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汉中和关中分别指的是现在的哪些地区

古代的关中和汉中还有中原各指哪些地方~

1、关中,地名,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2、汉中即汉中市,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它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北地区,而地理自然环境属于西南地区。汉中市北界秦岭主脊,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

3、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扩展资料:
兵家必争之地:河西
河西地区系指今甘肃的酒泉、张掖、武威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其地斜处祁连山与北部山系间,东南起自乌鞘岭,西北止于疏勒河下游,宽仅数里至一二百里,长达2000余里,势成一狭长的天然走廊,,亦称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河西地处西北干旱区,石羊河、弱水、疏勒河流域则分布着较大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宜农宜牧。祁连山终年积雪,春夏消融,引以灌溉,尤适于发展“绿洲农业”。历史上是以殷富著称的农业区 。先秦史上,指黄河运城段以西、泾水以东的地区,是关中平原与河东地区的咽喉。
春秋战国时期,河西地区指黄河运城段以西、泾水以东的地区。春秋时晋国和秦国、战国时魏国和秦国为争斗此地区进行了三百多年的战争,大小战役数百次。战争以公元前345年,秦惠文王尽占河西地区为结束。
西汉时河西地区原来是大月氏部族的领地,后冒顿单于打败大月氏,迫其西徙,这里为匈奴占有。
汉武帝在河西之战中战胜匈奴后,西汉王朝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它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北连大漠,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100公里的狭长地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地区

关中,西大散关,东函谷关,北崤关,南武关,洛阳长安一带地区。
汉中,秦岭以南,四川盆地以北一带地区。
蜀中,四川盆地。
各个朝代所指基本无区别。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
蜀中即蜀,古国名,为 秦 所灭。有今 四川 省中部地。因泛称 蜀 地为“蜀中”。晋 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建安 十九年,先主 克 蜀。蜀 中丰富,盛乐置酒大会,飨食三军。”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修 又问曰:‘蜀 中人物如何?’松 曰:‘……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尽记,岂能尽数。’”清 袁枚《随园随笔·蜀无眉山》:“卭州 牧 杨宏庆 云:‘人称三 苏 为 眉山 苏氏,考之 蜀 中志书,无所谓‘眉山’者。’”

扩展资料:
古代蜀中、汉中与中原联系
自秦灭巴蜀之际到秦亡,从秦都咸阳到蜀中的主要交通路线一直是褒斜道——金牛道。直到前述刘邦为消除项羽疑虑,焚毁褒斜栈道,关中至汉中巴蜀的主要交通线才转为故道。
但故道显然并非新辟,故道之称,表明其开辟时间显然甚早,甚至可能先于被许多学者认为最早的金牛道——褒斜道,很可能是后者开通前连接蜀地和渭水上游地区的主要传统通道。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故道的开辟应不晚于西周甚至先周经营巴蜀江汉时期,是周人所筑著名的“周道”网络的组成或延伸部分。史籍中“周道”又曰“周行”,其初创当始于先周时期的周原,灭商后遂在王畿内扩展成颇为畅达的交通干线体系,而且延伸到了一些重要的诸侯国。
记载周代西土封国夨以土地赔偿散国的铜器散氏盘(郭沫若从刘心源称夨人盘)铭,即有“封于周道”之语,并记其所偿之地涉及“刍道”、“原道”、“眉道”、“逨道”、“桹木道”、“井邑封道”、“瀗”、“大沽”等诸多陆路、水道名称。
散氏盘相传于清乾隆初出土于陕西凤翔县,王国维先生根据克鼎铭文中“地名颇与此盘相涉”考证指出,克鼎出土于“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此地既为克之故虚,则散氏故虚必距此不远,因知散氏者即《水经·渭水注》大散关、大散岭之散。
又铭中瀗水即《渭水注》中之扞水,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冈即衙岭山间之高地也,其诸地之总名铭中谓之眉……又据此盘所纪地理观之,则夨在散东,井在夨散二国间而少居其北”。
无论散盘出土于上述何地,散氏故虚所在则无异议,因而郭沫若、谭骐骧分别主编的历史地图集均将散地定位在嘉陵江上源之“大散关、大散岭”一带,亦即史籍记载的故道一线。
而王氏考定“铭中瀗水即《渭水注》中之扞水,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可谓不易之说。而所谓故道水,就是凤县以上嘉陵江主源水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文献与出土资料互证川陕蜀道的起源和早期开发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关中,只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北有崤关,南有武关,为四塞之国,故称关中。在冷兵器时代,这四关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乃固若金汤 。更令古人看重的是,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泾、渭、沣、涝、浐、灞、高、橘纵横。

  汉中是陕西的一个地极行政单位,在陕西南部西端,与四川地理人文相同.位于陕西的南部,区域处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是块小盆地。
  汉中,得名于汉水。汉水,得名于天汉,也就是银河。古代的祭司、神官、天文学家认为:盘古开天辟地后,祝融和共工天地大战,天倾西北,地降东南,形成了黄天厚土的世界。天汉位于天的中央,把天空分为两部分。与此相对应的,地上也应该有一条大河,位于大地的中央,并且把大地分为两半。当时已知的世界:北边有一条大河,就是黄河,南边也有一条大河,就是长江。那么这条大河就应该位于黄河和长江的中央。他们找到了这条大河。天上的大河叫汉,所以他们就把地面上的这条大河也命名为汉,又叫汉水、汉江。汉水源头有一座城市,东面是平原大海,西面是雪山戈壁,北面是草原沙漠,南面是森林沼泽,那么它也位于大地的中央,于是就起名为汉中,意思就是汉水之源,大地中央。所以汉中的别名也叫天汉。

  汉中的历史就如同汉水一般,从云雾缭绕的远方,从高山之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流过汉中的山川,也流过数千年的漫长岁月。

  早在烽火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汉中就是秦、楚两国相争之地。秦惠文王时,秦国战胜楚国,楚国不得不划地媾和,于是秦“取地六百余里,置汉中郡”。“汉中”这个名字被首次载入史册。

古代汉中指的是秦岭南侧现在汉中市所辖地域;关中是指东起潼关西到宝鸡这片(大家常讲的800里秦川)区域。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古时汉中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

关中就是现在的西安宝鸡咸阳

汉中就是汉中市

关东 关中 汉中 函谷关 玉门关 还有之类的这些词都是指哪啊?
答:关东:有时也叫关外,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 、吉林 、黑龙江三省。关中:现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甘肃以东,潼关以西,大概渭河流域。汉中:现在是陕西南部汉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关中南部,三国的汉中大概就是现在陕西汉中市这一地带。函谷关:在陕西与河南交接的灵宝市北。玉门关...

古时汉中和关中分别指的是现在的哪些地区
答: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秦朝的汉中和关中,还有三国时期的樊阳是现在的哪里呢?
答:汉中就是现在的汉中 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

关中 汉中 蜀中 各是指哪里
答: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蜀中即蜀,古国名,为 秦 所灭。有今 四川 省中部地。因泛称...

古代的关中和汉中还有中原各指哪些地方
答:1、关中,地名,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

关中,汉中分别指哪里?
答:汉中在陕西南部,秦岭分界以南,温带季风性气候,有西北小江南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在三国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地位。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本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

汉中与关中是一个地方吗
答:汉中是在陕西的南部 关中在陕西的中部 中间隔了隔秦岭 关中属于北方 汉中属于南方 关中是平原 汉中是山地丘陵关中 之所以陕北一直划入陕西,还在于其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唐以前,中国建都一直在西安或洛阳,榆林紧邻鄂尔多斯,也就是河套。而河套地区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牧场之一。这地方,用...

关于古代的几个地方~~在现在什么位置~~
答: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三秦--秦朝来亡后,项羽把秦国之地分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 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 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故陕西又被称为"三秦"。汉中--故址在今陕西省西乡县。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西有散关(大散关),...

三国时候的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三国时的“汉中”是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三国时,汉中隶属于蜀汉政权。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鱼米之乡”,也是...

古代汉中位于现在的哪里?
答:古代汉中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南部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东与城固县为邻,南以汉江与南郑县分界,西与勉县接壤,北与留坝相连。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地区,历史行政区划名,存在于1968年至1996年,位于陕西省西南部。1968年由汉中专区改称为汉中...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