安全仍是首位,但若有同理心,开两三付药就想让病人病愈的心就会越来越强烈,如此执业看诊,有利于病人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青年中医自身医术,再者,有同理心,开三付药下去,随访工作很重要,凡是对自己和病人负责的大夫,都应清楚你开出去的方子,达到了啥效果,没效果,病人复诊,调整思路,有效果,积累经验,这是个良性循环。同理心,开小方,勤随访,医者的这些发自内心的举动,患者感受的到,时间久了,患者会把医者当成是朋友的存在,介绍病人自然而然,医术可以慢慢成长,但态度会让人觉着你靠谱,可以健康相托,如此,实践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医术自然会成长的快些。

      下来呢,关于医术的成长,除了在一个地方沉淀积累,还需要先真正的走进中医的门,很多大夫很勤奋,但看病水平依然长期裹足不前,这是因为,选择的方向大于努力,中医入门,必须在经典上下功夫,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这些经典必须勤读,这是入中医门的捷径,除此之外,自己接近经典的诊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而杂书看得太多,就会陷于治病推理的怪圈,没见过的病不会治,见过的病,疗效不稳定,自己对中医的信心与热情会随着时间的飞逝而淡化,如此,必将费人费己。

      同时,青年中医,当以疗效凸显自己的竞争核心,而针药并施,是每个青年中医都应具备的基础功夫,针灸可以很快的留住病人,而针药并施往往可以治疗疑难杂病或者大病,打出名声,针灸推荐书《针灸大成》《一针疗法》。

      当然还要注意自我的宣传与营销,体制外的青年中医除了看病,应当学会自我营销,这里说的不是忽悠病人,而是当自己有了好的技术后需要更多人知道,才能去帮助更多人,发心必须是正道,当然,最好的宣传就是病人之间的口碑宣传,这种力量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除了以医术疗效赢得大家的认同外,还可以进行如下的具体实施细节,开办自己的公众号抖音号等新晋自媒体,做科普,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各种健康信息铺天盖地好坏不分,就显得做正规理念的科普很是需要,有利于大众,且可以树立自己“大医精诚”的人设。建立患者群,做好平时的互动,科普也好,小病咨询指导用药也好,可以维护好已有病源,且还会不断有潜在病人进群。

      总之,青年中医的成长,说了以上几点,但无非就是做好自己,先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无论是从医术成长还是医道感悟,再者,利他思维,青年中医要想成长的快些,先放下自我小利的追求,去一门心思追求行业的本质,用各种办法先看好病,同行间乐于分享交流,莫要闭门造车故步自封,一个人的谦逊会加持医术,同行间的交流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天地,君子不器,中医,在年轻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归为某个门派,或者做哪个专科,全科中医针药并施才是青年中医成长的王道。

我:郭老师,您作为西安青年中医的优秀代表,平时对青年中医,您也是爱护有加,常常主动不保守的分享自己经验所得,作为您自己亲身经历而言,您对青年中医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郭磊老师:作为我个人而言,首先作为青年中医,一定要具备同理心,这是青年中医必备的行医修行,在这个前提下,就会想各种办法帮助病人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病人一来先想到保护自己避免医疗纠纷的措施,治起病来束手束脚。当然医疗安全仍是首位,但若有同理心,开两三付药就想让病人病愈的心就会越来越强烈,如此执业看诊,有利于病人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青年中医自身医术,再者,有同理心,开三付药下去,随访工作很重要,凡是对自己和病人负责的大夫,都应清楚你开出去的方子,达到了啥效果,没效果,病人复诊,调整思路,有效果,积累经验,这是个良性循环。同理心,开小方,勤随访,医者的这些发自内心的举动,患者感受的到,时间久了,患者会把医者当成是朋友的存在,介绍病人自然而然,医术可以慢慢成长,但态度会让人觉着你靠谱,可以健康相托,如此,实践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医术自然会成长的快些。

      下来呢,关于医术的成长,除了在一个地方沉淀积累,还需要先真正的走进中医的门,很多大夫很勤奋,但看病水平依然长期裹足不前,这是因为,选择的方向大于努力,中医入门,必须在经典上下功夫,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这些经典必须勤读,这是入中医门的捷径,除此之外,自己接近经典的诊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而杂书看得太多,就会陷于治病推理的怪圈,没见过的病不会治,见过的病,疗效不稳定,自己对中医的信心与热情会随着时间的飞逝而淡化,如此,必将费人费己。

      同时,青年中医,当以疗效凸显自己的竞争核心,而针药并施,是每个青年中医都应具备的基础功夫,针灸可以很快的留住病人,而针药并施往往可以治疗疑难杂病或者大病,打出名声,针灸推荐书《针灸大成》《一针疗法》。

      当然还要注意自我的宣传与营销,体制外的青年中医除了看病,应当学会自我营销,这里说的不是忽悠病人,而是当自己有了好的技术后需要更多人知道,才能去帮助更多人,发心必须是正道,当然,最好的宣传就是病人之间的口碑宣传,这种力量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除了以医术疗效赢得大家的认同外,还可以进行如下的具体实施细节,开办自己的公众号抖音号等新晋自媒体,做科普,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各种健康信息铺天盖地好坏不分,就显得做正规理念的科普很是需要,有利于大众,且可以树立自己“大医精诚”的人设。建立患者群,做好平时的互动,科普也好,小病咨询指导用药也好,可以维护好已有病源,且还会不断有潜在病人进群。

      总之,青年中医的成长,说了以上几点,但无非就是做好自己,先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无论是从医术成长还是医道感悟,再者,利他思维,青年中医要想成长的快些,先放下自我小利的追求,去一门心思追求行业的本质,用各种办法先看好病,同行间乐于分享交流,莫要闭门造车故步自封,一个人的谦逊会加持医术,同行间的交流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天地,君子不器,中医,在年轻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归为某个门派,或者做哪个专科,全科中医针药并施才是青年中医成长的王道。

关于青年中医一些常见问题的归纳
答:李老师: 作为青年中医,无论拼经验,拼资历,拼专业度,拼患者信任度,对于大多数青年中医人来说是不占优势的,但是青年中医人,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思路灵活,开放不保守,学习能力强,懂互联网,善于和患者耐心沟通服务,也知道如何抱团发展,这其实又是青年中医人的优势,所以扬长避短,珍惜每一个信任我们的患者,用心对待每...

一些关于中医的问题
答:11,中医怎么看待午睡?不要用内经开篇的“夜卧早起”之类的话来回答,我问的是,我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要午睡,多久为宜?午睡是因为我的身体不是特别的强壮吗?(我在知道上看的,一牛人说身体特别健康的人,他的精力特别旺盛,你让他睡,他能睡着?)答:白天时间太长,中间加个午睡对身体好。...

关于中医的几个问题
答:1,肝郁化火,产生的火是木火,木火当然就会灼伤胃土了,木克土嘛。2,脏腑不和,比如脾胃不和,脾主升,胃主降,如果脾不升胃不降那就叫不和。肝和胆也一样,甚至其他的几个脏腑都有这种情况,只是现在中医一般提到脏腑不和都用脾胃不和来代替,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其他四行也有脏腑不和的情况。...

简述当前中医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中医药是一门应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实习是中医药学生培养过程的关键阶段,应把实习放在第一位,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正确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和当前社会对中医学人才需求的趋势,端正择业观念,把精力放在实习上,为今后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要摆正临床实习与考研的关系,全面系统的临床实习是重要的、不...

关于中医药的一些问题
答:1、红姜糖茶适合什么时候喝?红姜糖茶早上适合喝,晚上不宜喝,否则会影响睡眠。建议:加上红枣,效果会更好。红糖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全身有温热感,具有强心作用。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对胃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姜...

关于中医的问题?
答:执业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是具备独立执业资格的医生,在医疗机构独立行医。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后,你可以开设自己的医疗诊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提供医疗服务。关于开设中医诊所和售卖中药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在一些地区,中医诊所的开设可能需要获得相应的许可,并符合特定的要求。售卖中药...

年轻人如何看待中医?
答:年轻人要包容,要广泛学习,对于中医,我们要去学习它的精髓,中医发展了几千年,虽然它的根基是朴素的哲学思想,但是不能抹杀它的功绩。它的疗效是好的,虽然它不能包治百病,我们就是要学习它的广泛的经验,对待疾病,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疾病的原理,中医虽然认识到了疾病的外在表现,是古代受制于...

求中医朋友指导。。。请教关于中医一个问题。。。
答:都涉及到阴虚问题,可以统一治疗滋阴,阴虚动风要滋阴熄风。但肝阳上亢要滋阴潜阳 2 如果本质是阴虚动风但却按照肝阳上亢的治疗方法治疗,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后果 临床上,就有用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一些滋阴熄风的药也有滋阴潜阳 的效果,如白芍,滋阴柔肝止风还可平潜肝阳....

当归是中医里面特别常见的药,那可以用当归泡水喝吗?
答:当归可以泡水喝。当归能补血,但是当归也会活血,因此当归泡水喝孕妇是不适合的,肠胃不好,肝火旺盛的孩子也不能喝。当归泡水有温通经脉、活血止痛的功效。当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当归具有很好的补血活血作用,有很好的抗贫血作用...

卫健委: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中医药干预活动,如何防控青少年此类问题...
答:想要防控青少年肥胖问题,肯定要让他们饮食健康,不能食用油腻、油炸、高热量等食物,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健康的身体。现在普遍的孩子都处于亚健康,长期待在室内就导致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这样也容易导致近视、肥胖等问题。作为家长一定要多抽时间陪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看绿色植物并且陪孩子增强...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