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的传统来历

西安钟鼓楼的来历~

2分钟了解西安钟楼,它是西安的历史见证,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我国的钟楼有很多,如西安钟楼、北京钟楼 、靖江钟楼 、福州钟楼 、榆林钟楼,它们的来历也各不相同,以西安钟楼为例,讲一下它的来历。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钟楼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二儿子镇守西安,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碑林博物馆正门口那两个铜狮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东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太子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后,呈献了陕西地图给父亲朱元璋,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的地理优势,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提议迁都西安。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迈,太子朱标不久以后英年早逝,这位晚年丧子的老人心力憔悴,迁都之事不了了之,西安在历史上最后一次错失了重温国都旧梦的机会,但西安钟鼓楼已按照皇家建筑级别建成,西安钟楼的重檐攒尖式屋顶和故宫中和殿相同,鼓楼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和天安门城楼一样。不仅是房顶屋檐,西安钟鼓楼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同样只使用于皇家建筑当中,非比寻常。

  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现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属碑林区管辖)。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西安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它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首。

西安钟楼建于1384年,始建于明初,是西安的象征,也是中国最宏伟的城市之一。钟楼还包含了唐代的几个大型青铜铸造钟。塔基是方形的,占地面积为1377平方米(14820平方英尺)。塔楼为砖木结构,高40米(130英尺)高。它位于西安的中心,在不同方向的街道汇集的地方建立。它为天朝从古至今所遗存东西中比较华美的一个之一。西安钟楼的原钟是唐代京韵年间的“景韵”钟。它最初是在长安城的京龙寺(现如今在西安西街)使用的。它在明初被移到西安钟楼。1953,后迁往西安北林博物馆。


西安钟楼建于明代洪武第十七年(1384)。它原本位于广济街的迎香寺,西街以北,面对西安鼓楼,距现在的位置约1000米。当时,这个地方正好与南北城门相对,它是城市的中心。随着明代长安城的扩张,市中心逐渐向东移动。两个世纪后,城门重建,形成了East、South、欧美地区和北境的新四条街道。迎祥寺钟楼似乎偏离了市中心。


在万历十年(1582年),陕西省监察官龚玉贤主持下,咸宁县和长安县的县长被命令迁往本处。除了重建基座外,原有结构的施工都是原创的,所以成本不高,工程速度快。但是在600多年前,这样一座巨大的建筑的整体迁移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罕见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西安钟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其中,乾隆五年间,张炜总督根据原有结构进行重建,发现井云钟所盖的房屋气密,钟声“不出门”,外面的声音很小。因此,唐代的“静韵”钟,原本悬挂在室内,被从室外取下,使得当时的声音深远,他写了《静韵》。1939年10月10日,他们遭到日本飞机的袭击,各处受损。他们被日军破坏后,当地的政府官员组织开始修建他们。我国建国之后,它被非常精细地修过五次。一九五六年八月,被当地人民政府列作当地的遗产名录。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钟楼除了报时,还曾以派过许多用场。辛亥革命时,义军曾与在钟楼布防的清军激战。护国运动时,陕西督军陈树潘正是从钟楼开始了反对袁世凯的暴动。192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石林,在钟楼开设了声电影院,这是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抗战时期,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而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国民党反动派也曾经利用钟楼的四面门洞,关押刑讯革命者和进步人士。

西安钟鼓楼的来历
答: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

西安钟鼓楼的传统来历
答:西安钟楼的原钟是唐代京韵年间的“景韵”钟。它最初是在长安城的京龙寺(现如今在西安西街)使用的。它在明初被移到西安钟楼。1953,后迁往西安北林博物馆。西安钟楼建于明代洪武第十七年(1384)。它原本位于广济街的迎香寺,西街以北,面对西安鼓楼,距现在的位置约1000米。当时,这个地...

钟楼的来历是什么?
答:不仅是房顶屋檐,西安钟鼓楼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同样只使用于皇家建筑当中,非比寻常。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现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属碑林区管辖...

西安钟楼的历史由来?
答:西安钟楼最初的建设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建造。它的建造初衷是为了巩固城市地位和加强军事防御,同时也用于报时和警醒。钟楼最初位于今广济街口,后因城市发展和地震灾害,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至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即现在的位置。钟楼的结构由基座...

西安钟鼓楼古代是干嘛的
答:西安钟鼓楼古代是报时用的。宫廷中建造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都是繁华的都城。当时,城邑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各自独立管理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坊门,定时开启。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谁知道陕西西安钟楼鼓楼的一些历史方面
答: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

钟楼是那个朝代的建筑?
答:钟楼记录着西安苍海桑田的历史,它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两千年一步步朝我们走近,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夜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西安人,将在钟鼓楼广场敲响千面锣鼓,迎接新千年。钟楼是古老的,钟楼是年轻的。它与鼓楼晨昏相伴,与西安四门遥相呼应。由此东去,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大街,由此北行,是...

西安钟楼有哪些历史背景?
答: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始建于1384年,因楼上悬挂一口铁钟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西安市地标性建筑之一。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是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

西安钟楼历史文化
答: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本题。西安钟楼:1.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2.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位置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现在的西安市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背景:1.大明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

西安钟鼓楼是什么年代谁建造的?
答: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1、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由巡抚...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