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什么税率?

~

法律分析: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5000)×税率-速算扣除数附。

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五险一金:

1、基本养老+地方补充养老,合计(工资总额的)22%,其中单位缴纳14%,个人8%(以员工的每月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

但不得高于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不得低于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高于或低于者,则分别按300%或60%为基数(2019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将按4918元计算);

2、综合医疗(含地方补充医疗+生育医疗),合计9%,单位7%,个人2%(计算基数同养老保险);

3、失业保险,每月合计48元,单位交纳16元,个人交纳32元;

4、工伤保险,以员工月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0.4%、0.8%、1.2%三个档次(单位承担);

5、住房公积金,5%-20%,以员工月工资总额为基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减掉专项附加扣除及个人承担社保公积金后,即为纳税所得额,用纳税所得额计算个人所得税。
全年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税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税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税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您清楚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讲吧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2、哪些情况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3、新个税法怎么计算工资薪金? 2019年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明确了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 累计预扣法 计算公式为: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预扣预缴方法,基本平移了现行税法的扣缴方法,特别是平移了对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费用按800元计算的规定 这种预扣预缴方法对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来讲既容易理解,也简便易行,方便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操作



个税的税率是多少
答:个人所得税缴纳税率如下: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答:应纳税所得额=实际收入金额-适用的税前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1.实际收入金额: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获得的各项收入总和;2.税前扣除项目:指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法律规定的可以从实际收入中扣除的项目;3.适用税率:指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如何扣除?适用税率是多少?
答: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

个税税点阶梯计算方法
答:其中前3,000元按照3%的税率计算,为90元;接下来的3,000元至12,000元按照10%的税率计算,为900元;12,000元至25,000元部分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为2,600元;最后,超过25,000元至45,000元部分按照25%的税率计算,为2,500元。该人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金额为6,990元。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答:你好,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1、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3、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个人所得税 新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新个税),是将原来的分类所得税变成...

个人税怎么扣的每个月
答: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t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5800元-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1044元-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37.68元。附: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一、全月应纳...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什么税率?
答:法律分析: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5000)×税率-速算扣除数附。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附计算公式
答: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公民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所得缴纳的一种税。而个税起征点是5千元。如果你的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千元,超出的部分就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是多少个点
答:(1)工资范围在1-5k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k-8k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k-17k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k-30k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k-...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