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造成会计系统舞弊等行为的损失超过与行贿等引起的损失总和?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律体系包括( )~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律体系构成如下:
  1、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2、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
  3、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属于会计法规体系的法规:
一、会计法律:
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
二、会计行政法规:
国务院颁布的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三、会计规章:
财政部以财政部长令发布实施的会计文件。
四、会计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不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会计文件。

是什么原因造成会计系统舞衡神弊等行为的损失超过与行贿等引起的损失总和?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界对于是否应当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风险导向审计本身的优劣,而主要在于风险导向审计是否与我国的执业环境相适应。笔者认为,尽管在我国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条件是否成熟尚无定论正拦派,但加强对财务舞弊的基础研究(包括财务舞弊的行为特征、动机、手法、侦查方法等),对于在我国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反舞弊、伯明翰。杨大学Albrecht教授的新著《舞弊侦查与防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第99号审计准则(SAS 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赞助组织委员会(coso)和特许舞弊审查师学会(ACFE)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舞弊预警信号类型以及财务报表舞弊预警信号加以综述,以期对我国稳妥地推进风险导向审计有所借鉴。
  一、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
  SAS 99将财务舞弊划分为挪用资产(指偷盗或占用公司的资产并设法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掩饰)和财务报表舞弊(指通过失实财务报表欺骗使用者,骗取资本市场的认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论是挪用资产还是财务报表舞弊都会造成财务报表不能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Treadway委员会曾对1977至1986年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coso委员会继续了这项研究工作,对1987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11年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会计审计监管系列文告”(AAER)披露的舞弊案件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生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以下行为特征:涉案公司性质;控制环境性质;舞弊性质;外部审计师相关问题;涉案公司和人员后果等。

  (一)公司背景的行为特征 据上述机构研究表明,涉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具有以下背景特征:(1)中小公司是财务报表舞弊的高发群落。尽管研究样本公司的总资产、总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合计分别达到5.33亿美元、2.33亿美元和0.86亿美元,但样本公司总资产、举贺收入和所有者权益的中值数只为1570万美元、1300万美元和5007/美元;占样本数量75%的公司这三项指标的合计数为7300万美元、5300万美元和1700万美元。(2)掩饰盈利下降和隐藏利润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存在,且几率相当。样本显示,在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发生前,利润呈上升势头的公司占49%,而呈下降趋势的公司占43%。(3)非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更加普遍。样本研究表明,涉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中,近‘78%是纳斯达克(NASDAQ)等非主板上市公司,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仅为15%,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为7%。(4)计算机软件和硬件(15%)、其他制造业(15%)、财务服务业(14%)和医疗健康业(11%)为财务报表舞弊高发行业。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行为特征 对控制环境的研究表明:(1)大多数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有高管人员参与。83%的财务报表舞弊牵涉到首席执行官(cE0)和首席财务官(CF())。按照参与程度统计,CEO是最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者(72%),其次是cF0(43%)、主计长(21%)、其他副总经理(18%)、非执行董事(11%)、首席运营官(coo)(7%)。(2)审计委员会的实质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中75%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且其中近70%的审计委员会中没有内部董事,具备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审计委员会年均集会次数仅为1.8次,只有44%的审计委员会一年集会2次或2次以上。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具有财务或会计背景的仅为35%,审计委员会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功能的仅为19%。(3)董事会的内部性较强且管理经验明显不足。发生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公司中,60%的董事会被内部或灰色董事①所把持,董事和管理人员共拥有了三分之一的股权。近40%的董事会成员没有在其他公司董事会任职的经历,对高管人员的监管经验明显不足。(4)样本公司中高管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不明显。董事会主席为非执行董事的仅为16%,同时兼任CEO的却占66%,公司创立者就是现任CEO或前任CEO的为45%。超过20%的公司中存在着不相容职务未有效分离,如同一人兼任CEO和CFO.高管人员和董事之间存在亲属关系非常普遍,比例近40%。(5)高管人员承认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最主要动机是避免体现亏损或获取其他财务支持、为谋取内幕交易利益或者吸引更多的资金而提高股票价格、掩盖资产被个人占用、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或者为了不被摘牌。(6)一些公司中还存在着其他值得关注的情况,如高管人员或董事曾经或正面临法律指控、在舞弊被曝光前至少有一名高管人员或董事辞职、CFO曾是外部审计师且直接跳槽到被审计单位。

  (三)舞弊性质的行为特征 对舞弊性质的研究表明:财务报表舞弊一般涉及多个会计期间。研究样本表明,舞弊丑闻曝光前,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已经平均持续了23.7个月,且在此期间舞弊行为基本没有中断过。最常见的财务报表舞弊手法是不恰当地确认收入、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和费用。50%公司的收入确认存在问题(其中记录虚假收入占26%,提前确认收入占24%),并相应地高估了资产。资产高估表现为价值高估、记录虚假资产或记录未曾拥有的资产、以及违反规定将费用项目资本化。经常出现错报的资产项目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收票据、现金、投资、无形资产。

  (四)外部审计的行为特征 研究表明,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外部审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在舞弊发生之前最后一期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有55%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使财务报表舞弊公司被发表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也不是因为财务舞弊的缘故,而主要是因为持续经营问题、诉讼或其他不确定性(24%);会计原则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17%);范围受限等其他原因(4%)。

  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舞弊的机率不大。(2)在所有研究样本中,56%公司舞弊期间的财务报表是由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后来为六大)审计,其余44%为非八大(后来为六大)审计。在29%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中,注册会计师被认定应承担责任,其中绝大多数是非八(后来为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3)在最后一期“干净” 的财务报表到舞弊被曝光前的财务报表期间,超过25%的公司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多数变更发生在财务报表舞弊期间,且这种变更多发生在非八(后来为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

  (五)舞弊后果 舞弊公司在丑闻曝光后有36%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21%的舞弊公司被证券交易所摘牌;15%的公司变卖了大部分资产、被迫与其他公司合并或更换了控股股东;24%的舞弊公司在丑闻曝光后被股东或债权人起诉,其中61%的公司支付了赔偿金或和解费,总额达到3.48亿美元;7l%的公司高管人员被SEC要求支付罚款或赔偿金,总额共计1.93亿美元。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高管人员在丑闻曝光后,往往被要求辞职或被停职。其中,CEO或总经理为37%,CFO或主计长为23%,COO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占16%。26%的高级管理人员被禁止在上市公司中任职,15%的高级管理人员还面临着刑事诉讼。所有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在丑闻曝光后,股票价格都显著下降,平均降幅高达58%。

是什么原因造成会计系统舞弊等行为的损失超过与行贿等引起的损失总和...
答:即使财务报表舞弊公司被发表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也不是因为财务舞弊的缘故,而主要是因为持续经营问题、诉讼或其他不确定性(24%);会计原则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17%);范围受限等其他原因(4%)。 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舞弊的机率不大。(2)在所有研究样本中,56%公司舞弊期间的财务报表是由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后来为六...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答:也就是说,一方面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

会计信息舞弊的成因及对策(论文)
答:舞弊者之所以能实施舞弊,是因为有机可乘。此处“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控制制度(措施)存在漏洞或缺陷,难以防范、发现舞弊。舞弊者作假账,首先是瞅准该项控制制度(措施)存在的漏洞或缺陷;其次是会计控制系统是否严密,是否能使其舞弊行为不留痕迹,不被发现。二是指给予某些企业管理层过大的权利,权利一旦失去控...

会计舞弊的内因和外因
答:1、内因:粗略的可以分为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财务状况问题,管理层个人或员工可能因为个人追求奢侈生活条件而侵吞资产;对公司存在敌对情绪,晋升结果或所获经济报酬严重偏离个人预期的员工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对高层管理人员财务支出(如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的审查薄弱,对负责保管实物资产的员工的监督不力(如...

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出现的原因
答: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出现的原因主要如下:1、会计软件的缺陷。目前市场上有数百种会计软件,有些单位使用独立开发的软件,各软件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使用的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实施会计电算化,需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

从专业技术人员角度来说财经行业会计作弊司空见惯的原因有什么?
答:缺乏专业知识:在一些公司中,可能缺乏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他们可能无法正确处理公司的财务事务,从而导致会计作弊的发生。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可能影响员工的行为。如果公司的文化强调“赢得比赛”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道德和诚信,员工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欺诈来达到目标。这些原因并不是全部,不同公司和行业...

求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要详细的,谢谢
答:、、、财务舞弊的成因财务舞弊的成因财务舞弊的成因财务舞弊的成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 1、欺诈上市。在现实状况下,一部分公司在上市前,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没有达到上市公司的资格的相关标准,比如,上市公司要连续三年盈利的严格规定...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答: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类型,无意失真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故意失真是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叫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损害了各方利益,导致企业...

从专业技术人员角度来说财经行业会计作弊司空见惯的原因有
答:1。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 图。 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人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 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人,人为少计费用等。 2。会计舞弊一般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 结果造成舞弊人受益、舞弊企业...

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是由哪些因素所激发
答:也有些上级监管部门缺乏对下级企业的监管,对于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不管不问,从而使财务舞弊行为愈加严重。也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根本无法发挥其核算监督的职能。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也是产生财务舞弊的重要原因。因此,导致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造假行为较为严重。3.财务舞弊的产生与会计...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