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复习资料~

七上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1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18、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0、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2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22、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3、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5、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26、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27、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8、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35、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高峰-珠穆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最大平原-刚果盆地 朗玛峰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36、红海面积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地中海面积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台湾和日本多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37、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
热带雨林: 赤道附近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20度大陆中西部 分布在雨林两侧,非洲分布最广。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南北纬20-30度大陆中西部 非洲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北纬10-30度大陆东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南北纬30-40度大陆东岸 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南北纬30-40 度大陆西岸 地中海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南北纬40-60 度大陆东岸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南北纬40-60度大陆内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 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海洋性: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 终年温和湿润

适度的练习,加强对精典题型的分析
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和应试技能的考查,希望考生能将平时的每一次综合训练,均以高考的心态要求自己,而高考时又以平常的心态宽对自己,一般就能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来源:学*科*网Z*X*X*K]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来源:学科网ZXXK]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⑦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
⑧、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来源:学科网]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来源:Z+xx+k.Com]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来源:学科网]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也叫绝对高度。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人们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来源:学+科+网]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6、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7、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源:Z|xx|k.Com]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来源:学科网]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8.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1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特点
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
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来源:Zxxk.Com]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来源:学科网ZXXK]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6、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7、土地资源的分布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8、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9、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来源:学科网ZXXK]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来源:Zxxk.Com]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来源:Z_xx_k.Com]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来源:学_科_网]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来源:学+科+网Z+X+X+K]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来源:学。科。网Z。X。X。K]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洋的狭窄水道。
例21:关于地球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占三分(七分),陆地占七分(三分) B.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占40%,海洋占60%)C.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占20%,海洋占80%) D.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南极洲)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学会运用简笔图。运用基本经纬网作为参照判断大洲、大洋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低中高纬度等。 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级欧大洋 大洲名称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濒临海洋
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北冰洋、大西

太平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
洋 半球位置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主要大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例22:北回归线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部分: A.亚洲、北美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穿过岛屿) C.南美洲、大洋洲 (穿过岛屿)D.亚洲、(穿过岛屿)非洲
例23:全部在一个半球的大洲是:A.南极洲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面积、纬度范围、轮廓形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四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名称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
例24: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太平洋 C.大西洋D.印度洋 二、海陆的变迁
★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地表形态的变化有缓慢的、也有瞬间剧烈的形式;沧海桑田的变化可以用地壳的上升、下降、挤压、碰撞来解释。大陆漂移学说是一种解释方式。例25:P32活动。 ★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交界带多火山地震。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的运动:发生张裂运动→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发生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地中海、阿尔卑期山—喜马拉雅山地带 例26:海啸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印尼成为2004年大海啸的重灾区? 例27:长沙为什么很少特大地震?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海洋生成和发展的图示见P38组图;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见P37图。运用简笔略图表示火山地震带。
例28: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 A.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 还可以问:日本群岛、红海、东非大裂谷、冰岛火山
例29: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
例30:庞贝古城是维苏威火山爆发的遗址,维苏威火山爆发是在全球火山地震带上吗? 例31:2004年大海啸是爆发在全球火山地震带上吗?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今天+风和日丽:天气用语(短期);今年+四季分明:气候用语(长期)短期天气预报可以了解大气短时间的状况,大气长期稳定的特征要了解气候特点。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描述
要素 常用的有:气温、降水、风、云、雾等 一般只用:气温、降水 例词
阴晴、风、雨、冷、热、雪、雹、雾、
扬尘、沙尘暴
终年炎热多雨、全年高温少雨、
冬季寒冷干燥
特点
时间 短时间 长时期 变化
常变化
少变化
联系 均指大气状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
例32:下列为我国某地区某日的天气预报: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明天起影响我市,预计明天白天:晴,偏南风8-9级,最高温度12°,最低温度零下5°。请说出这一预报中不科学或错误的地方。(风向、气温、摄氏度)
例:下列词语那些是描述天气与气候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乌云密布、彩云满天、四季如春、冬冷夏热、一场秋雨,一场寒、春风又绿江南岸,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P46 3-6
电视天气预报:卫星云图(晴天:无云的地方;阴天:有灰白色云的地方;有雨:白色云的地方) 其它天气预报:报纸(P45图3-4)、互连网(P47活动4) 例:P46活动1、2、3 例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气预报范围的是( ) A.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B.降水的强度C.空气质量公报D.风力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阴:指天空中经常有云的情况;晴:天空无云或去很少。
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让人们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观测——接收数据——处理资料——制图——分析判断——做出预报
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大。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
人类活动对大气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此,人类应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高、太阳斜射或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气温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气温与生活:气温的测定:气温的表示符号℃,读法“摄氏度”,气温的观测及平均气温的计算(每天观测多次,然后再取平均值: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气温日变化:最高气温(14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气温: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得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气温高 气温低 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 低纬度 高纬度 纬度 同一纬度
夏季陆地 夏季海洋 海陆
冬季海洋
冬季陆地 同一地点
海拔低
海拔高
地形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高温地区(高于20℃);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低于-10℃)
例34: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分布区位于( ) 例:P50活动 P51活动1、2 A.亚洲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降温和凝结,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降水类型由上升降温的形式决定。一般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日降水量: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观测的降水量之和;年降水量: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之和,通常指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降水的分布: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例35:下列四个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亚洲东部 B.南美洲北部 C.非洲北部 D.欧洲西部
例36:下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是( )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内陆地区D.亚欧大陆沿海地区
例37: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东经91°50′,北纬25°2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18mm,被称为地球的“雨极”,请查找地图和资料,简要分析乞拉朋齐为什么会多雨? (印度洋、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降水多)
★绘制气温曲线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气候曲线图的绘制方法:①绘制横坐标,把它们平均分成十二段,逐段标上月份;②绘制纵坐标,依次标注气温刻度,单位为℃;③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平直的曲线表示出来;④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图外,完成画图。(可概括为:一横月,二纵温,三网格,四定点,五连线)
气温曲线图的的阅读方法:一是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二是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三是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降水柱状图的绘制方法:①绘制横坐标,把它们平均分成十二段,逐段标上月份;②绘制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为毫米;③将表中各月的降水量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有柱状图表示出来;④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图外,完成画图。
降水柱状图的的阅读方法: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
例38:教材P51活动1、2学会运用气候类型一节所有气候图标分析气候特点,如P53第一题、第二题、P55活动、P56第二题、P59、P60活动。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气温(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冬冷夏热;每日14时气温最高)降水(温带地区沿海向内陆递减并影响景观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逐渐由森林景观过度到草原景观、荒漠景观)
例39: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太阳落山时B.深夜12点C.凌晨1点D.日出前后 例40:关于气温的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7月份,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温B.山麓地带温度低于山顶温度C.高度每上升1200米,气温下降7.2℃D.同一地区,下层空气较上层空气冷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主要知识
答: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答: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答: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总结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

7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答: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力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效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七年级地理 复习讲义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答: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3 天气与气候 二者差别: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
答: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答: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学会运用简笔图。运用基本经纬网作为参照判断大洲、大洋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低中高纬度等。 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级欧大洋 大洲名称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濒临海洋 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 复习资料
答:七上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答:七年级地理 上册知识点 总结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世界的气侯人教版
答: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人教版: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