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陕西西安钟楼鼓楼的一些历史方面

西安钟楼有哪些历史背景?~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始建于1384年,因楼上悬挂一口铁钟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西安市地标性建筑之一。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是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米多,每边长35米,面积约1300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1582年,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到广济街口。后来,钟楼便落户这里,从而呈现出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朱元璋又派他的大儿子镇守西安,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

在明代,除了明代城墙外,又建了两处标志性建筑鼓楼和钟楼。西安鼓楼位于西安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向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1699年和1740年鼓楼先后经历两次重修。楼上原有一面巨鼓,每天击鼓报时,因此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巨鼓早已不在,只有鼓楼巍然耸立。
西安鼓楼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鼓楼。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重檐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浑雄博大。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在第一层楼的西侧有木楼梯可登临楼的第二层。
在鼓楼的南檐下正中,悬挂有“文武盛地”蓝底金字匾额,是清朝乾隆年间重修此楼竣工后,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笔书写的。北檐正中悬挂有“声闻于天”匾额,笔力挺拔,相传是咸宁李允宽所书。两匾不仅说明了建筑物的意义,且如画龙点睛,使楼生气盎然,更显得宏伟壮丽。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
  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钟楼是个交通枢纽口,东西南北的四条大街的风格都不同,有文化街、服饰街、食品街等等。
  钟 楼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特点: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整体拆迁: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经历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整体拆迁。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距目前所在位置约1000米。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虽然明代初年扩建了长安城,但那时人们大概圃于习惯心理,初建 钟楼时没有与扩建后的城市格局相适应。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俄贤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据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完成这样一座庞大建筑的拆 迁装建,即使在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工程组织,这项完成于16世纪的特殊工程,实在是我国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创举。

  巨钟轶闻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浮雕故事: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 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 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 ;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鼓 楼

  鼓楼,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11年历史,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高大雄伟。清代曾两次修耷。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昔日楼檐下悬挂有巨匾,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鼓楼斗拱彩绘,外观庄重绚丽,与钟楼为姐妹楼,亦有 “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系古典建筑,基座为长方形,用青砖砌成,楼高33米,面积1924平方米。楼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门洞,连通北院门和西大街。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与歇山琉璃瓦顶形式,与钟楼相辉映,楼内有梯可上,登至二楼,凭栏可眺望终南山与全城景观。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原址在广济街口。万历九年迁址到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关于钟楼迁址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万历年间,关中地震道士高承之断言,有万年鳌鱼在地下作怪,于是知府将钟楼迁到现址震住妖孽作祟的穴口,从此西安天下太平,万民乐业。钟楼正面的楹联就反应了这段传说。实际上钟楼的东迁是与西安城市发展的东移直接相关的。钟楼始终处于西安交通地理的中心位置。钟楼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报时的,晨钟暮鼓成为西安的标志之一,但是过去报时并非清晨敲钟,黄昏击鼓。据考证,老西安报时的其实是钟鼓并用。这口钟名云:景云,铸成于唐太宗景云二年,钟高二米,直径达一点五米,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钟鸣声扬数十里。起初置于广济街口钟楼内,明朝钟楼迁址后置于钟楼之上。真品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仿制的。每天西安报话大楼上,洪亮的报时钟声,就是这口钟的录音。

钟楼整体为木质结构,构造技术上即应用了唐宋建筑的法则,又有不少改革和创新。楼的建筑为生檐三滴水,楼分两层,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两层楼四周均有名柱回廊。登高望远,西安壮丽的市容一览无余。钟楼金顶原来是铜皮包裹,木质内心。解放后,人民政府换成了用真金锤成的金铂薄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钟楼属于宫廷建筑,劳动人民是无权享用的。解放后,劳动人民才成为钟楼的主人。

钟楼除了报时,还曾以派过许多用场。辛亥革命时,义军曾与在钟楼布防的清军激战。护国运动时,陕西督军陈树潘正是从钟楼开始了反对袁世凯的暴动。192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石林,在钟楼开设了声电影院,这是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抗战时期,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而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国民党反动派也曾经利用钟楼的四面门洞,关押刑讯革命者和进步人士。解放后,逢五·一和国庆钟楼都成为,游行、检阅和庆祝大会的主席台。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登临钟楼。许多中外友人也在钟楼留下了他们传播友谊的足迹。

钟楼记录着西安苍海桑田的历史,它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两千年一步步朝我们走近,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夜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西安人,将在钟鼓楼广场敲响千面锣鼓,迎接新千年。钟楼是古老的,钟楼是年轻的。它与鼓楼晨昏相伴,与西安四门遥相呼应。由此东去,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大街,由此北行,是西安最年轻最宽阔的大街,往南去,是名楼林立的科技文化区。钟楼与西安人一起迈向辉煌的未来。

位于中国陕西西安市中心。钟楼与鼓楼东西对峙。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迁建于现址。楼上原悬大钟一口,作为击钟报时用。起初置于广济街口钟楼内,明朝钟楼迁址后置于钟楼之上。真品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仿制的。每天西安报话大楼上,洪亮的报时钟声,就是这口钟的录音。 钟楼鼓楼遥遥相望。

钟楼除了报时,还曾以派过许多用场。辛亥革命时,义军曾与在钟楼布防的清军激战。护国运动时,陕西督军陈树潘正是从钟楼开始了反对袁世凯的暴动。192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石林,在钟楼开设了声电影院,这是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抗战时期,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而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国民党也曾经利用钟楼的四面门洞,关押刑讯犯人。

在网上输入陕西西安钟楼鼓楼历史,进去查询

西安的钟楼、鼓楼
答:        漫步在古都西安,亲身感受着这座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城市,明代古城墙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夜晚的古城墙除了固有的庄重威严,更增添了一丝神秘之感,就像忠诚的卫士屹立在西安中心位置,守卫和见证者城市的发展和变迁。钟楼、鼓楼也是其中之一。    ...

西安安钟鼓楼简介
答:它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景区简介:西安安钟鼓楼是西安安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遗址之一。整栋楼的结构没有一颗钉子。在唐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宋代建筑技术得到了利用和创新。楼上有一面巨大的鼓,每天击鼓报时,故名“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巨鼓已不存在,但...

西安钟楼和鼓楼在古代的用途
答:1. 西棚谈茄安鼓楼同西安钟楼一样,是古城西安的著名古代木结构建筑,自古以来一直备受瞩目。2. 西安鼓楼和西安钟楼之间的距离大约三百米。在过去,它们都是用来报时的建筑。每天,钟楼和鼓楼通过暮鼓晨钟的方式,不断地向全城的人们报告时间。3. 现在,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都成为了西安市内著名的历史遗迹...

西安的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吗??都在哪呢
答: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鼓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

谁能告诉我西安 钟楼、鼓楼的资料
答: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特点: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

西安钟楼的介绍
答: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

西安城墙或钟楼的简介
答: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

畅游西安钟楼鼓楼详细攻略
答:导语: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西安钟楼鼓楼攻略,有关钟楼鼓楼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及节目表演时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联票(含钟楼、鼓楼):50.00元 开放时间:1. 旺季(4月1日~10月25...

钟楼哪里停车方便西安钟鼓楼表演曲目+表演时间
答:西安的钟鼓楼是有表演的,所以有很多小伙伴就会比较关心这里的表演时间,当然还有停车信息也是大家关心的,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里的一部分攻略信息。西安钟鼓楼表演时间1.西安鼓楼:这是现在国内存在最大的鼓楼,他在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最开始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西安钟鼓楼的传统来历
答:西安钟楼的原钟是唐代京韵年间的“景韵”钟。它最初是在长安城的京龙寺(现如今在西安西街)使用的。它在明初被移到西安钟楼。1953,后迁往西安北林博物馆。西安钟楼建于明代洪武第十七年(1384)。它原本位于广济街的迎香寺,西街以北,面对西安鼓楼,距现在的位置约1000米。当时,这个...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