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一) 改变教学观念,营造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品质,奠定心理基础

  (二)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1.创设问题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只有具备了“质疑”的前提,学生才有机会磨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然而,目前很多学生还不具备向教师提问的勇气,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质疑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利用日常观念和科学观念的矛盾、通过对比实验或实验现象与旧知识的矛盾等引发学生的质疑心理,在学生心中播下大胆质疑的种子,让他们“问如泉涌”。
  2.组织研讨和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大胆质疑辩论,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声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科学真理,生生间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放松地进行深层次交流沟通。通过对科学问题的研讨,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研讨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案例: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时,我在新授结束后,出示了几道练习,其中一题为:多减了() 空:27.45-20.7=27.45-20+() 很显然,这题是我故意笔误。但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大部分学生都是如下答案: 多减了(0.7) 27.45-20.7=27.45-20+(0.7) 课后,问了几个同学:你认为自己的答案正确吗?回答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 (1) 正确的,是多减了0.7,应加上0.7,多减了应加上。 (2) 开始审题时,觉得这题老师出错了,但没有人提出,所以认为自己原来的想法错了,也就这样填了。 反思:传统式的教学,无形中常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就是一种批判精神,学生的提问质疑不仅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那影响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第一,文化传统的影响.主要是个人主义文化,中国自古就有“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说法,所以对学生来说,小组活动是困难的,更谈不上互相批评指正了. 第二,教育现实的产物.传统的教育是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基本目标,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是单纯的继承性教育,这种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追求符号语言的简洁明确、逻辑的严密性。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很好的载体,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载体,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 、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榜样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传”,这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也如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总是很自然地模仿教师。如果教师的教学思维也是盲从、依赖性的,那很难指望学生会有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做表率:首先是不迷信课本,不照本宣科。其次要勇于自我批评。教学中难免要出点差错,但只要谦虚地接受同学们的批评,完全无损于教师的形象,反而使学生更佩服、更尊敬。 二、 加强双基教学,突出思维训练,树立学生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上,方能进行。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要提出批评、发表见解岂不成为空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采用灵活的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双基教学。学生有了扎实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么当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学习任务发生矛盾时就有信心进行思考,进行评析,而不会轻易地相信别人,服从别人。 三 、引导学生对思维的自我认识,加强对思维的自我监控 对思维的自我认识就是要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正在思维什么,自己又是怎样思维的,监控自己的思维,就能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加以考虑、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可以通过松、激、设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松就是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就是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设就是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应该指出: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应努力促使学生向创造性思维发展。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这里提到的批判性思维正是创新的基础,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所说:“为了培养创造力,学生应该学得‘叛逆’些。感到不对的就要‘反抗’,这是为了进步的‘良性反抗’”。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课程训练,包括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或者贯彻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常规课程。目前国内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高校尚不太多,更多的是通过数理专业课或逻辑学等进行。二是自我训练,通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利用相关知识和工具有意识地训练和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答:1、鼓励好奇心和提问精神: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并勇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2、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信息和观点,不盲目接受。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让学生...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答:4、积极开发学生的右脑.一般说来,右脑具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功能,阿基米德解决“皇冠之谜”的疑难问题,达尔文对“植物生长素”的猜测等,都属于直觉思维.左脑所具有的是逻辑思维功能如装配、计算、书写等正逐渐为计算机所代替,所以我们就必需开发那些计算机无能为力的领域,例如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它们的...

简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如何有意识地培养批判性思维?
答:1、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信息,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学习逻辑思考:掌握逻辑原理和方法,学习如何分析问题、推理结论、评估论证,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2、培养问题意识: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好奇心,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多样化...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答:一、学会倾听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二、勤于思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三、善于辩论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保证 四、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要有创造力,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凡具有科学价值、有创新意义的东西都不会是单一思维的结果,而是各种思维的综合创造。其中,灵感思维来自潜意识发展到显意识,具有...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方法有培养观察力、培养逻辑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1、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思辨能力的基础,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才能够深入理解问题,并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首先,可以通过开展观察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答:方法: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传统教育是一种占有式教育,其特征就是教师主体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因此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2、将...

如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答:培养批判精神:探讨多重观点: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探讨不同的观点和观点差异,让他们学会理解、尊重和挑战不同的观点。批判性思维训练:提供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训,如分析证据、辨别逻辑错误和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3、实践批判性学习辩论和讨论:组织辩论和小组讨论,以促使学生表达和捍卫自己的观点,同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答:教授批判性思维技巧: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技能,可以通过直接教学来培养。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假设、评估证据、辨别逻辑谬误、构建有效的论证等。通过这些技巧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价信息,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促进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理解...

如何锻炼批判性思维
答:如何锻炼批判性思维如下:1、阅读和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和学术文献,可以帮助你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2、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和挑战,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推理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并寻找最合理的解决方案。3、练习逻辑思考:可以...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