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公主长相怎么样,历史上真有高丽恭愍王和鲁国公主这两个人吗

~

历史上真有高丽恭愍王和鲁国公主这两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高丽恭愍王,而鲁国公主作为一个封号在宋元时期有很多位。

高丽恭愍王(1330年-1374年),是高丽王朝第31任君主(1351年—1374年在位),讳王颛,原名王祺,蒙古名伯颜帖木儿。高丽忠肃王次子,高丽忠惠王之弟。谥号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

鲁国公主可以指:

鲁国大长公主,宋太祖女

扬国大长公主,曾封鲁国公主,宋太宗女

升国大长公主,曾封鲁国公主,宋真宗女

衮国大长公主,宋仁宗女

秦国鲁国大长公主,曾封鲁国公主,宋仁宗女

鲁国公主 (宋仁宗),宋仁宗女

潭国公主,曾封鲁国公主,宋神宗女

保淑帝姬,曾封鲁国公主,宋徽宗女

鲁国大长公主 (金世宗),金世宗女

唆儿哈罕,鲁国公主,元太宗女

也速不花,鲁国公主,元睿宗女

薛只干,鲁国公主,元太祖孙女

完泽 (鲁国长公主),鲁国长公主,元世祖女

囊家真,鲁国大长公主,元世祖女

阿南不剌,鲁国公主,元裕宗女

普纳公主,鲁国公主,元成宗女

祥哥吉剌,鲁国公主,元顺宗女

阔阔伦公主,鲁国公主,元仁宗女

宝塔失里,鲁国大长公主,魏王女

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那么鲁国公主活了85岁是有什么诀窍吗??

靖康之难,对于北宋赵室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上至徽钦二帝,下到亲王大臣、嫔妃公主,几乎无一幸免,都被抓去了北国的冰天雪地,踏上了备受屈辱的不归路。

不过,有一位北宋的公主却幸免于难,没有被金兵抓去,就是鲁国公主。

首先,这位鲁国公主是宋仁宗之女,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六位北宋皇帝,而且,南宋建立以后,她又以“秦鲁国大长公主”的身份生活了多年。好家伙,简直就是北宋行走的活化石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仁宗共生有三男十三女,鲁国公主在其中排行第十,说出来您可能不信,其中十二位皇子公主的寿命全加起来,才刚刚超过鲁国公主一个人的寿命。

当然了,并非说鲁国公主活了几百岁,而是其中的三位皇子悉数早夭,九个公主也是早亡,而鲁国公主却几乎活了一个世纪,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等到靖康二年,金人杀入汴京城之际,所有皇室女子都被抓去,唯独已经古稀之龄的鲁国公主幸免于难。或许是因为她早已外嫁多年,宫廷中已无人记得还有这号人物,又或许是因为她年纪太大,金人看不上她这老太婆,总之,鲁国公主成了少数几个幸免于难的宗室人物,可能这就叫命吧。

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和恭愍王什么关系

鲁国公主生平

姓名:鲁国公主 别称:庆寿公主 出生地:东京潜龙宫 出生时间:1059 去世时间:1144 宋仁宗第十女鲁国公主,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原封庆寿公主进惠国公主进许国大长公主 改韩、周燕国 进秦、魏两国 令德景行大长帝姬 改封秦鲁国大长公主鲁国公主一生逃灾免祸,高寿善终。在史书上记载的公主多事命运坎坷。

宋高宗为什么要给鲁国公主开后门

鲁国公主也称庆寿公主、令德景行大长帝姬,她是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母亲为昭淑贵妃周氏。鲁国公主活了八十六岁,在公主们当中算是特别高寿的了,她这一生中,历经七位皇帝,每一任皇帝对她都格外敬重,尤其是宋高宗赵构。

当年的靖康之难中,金兵打败了宋朝军队,金人闯进皇宫,取到了皇族宗室的册子,按照册子上记载的人物关系,把京城里那些跟皇帝有点关系的女眷都掳走了,皇帝的妃子、皇后、女儿,以及王公贵族的女眷统统被金人抓走,连一岁多的女婴也没有放过。至于被抓去干嘛,不言而喻。可就是在这么严密的搜捕下,鲁国公主竟然躲过了!

金兵难道不知道鲁国公主吗?这不可能吧,他们可是拿着册子寻人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故意放过了鲁国公主。可是为什么呢?

鲁国公主于1060年被封为庆寿公主,1067年就嫁给了钱景臻,靖康之难发生在1126——1127年之间,这样算起来,鲁国公主起码有六十六岁,这放在现代都到了退休年龄了好吧,金人下得去手吗?估计下不去吧。宋仁宗的儿女当中,除了鲁国公主,其余的帝姬大多都老死或者病死了,鲁国公主是长寿体质,才活到了现在。因为对鲁国公主没有兴趣,所以他们故意漏抓了鲁国公主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金人离开以后,鲁国公主恢复了公主称号,改为秦鲁两国大长公主。后来宋高宗赵构在位时期,鲁国公主已经算是宋高宗曾祖辈的人了,高宗自然无比敬重她,每次见到鲁国公主,身为皇帝的高宗也还是要作揖行礼。为了让鲁国公主颐养天年,高宗还赏赐了一座临海行宅给她,对她的各种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鲁国公主的丈夫是钱景臻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鏐的后人,高宗建立南宋以后,钱家还捐钱当军费呢!鲁国公主与钱景臻有两个儿子,长子钱忱、次子钱愕,由于鲁国公主算是皇族中最年长的长辈,所以高宗特意给鲁国公主的儿子开后门,让他们挂着闲差白拿俸禄。

后来,钱愕在南渡之时被强盗张遇害死,鲁国公主就把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了独儿子钱忱身上,把钱忱宠上了天。可是呢,孩子越宠就越没出息,钱忱见有鲁国公主这个母亲在,他就能白白获得官职和钱财,于是多次怂恿鲁国公主向高宗求爵求禄。鲁国公主每次都拄着根拐杖,颤颤巍巍的进宫求见高宗。

高宗在朝时极力打压外戚权臣,可他却多次给钱忱加官进爵,这一次次的例外都是看在鲁国公主的面子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可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鲁国公主老得都快走不动了,还隔三差五往皇宫跑,弄得高宗很是烦闷。你说什么事情也有个度对不对,就算鲁国公主是长辈,那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吧!

于是,八十多岁的鲁国公主某一天又来向高宗求爵的时候,高宗就狠狠批评了她,说她活了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气,消磨他对她的耐心和宽容等等。鲁国公主老脸一红,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进宫替儿子求官了。实际上,钱忱的头衔已经很多了,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二军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

靖康之难幸存的秦鲁国公主,历经7个帝王,其子有8个官衔,为何不满足?

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秦鲁国公主这个人在后面的时候太贪心了,面对当时的情况还不能满足,认为自己还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而当年靖康之难的时候,金兵也是将当时在京城的所有帝姬、宗姬、族姬几乎都给都掳走了,就连一岁的也是没有放过,但是就是唯独遗漏了这个鲁国公主。

而在金兵走了之后,鲁国公主也是就留在了汴京,恢复公主封号之后,也就成为了秦鲁两国大长公主。而金兵也是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个帝姬,宋仁宗的儿女除了这个鲁国公主,其他的也是几乎都死了,所以金兵以为她也是死了,而就算不死,也老得让金兵丧失了兴趣抓她了,所以也就对这个前朝的公主没太注意,不过也确实是,这个鲁国公主已经比较老了。

对于这个鲁国公主,后来的南宋君王赵构也是对她比较敬重的,以为她的辈分比较老,还有就是年纪比较大。可以说是鲁国公主就是这个赵构的老祖宗。

赵构曾经下过命令,让外戚不能担任任何朝廷命官,但是这个鲁国公主为了自己的儿子,也是向赵构求过情,赵构看在她的面子上也是没有处理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继续当官。这个鲁国公主一看自己的面子好使,过几年又去找赵构,让他给自己一些银子。

赵构虽然不高兴,但是也还是给了。鲁国公主看着这样还行,就开始对自己儿子现在的这个官不满意了,又一次的向赵构开口了,但这一次赵构却没有大答应她了。

南宋公主

多福多寿——鲁国公主

鲁国公主一生逃灾免祸,高寿善终。 这样的公主是多数,只是她们的人生平淡,无甚坎坷无甚功德无甚作为,史书略记。记下的公主都事迹复杂,命运与政治纠葛太多,让人误以为“生于帝王家”是公主共同的人生遗憾和人生悲剧。 当年“靖康之难”,金兵把在京的所有公主都虏走,连一岁多的都没放过。这个鲁国公主被漏掉了,金兵一走,她就赶忙逃出了汴京。其实金兵是知道有这个公主的,大约是看花名册的时候,看到她是宋仁宗的女儿,是隔了好几个皇帝的公主,此时宋仁宗的儿女除了这个鲁国公主,有的早死,有的半老而死,金兵就以为她也是死了的——就算不死,也老得让金兵丧失了兴趣,所以就对前朝公主放了一马。 鲁国公主其实不老,南宋建立后,就嫁给五代时钱塘王钱俶的曾孙,叫钱景臻。钱家很有钱,世代居住杭州一带,在官宦商贾阶层根基颇深,在老百姓中也颇有基础。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定都杭州,建立南宋,钱家曾经捐出家财当军费。因此宋高宗对过去的钱塘王家族十分客气,赐给鲁国公主宅第。每次鲁国公主来拜见,皇上都恭恭敬敬地迎接。 鲁国公主有四个儿子,都挂着闲差拿俸禄(宋代抑制外戚权利,常常只给封号不给实权)。其中长子钱忱是亲生的。钱忱不断长大,公主就不断地为钱忱求爵求禄,她写奏章说: “妾虽近于饥窘(我家穷啊,饿肚子啊,不知她有多穷?这样还叫穷啊?),不敢妄有干求(明明就是有所求嘛,还说不敢有所求)。但以年老多病,瘴疠之余,得一望清光,虽死不恨(‘一望清光’,就是请皇上赏脸,再加点封赏吧)。” 宋高宗看在她的老面皮上,对她每求必应。 每次给钱忱加了官爵俸禄,宋高宗总要对大臣外戚声明:“这是特例哦!别人想都不要想哦!”(上以忱为沪川节度使,仍诏戚里不得援例) 于是,钱忱的头衔很多: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二军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 老公主八十多岁的时候,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去找宋高宗,给自己已经够老的儿子要封赏。摊上哪位皇帝,都得暗自嘀咕:“我的老祖宗唉(鲁国公主历经了七代皇帝,算宋高宗的曾曾祖辈的),您就省省吧,您享的福还不够多吗?” 这时,宋高宗也有些不耐烦了,不得不驳这老祖宗的脸面,狠狠地说了老太太一顿: “长公主您能活这么大岁数,是多大的福分哪!怎么不想想您早死的姐妹们,仁宗皇帝当政四十二年,十多个子女只有您一个人是长寿的,可见深仁厚泽都集于你一身了。人要知足撒,您怎么不知足哩?……” 说得老太太挺惭愧,再也不好老着脸去见皇上了。 鲁国大长公主活到八十六岁去世,皇上去祭奠的时候,大概是想让正在缓缓升天的老公主高兴一点,再一次满足她的愿望,给她的儿孙们全部加官一等。驸马钱景臻生平不祥(史书上生平不祥,对其个人命运来说,反而是好事,说明一生平顺),活到八十四岁。儿子钱忱也活了八十多岁。鲁国大长公主的母亲周贵妃更是高寿,她一生吃斋念佛,活到九十三岁。 时主有三子,愐、恺非己所出,故独厚于忱。上戒之曰:“长主寿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泽,是以钟庆于长主。长主待遇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主感服。薨,年八十六。上辍朝五日,幸其第临奠,诏子孙皆进官一等。 ——《宋史·列传第七公主》 # posted by 小红小翠 @ 2005-06-02 09:48 评论(0) 2005-6-2 星期四(Thursday) 晴 66状元配——瑞国公主 66状元配——瑞国公主 宋理宗在位近四十年,没有儿子。他最宠爱的贾贵妃,为宋理宗管理下的南宋生了唯一的小公主。她享受现代“独生子女”的称号,也享受皇家独生子女的待遇。公主起初被封为瑞国公主,随着她长大,又不断加封。先后又封为升国公主、周国公主、汉国公主——你称呼她任何一个都是可以的。听上去好像公主有很多姐妹似的,红红绿绿地很热闹。这些称呼上,宋理宗大概可以幻想出一群绕膝的活泼的小儿女来。预备好的加封,因为公主王子们的那个“们”实际不存在,就只好都累积到瑞国公主一人身上。每加封一次,都制造出一些虚无的富贵兴旺来,同时又是一次欢乐后的悲凉,因为得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封号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陆续发放了吧。 从贾贵妃的姿色来推断,瑞国公主是不会丑的。宋理宗年轻的时候,有两个老婆候选人——一个是已故谢丞相的侄孙女,叫谢道清;一个是县级小官僚贾涉的女儿——让他挑其中一个做皇后。他当然一眼就挑中了贾家的女儿,极漂亮的江南美女。而谢道清,瞎了一只眼睛,面目黎黑。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像灰姑娘一样洒扫做饭。家里兄弟也很犯愁,觉得此女是嫁不出去的,就算勉强嫁了,还得预备很厚的嫁妆,人家才不会嫌弃,何况家道败落了,也筹不出嫁妆来。不如将她送进宫里,白送给皇帝,兴许皇帝不在乎——但是皇帝的审美观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宋理宗还是中意贾家美女。 不久谢道清生了个怪病,面色转白,越来越白,白得耀眼,白得奇异。这事传到杨太后的耳朵里——这个杨太后,后面还要提到,这种身份的老太婆,对儿孙的婚事,是最为热衷的。迷信的杨太后,认为相貌奇异的人,载有上天的诡异暗示,必须册立为皇后——按现在的医学常识来看,有人推断谢道清可能是得了白化病之类的皮肤病。 宋理宗拗不过太后,于是,谢女就成为皇后,而贾女成为贵妃。民间和宫人们私下里议论,说贾女没有做成皇后,是因为姓的原因。贾皇后,假皇后;贾贵妃,假贵妃;假贵妃,真皇后——贾贵妃是名义上的贵妃,实际上的皇后,她很受皇帝宠爱,她的爱玩蟋蟀的无赖弟弟贾似道,也在皇帝的“亲切关怀”下,成为南宋著名的奸臣宰相。而患了皮肤病的谢皇后,皇帝十分尊敬和冷落她,到底没有跟她生过一男半女。 贾贵妃的独生女瑞国公主在百般娇宠中,长到十五岁的法定出嫁年龄,是南宋一枝独秀的娇贵鲜花,真是不晓得要插在哪堆牛粪上才好。 宋理宗为公主选婿的事,专门召集大臣开会。在会上,一个叫丁大全的人,提出了一个新颖建议:搞一次全国性的选拔比赛,既是科举,又是选美,把品貌才学第一的新科状元配给公主。古装剧看多了的人,以为状元配公主,是皇家惯例,这是误会。公主通常是配给世袭贵族子弟的,民间男子哪里有份?在史书记载上,“金枝玉叶and新科状元”,这是唯一的一次。 丁大全的方案被获准之后,就去着手选才兼选美了。这位丁大全,显然没听说过“上帝是公平的”这句俗谚。尺短寸长,人人都有缺陷,不可能如他的名字一样“大全”。品行、文章、相貌,三样凑齐且都是全国第一的人,即便有,多少年才能出现一个?丁大全的完美设想,实在难以完美实现。不过他不缺少私心和诡诈,当初提这个方案,就是因为他是当年的主考官,可以通过选婿来扩展自己的朝廷势力。 丁大全在考场上四处转悠,考生们都十分纳闷和不自在,因为考官像个好色的变态女人一样,见到略有些英俊的男子就反复打量。丁大全打算以貌美为首选标准,因为批改文章嘛,是可以作弊的啦! 丁大全认为的最帅考生,是来自安徽当涂的男子叫周震炎。周帅哥唯一的缺憾就是年龄有点大,三十岁了——英俊的三十岁男子,在古代早该讨老婆了吧?孩子八成都有两个了。不过妻是可以休的。只有相貌是不可更改的。反正丁大全的标准只有一个:要帅!帅!帅!务必要帅到让公主一见钟情。 丁大全看好人选之后,就私下给周震炎透题。判卷时,将周震炎判为状元。又根据周的籍贯太平郡,起个好听的名字叫“太平状元”,把他装扮拾掇干净,一溜烟地送进宫里,参加答谢典礼去了,其实是让皇帝过目——主要是让公主过目。公主像古装剧中标准的闺秀一样,躲在屏风后面看。 公主看过,闷闷不乐。说:“太老了啦!这位周大哥,周叔叔,周伯伯!” 也是哦,周震炎比公主整整大了一圈。十五岁的少女,初恋幻想里,出来进去的都是各种翩翩美少年,任何一个形象,都跟眼前这个老气横秋谨小慎微的人,对不起号来。 身边的人,少不了来劝:“年龄大,稳重啊,何况他那么帅!” 公主说:“哪里帅哪里帅?我怎么看不出来?” 身边的人,又少不了向她分析周大哥的帅帅处,公主终于感觉出一点帅来,但是她依然不乐意:“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啦!” 这倒是丁大全没有意料到的。他始终是按照自己的审美喜好选的,以为自己这个老头子觉得美的,小丫头也一定觉得美。对审美心理缺乏了解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事先研究一下公主喜欢哪一型的美男。 皇帝知道公主不喜欢周大哥,状元驸马的事,就搁在一边,暂且不议了。 此事过后不到一年,丁大全因为隐瞒军情被弹劾罢官。选驸马舞弊的事,也被揭发出来。周震炎受到牵连,状元的名号被夺,降为最末一名。贬官途中,忽然死去。相信是给活活气死了。要么就是被公主的舅舅——恶毒的当权者贾似道给弄死了,谁让你攀摘金枝玉叶,差点成为公主的前夫呢? 周帅哥本来只是老老实实地苦读,老老实实地考试,结果莫名其妙地被当成美男,宝贝一样地献给皇室;又因为公主那决定命运的一瞄,转眼又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鬼。这样的水火两重天,命运大逆转,即使不死,也得半疯,周帅哥无辜得很哪! 周帅哥从世界上消失了之后,为公主择婿之事,更加慎重。考察驸马的权利,上交给老太婆杨太后,视线范围重新回到世袭贵族的子弟身上。到公主十八岁的时候,杨太后选了自己的侄子,一个叫孙镇的年轻人。由于从民间选亲失败,教训多多,皇帝也不敢擅自做主,杨太后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宋理宗对太后一向不敢违逆,杨太后其实不是皇帝的亲娘,太后无子,收了两个养子。后来拥立了其中一个养子宋理宗,废掉本来的养太子。太后拥立皇帝有功,在朝廷的势力蛮大的。 驸马孙镇是个武官。人品怎样史无记载,官倒是一直升的。可见皇帝很器重他。宋理宗在历史评价中是昏庸的皇帝——他其实没那么糟糕。不过是性格温和,不喜生事,只求安妥,是个甩手掌柜,凡事交给大臣处理,手下出了一大批奸臣。他对独生女儿瑞国公主,疼爱得不得了。公主虽说嫁出去了,但其实没有“出去”,皇帝在皇宫附近给公主另起了一座府第,为的是父女走动方便。公主府建筑装修豪华,比宫苑还要气派。皇帝想见公主,就带几个宫人,乘坐布顶小轿,从后门进出。不用劳师动众,很家常地。 公主出嫁三年后,生病了。有一天,飞来一只巨大的像簸箕一样的黑鸟,停在公主家的捣衣石上。佣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征兆,很害怕。到了年末,公主竟病死了。没有生育,死时不到二十二岁。 宋理宗快六十岁了,唯一的孩子还是死掉,哭得十分伤心,不到三年,也病死了。由谢道清皇后收了个养子,将南宋继续撑了几年。驸马孙镇倒没什么事,公主死后,他的官还一直升着。 开庆初,公主年及笄,诏议选尚。宰臣请用唐太宗降士人故事,欲以进士第一人尚主,遂取周震炎,廷谢日,公主适从屏内窥见,意颇不怿,帝微知之。 ——《宋史·列传第七公主》

靖康之难幸存公主,历经7个皇帝,其子有8个官衔,为何不满足?

主要是为了儿子,在加上赵构容人之心。南宋建立后,为防止同宗亲属干涉朝政,赵构颁布诏令,所有同宗亲属不得担任朝廷官员。鲁国公主之子钱忱在接到赵构的诏书后,也在名单上。鲁国公主马上就去找赵构,要求他不要夺走儿子的官职,而要给他一个官职。赵构因为顾念。鲁国公主是长辈也说不出什么,破例让钱忱当上了上海四川省特使。

过了几年,秦国公主又去找赵构,要他多给她儿子一点钱。赵构当时就不太高兴,简直就是得寸进尺但是也忍了,就答应了,给她儿子升官了设有三个部门。可见,赵构对鲁国公主照顾得很好。鲁国公主有过两次成功经历,相信赵构会答应她第三次的请求。因此,鲁国公主对儿子的赏赐不满意事实上,继续对赵构要求升官。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面,钱忱获得了许多官衔,在各地级团演习中的防务使、泸州第二军观察使、右晋卫将军、、小督察师、荣公、汉王,汉虞公,多达八个。与其它公主相比没有鲁国公主的儿子受到的待遇好。1131年,钱枕退休后,带着母亲到台州养老。根据理论,鲁国公主应该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她儿子光荣地退休了。而且,她仍然可以和他安详地共度晚年。然而,这并没有发生。

过了几年,鲁国公主又去临安找赵构,要赵构再赏赐她一次。根据记载记载。鲁国公主写了一封信给赵构,告诉他她悲惨的生活,说她是年老多病,也得了恶疾,希望赵构也得给点奖励。尽管赵构拒绝了秦鲁公主的请求,但作为先祖,他仍然想帮忙。1137年,赵构在台州给鲁国公主一个住处。赵构考虑周全,为了突出公主的身份和抚养儿子的困难,她甚至写了一块“美德坊”的匾额挂在官邸里。

真有(14)这两个(5)



鲁国公主长相怎么样,历史上真有高丽恭愍王和鲁国公主这两个人吗_百度...
答:历史上真的有高丽恭愍王,而鲁国公主作为一个封号在宋元时期有很多位。 高丽恭愍王(1330年-1374年),是高丽王朝第31任君主(1351年—1374年在位),讳王颛,原名王祺,蒙古名伯颜帖木儿。高丽忠肃王次子,高丽忠惠王之弟。谥号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 鲁国公主可以指: 鲁国大长公主,宋太祖女 扬国大长公主...

历史上宋仁宗的女儿有多少 名气较大的是谁
答:而鲁国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公主。其次要提到的是衮国大长公主,她是宋仁宗的长女,母亲是董淑妃。衮国大长公主一生都过得十分平淡,她从来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即使嫁给了一位大将军,她依旧保持着以往的生活习惯。衮国大长公主是十分亲民的,在所有人为她准备生辰庆典的时候,恰逢国家大旱,她...

鲁国公主为什么能那么长寿?为何能在靖康之难中幸免?
答:鲁国公主: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之一,宋仁宗第十女,母昭淑贵妃周氏,嘉祐四年五月戊午日(五月廿五日)生于东京潜龙宫,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卒于越州府(今浙江绍兴),享年八十六岁。公元1059年,鲁国公主出生在了东京的皇宫之中,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是宋仁宗49岁得的女儿,4年后宋仁宗就挂...

中国历史上少有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情?
答:不久,鲁国公主去世,享寿86岁,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之一。宋高宗前往祭奠的时候,大概出于内心愧疚,又特意下令,将鲁国公主的儿孙们的官职再升一级。他很懂鲁国公主的心思,料想其在天之灵也会安慰吧。鲁国公主不仅自己平安长寿,躲过了靖康之难,连母亲周淑贵妃也活到了93岁,自己的儿子钱忱...

《田名人》鲁国公主简介鲁国公主为什么没有被金兵俘虏?
答:1059年7月7日——1144年,庆寿公主于5月25日、4日在宋仁宗嘉佑东京观龙宫出生。绍兴人,宋高宗人,卒于越州府14年,享年86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之一。丈夫程鹏王千景珍,儿子钱晨,儿子钱奎和儿子钱凯。鲁公主逃过了劫难,活了很久,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这样的公主占大多数,但她们的...

鲁国公主为何能在靖康之难中幸免于难?
答:在中国历史上,鲁国公主——庆寿公主,以其罕见的长寿,成为了一段传奇。生于1047年7月7日,她见证了北宋两代皇朝的更迭,直至1133年在浙江绍兴越州府安然离世,享年八十六岁,堪称中国公主中的长寿典范。作为宋仁宗的第十女,庆寿公主的母亲是昭淑贵妃周氏,她的出生地是东京潜龙宫,她的夫婿则是钱...

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
答:鲁国公主,即庆寿公主(1047年7月7日—1133年),宋仁宗第十女,母昭淑贵妃周氏,嘉佑四年五月戊午日(五月廿五日)生于东京潜龙宫,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卒于越州府(今浙江绍兴),享年八十六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长寿的公主之一。鲁国公主之夫乃是彭城王钱景臻。钱景臻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鲁国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之所以能够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答:面对这样可怜的鲁国公主,赵构思及她的辈分高,算是他还在世的活祖宗,便很是尊敬。还有《宋史》中记载可考:上以公主行尊年高,甚敬之,每入内,见必先揖。面对这位长辈公主,赵构更是优待其如亲母。赵构建立南宋,曾下诏要求一切外戚不得担任朝廷官职,以防外戚干政,阻碍南宋发展。当然鲁国公主的...

历史上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她的下场如何
答:说到这个鲁元公主,大家应该都知道,她可是汉朝的第一位公主,也是刘邦和吕雉的女儿。不过关于鲁元公主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坎坷啊。而且最后享年只有26岁。那么历史上,这个鲁元公主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她的下场如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鲁元公主,原名刘乐。她作为大汉帝国的第一位公主,其父亲是...

鲁国公主作为唯一没有被金国掳走的公主,她的一生幸福吗?
答:按照史料记载,鲁国公主出生在公元1059年,丧于公元1144年,也就是说鲁国公主活了整整85年,当然按照从母亲的怀孕那个时间段算起,鲁国公主则整整在人世呆了86年,对于平均年龄才40来岁的古代,实数难得,而且在有记载的中国古代公主中,鲁国公主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