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俗家弟子

信佛的俗家弟子有什么要求?~

只要你信仰,而没有出家,就是俗家弟子了,没有什么特权和规定。自己愿承认就是了。 而如果,要成为皈依弟子,就要找一位你认为可以指引你的出家师父,由他告诉你归依的真正含义,指导你修行,如果你愿意可以接受寺院的皈依仪式。接受了皈依的仪式,就会得到皈依的证书,也没有什么特权。而海青是可以自己去佛教用品商店购买的,只不过是明朝时期普通百姓的服饰,就是颜色比较朴素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而,如果你是持5戒的弟子,就要坚持5戒,这也是要你自己去寺里求戒的,表示是你自己决定受持不忘失,破悔。5戒你的皈依师父,应该会教导你的。 再后来,可以受持菩萨戒,不过菩萨戒应该是佛菩萨为你教导传授的。如果,没有佛或菩萨,你也可以自己求戒,菩萨戒的具体受持方法,你可以去请一本在家菩萨戒,仔细阅读,里面有详细记载。 总之,在家修行的都是俗家弟子,你自己决定你的程度,没有人可以逼你。而且,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皈依仪式可在寺庙里进行。一般寺庙都有定期为信徒举行皈依的仪式。如果觉得不方便,比如说,如果附近寺庙一年才举办一两次皈依仪式,而你现在就想皈依,那么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要你真心皈依,佛就认你,你就是佛教徒。
面对的佛可以是寺庙里的佛像,也可以是自己买来或请人制作的佛像。自行皈依当然最好还是要有慎重的仪式,因为皈依一个宗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并且是非常神圣的事情,所以一旦认定以后,尽快皈依是第一,尽量严肃认真也很重要。
第一, 行皈依礼前要持戒清净。皈依前三天到七天之内要清净,不杀、不盗(所有的非法占有行为)、不淫(夫妻间的正常性行为亦不可以)、不妄语(所有谎话、恶语)、不食用五辛(葱、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酒肉、香烟、毒品。使自己的身心尽量清净。因为佛菩萨最喜欢清净的环境和清净的人。最好要七天,因为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都很不清净的。只是守七天净戒,应该没什么问题。就算不是为了行皈依礼单纯这么守几天戒也很有功德的。
第二, 皈依前要沐浴。有条件的还要熏香。
第三, 皈依所面对的佛像一般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佛像。
第四, 行皈依礼时最好要由清净僧侣主持。比如说,你可以把主持仪式的僧侣请到家里来。皈依时周围可以有其它人,或者和其它人一起行皈依仪式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皈依时房间里每个人都最好是像你一样持戒清净、沐浴熏香的人。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人,那么宁可一个人自行皈依,也不可有其它不清净的人在场。
第五, 皈依前焚香,上供。焚香三支就可以了。供品主要可用香甜的瓜果,切忌不可有荤腥。
第六, 行皈依礼。至心郑重的念皈依誓言:“我某某某,今誓皈依佛、法、僧,直至成佛”三遍,每念一遍,磕一下头。向至高无上的佛磕头,是表示恭敬,并求得加持、护佑之意。皈依佛教,主要就是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下面将详细解释皈依佛、法、僧的具体意义。
第七, 皈依誓毕,仪式结束。
注意皈依誓词各寺庙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是“我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但我上面所取的誓言是更大的,涉及到往后生生世世的佛教修行,及至成佛,“尽形寿”只是这一生,虽也可以,但愿力要小。佛教的核心就是要教人修行,最终觉悟成佛。而成佛通常不是一世就能修得,而是需要很多世的修行的,故我们的誓愿要发到成佛,以此愿力保证以后生生世世不离佛法僧三宝。
理想的皈依仪式,是在寺庙里,由高修行的僧侣主持,清净僧侣团见证,单个或和其它清净人一起皈依。但现在的寺庙似乎皈依仪式经常是批量处理,乃至周围可能有很多闲杂人,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首先要取清净,可请僧侣到家主持,或者自行皈依。
最简单的皈依仪式,则是自行在寺庙焚香祷告,按上面第六条的方式发皈依誓言,即行皈依。
寺庙最好每天都接受皈依。因为救度众生是大乘佛教僧侣的根本誓愿,就算一个顽劣之人,你也要设法度他,何况人家自心皈依呢。至于人家皈依之心是否诚,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你又没有“他心通”,怎么判断人家心诚不诚呢?就算你有“他心通”,你也未必全通,因为人心是复杂的,你读出一点皮毛,根本不能为据。就算人家确实不够诚,但至少想行皈依是确确实实的,这就是好事。
一般来说,应该认为每个想要皈依的人都是心诚的。皈依是一个宗教信仰的确认,又不涉及任何物质利益,有什么理由要假皈依呢?
寺庙应随时接受信徒的皈依,可按这种方式进行:
1, 只要有人提出要皈依,即得立刻接受,不可以任何理由拒绝。
2, 约定行皈依礼的日期。一般是3到7天之后,并要求其在这些天内持上面第一条内所定的净戒。
3, 行皈依礼时除了僧侣和皈依者外不可有其它人在场。
4, 行完皈依礼后,可颁发“皈依证”。此证内容可由皈依人的姓名、行皈依礼的时间、地点、皈依时发的誓愿等组成,并由主持仪式的僧人签名作证。这个证可以收取实际的工本费(我估计不应超过5元人民币),其它费则一律不可收。
世俗的佛教协会,比如中国佛协,也可以设立制度,给想要的佛教徒行皈依仪式,并颁发“皈依证”,这当然同样可收取实际的工本费。
皈依佛教并不一定需要出家。出家僧侣是专门修佛,当然比信佛更进一步了,但单纯皈依佛并不一定要出家。这就像基督教,做个基督教徒并不一定非得做牧师。
不要小看在家皈依。皈依的核心是心的皈依。出家人如果心不向佛,等于没用。在家人如果真心向佛,则自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和爱护。佛教也主张人可以直接与佛菩萨感应和沟通,而并不需要通过任何中间的媒介。

凡是在家信佛、学佛的,都可称为俗家弟子,佛教称俗家弟子称呼有多种,按对象可分为:受过五戒的男性——优婆塞;受过五戒的女性——优婆夷;受过皈依但未受戒的——居士;未受过皈依但是信仰佛教的——施主、信士。

没有条件!只要你希望皈依佛门就可以!有这一颗心,就100%符合条件,圆满符合!除此之外再无条件。因此,佛门之门平等无碍的向众生敞开。不管他是十恶不赦的恶魔,还是残疾,还是善人,还是外道,还是高官权贵,男女老幼,即使是已故的亡灵等等,统统可以皈依佛门!皈依仪式,寺院法师可以为我们做,具体法师会教你,皈依之后,建议还是要受戒。很多佛弟子不敢受戒,怕持戒不清净,犯戒因果,怎么办?有一位大德高僧法师说,宁可破戒下地狱,也要受持五戒!!!可知受持五戒对于佛弟子的重要性,受戒它是保持自己清净佛性不受污染,因为如果不受戒,我们可能做坏事的时候没有惭愧心理,会肆无忌惮的做恶事,受戒之后,戒体在内心中扎根,因此,受戒之后,我们如果再做恶事,就会有惭愧心,即是扛不住业力去做恶事,会有严重后悔的心理!因此戒体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防非止恶!注意:受戒的时候,不管这条戒是否能够持的住,也一定要从内心深处对佛法僧三宝发心,真诚持此戒,每一条戒都是如此,真心发真诚心。因为将来的事情谁都无法掌握,只要把握住当下发心,戒体才能深深地扎根存在内心深处!只要这样发心了,将来戒体的力量才会强大,否则持戒的时候发心不纯,戒体的力量可能就会薄弱。自从我受戒之后,每次遇到恶因缘想做坏事,总会有一层力量抗拒避开恶因缘,很神奇,这就是戒体在内心深处的保护力量!如果一个佛子怕持戒不净而不受戒,那么他在社会上做坏事可能一如既往不后悔不脸红,如果受持五戒,做坏事就会大打折扣,少了,而且忏悔心很重!即是犯戒,也造业少的多,忏悔力量很强,因此,即使下地狱也要受五戒!道理在此地!

去有俗家弟子的寺庙!就OK拉!

最基本的是要领个皈依证吧。

心中有佛

佛教对俗家弟子怎样称呼
答:佛教对俗家弟子的称呼有优婆塞、优婆夷、近住男、近住女、净人。1.优婆塞,即男居士。2.优婆夷,即女居士。3.近住男,是受持八关斋戒的男士。4.近住女,是受指八关斋戒的女士。5.净人,住在寺院中,未剃度以前的俗家人,奉侍比丘,服种种净业。

佛教俗家弟子该怎么称呼呢?
答:佛教称俗家弟子称呼有多种,按对象可分为:受过五戒的男性——优婆塞;受过五戒的女性——优婆夷;受过皈依但未受戒的——居士;未受过皈依但是信仰佛教的——施主、信士。

什么是俗家弟子
答:所谓出家弟子,固然是已经剃头为僧的和尚;而俗家弟子,便是那些虽慕佛理、暂时却未能决心出家为僧的人。

怎样成为俗家弟子?都有什么过程吗?
答:如果想成为佛家的俗家弟子也就是在家修行的佛弟子,先要认识佛教,然后皈依三宝,在皈依师的指导下依教修行。南无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俗家弟子如何修行
答:持守最基本的五戒,让心基本清净,这是修行的基础 学习基本的佛理,了解佛陀的教导的系统 接近善友,远离恶友 亲近僧团,亲近有实修经验的老师 每日做早晚课 选取适合的禅修业处(在家人推荐安般念,或者其他39种佛陀教导的业处)每日禅修不间断,哪怕只有5分钟也不间断 ...

俗家弟子是什么意思?
答:俗家弟子是佛教术语,指没有加入佛教僧团的信徒。这些信徒不像出家人一样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他们仍然生活在世俗社会中,但他们有着信仰佛教教义的强烈愿望。俗家弟子也经常参加佛教寺庙的仪式和法会,践行佛法,尽量模仿佛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用过清净的生活和行为来证明他们的信仰。尽管俗家弟子没有出家...

做俗家弟子是什么意思
答:“俗家”是佛教用语,指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世俗事务的人。因此,“做俗家弟子”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秉持佛教教义,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慈悲为怀,用行动去践行佛教思想,以提升自己的修行和实现心灵的净化。做俗家弟子需要具备柔和的性格和稳定的情绪,要有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信仰,以确保自己的行为举止不...

当俗家弟子有什么要求?
答:佛教俗家弟子可以受五戒、菩萨戒。一、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二、菩萨戒 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

佛教俗家弟子受什么戒?
答:佛教俗家弟子可以受五戒、菩萨戒。一、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二、菩萨戒 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

俗家弟子是什么意思?
答:问题一:俗家弟子 的 定义是什么?守清规么? 俗家弟子其实就是皈依弟子。 受了三归的都算佛弟子。也就是宣誓皈依了佛法僧三宝。是个宣誓仪式,是不是真的从心里宣誓这个就不清楚了,只有自己知道。阀至于是否能守五戒,就没办法说了,五戒里才有不杀生:不偷盗淫妄:不饮酒。如果这人自己没说自己受了五戒并要坚持...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