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点要重点说明下,可以加分。)!

黄麻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点要重点说明下,可以加分。)~

黄麻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又称第二次黄麻起义。

9月,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秋收暴动计划”,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因缺乏武装起义的经验,未获成功。中共湖北省委于10月中旬派符向一巡视黄麻区,不久又派刘镇一、黄赤光前去指挥(黄赤光未到)。11月3日,省里派来的代表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符向一任特委书记,刘镇一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同时改组了黄安县委,麻城县委依旧。随后,成立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会后,两县县委负责人和党团员分别下到各区,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暴动。11月10日,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一个营由黄安城进犯七里坪,黄麻两县县委决定由麻城调一部分快枪,帮助黄安农民自卫军去缴该营的枪。因走漏消息,该营逃去。11月11日,农民自卫军进驻七里坪,并召开了两万多人的庆祝大会,接着,黄麻特委在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认为暴动工作已准备就绪,决定夺取县城,成立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等组成,潘忠汝为总指挥,吴光浩为副总指挥。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当天,黄麻特委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及七里、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队,组成攻城部队,与先期打进黄安城内的12名农民自卫军队员组成的尖刀班里应外合。在农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于当夜10时,自七里坪向黄安县城进发。麻城农民自卫军另一个排留在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负责警戒,以防河南红枪会的进犯。李先念、詹才芳、王树声、陈再道分别率领农民武装参加了暴动。11月14日凌晨4时,起义武装在城内群众配合下,一举攻入城内,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打开监狱,释放被捕的群众和农会干部。18日,宣布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曹学楷为主席。之后,黄麻特委又将参加暴动的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全军300余人。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12月5日,国民党军第12军任应岐部1个师夜袭黄安。鄂东军遭受重大损失,潘忠汝阵亡。突围后的鄂东军除部分人员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外,70多人于12月29日转移到黄陂县境内的木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1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为党代表,汪奠川为参谋长,部队以木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在黄麻起义中建立起来的政权和军队。为后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黄麻起义是大别山上的旗帜,正是这面旗帜,使得大别山上出现了几百名开国将领。

  在黄麻起义中建立起政权和军队,为后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
  为后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这次武装起义吸取了黄麻地区在前几个月举行的“九月暴动”的教训,学习了秋收起义的有关成功经验,起义成功后很快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打出了土地革命的旗帜,占领县城达21 天,比其他几次起义占领城镇的时间都要长。
  大别山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和第一支革命军队的诞生,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引起了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极度恐慌
  毛泽东同志在《三个月总结》一文中指出:我中原解放军留在鄂东坚持游击战争的部队“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存在的地方,是在1926年和1927年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

  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就是紧紧地依靠和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起来斗争。黄麻秋收起义的突出特点,就是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的支援,完全靠党领导下的农民揭竿而起,从土豪劣绅和反动民团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手中夺取武器武装了自已

黄麻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又称第二次黄麻起义。

9月,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秋收暴动计划”,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因缺乏武装起义的经验,未获成功。中共湖北省委于10月中旬派符向一巡视黄麻区,不久又派刘镇一、黄赤光前去指挥(黄赤光未到)。11月3日,省里派来的代表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符向一任特委书记,刘镇一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同时改组了黄安县委,麻城县委依旧。随后,成立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会后,两县县委负责人和党团员分别下到各区,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暴动。11月10日,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一个营由黄安城进犯七里坪,黄麻两县县委决定由麻城调一部分快枪,帮助黄安农民自卫军去缴该营的枪。因走漏消息,该营逃去。11月11日,农民自卫军进驻七里坪,并召开了两万多人的庆祝大会,接着,黄麻特委在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认为暴动工作已准备就绪,决定夺取县城,成立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等组成,潘忠汝为总指挥,吴光浩为副总指挥。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当天,黄麻特委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及七里、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队,组成攻城部队,与先期打进黄安城内的12名农民自卫军队员组成的尖刀班里应外合。在农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于当夜10时,自七里坪向黄安县城进发。麻城农民自卫军另一个排留在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负责警戒,以防河南红枪会的进犯。李先念、詹才芳、王树声、陈再道分别率领农民武装参加了暴动。11月14日凌晨4时,起义武装在城内群众配合下,一举攻入城内,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打开监狱,释放被捕的群众和农会干部。18日,宣布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曹学楷为主席。之后,黄麻特委又将参加暴动的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全军300余人。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12月5日,国民党军第12军任应岐部1个师夜袭黄安。鄂东军遭受重大损失,潘忠汝阵亡。突围后的鄂东军除部分人员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外,70多人于12月29日转移到黄陂县境内的木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1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为党代表,汪奠川为参谋长,部队以木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在黄麻起义中建立起来的政权和军队。为后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黄麻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又称第二次黄麻起义。

9月,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秋收暴动计划”,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因缺乏武装起义的经验,未获成功。中共湖北省委于10月中旬派符向一巡视黄麻区,不久又派刘镇一、黄赤光前去指挥(黄赤光未到)。11月3日,省里派来的代表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符向一任特委书记,刘镇一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同时改组了黄安县委,麻城县委依旧。随后,成立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会后,两县县委负责人和党团员分别下到各区,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武装暴动。11月10日,国民党第三十军魏益三部一个营由黄安城进犯七里坪,黄麻两县县委决定由麻城调一部分快枪,帮助黄安农民自卫军去缴该营的枪。因走漏消息,该营逃去。11月11日,农民自卫军进驻七里坪,并召开了两万多人的庆祝大会,接着,黄麻特委在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认为暴动工作已准备就绪,决定夺取县城,成立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等组成,潘忠汝为总指挥,吴光浩为副总指挥。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当天,黄麻特委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及七里、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队,组成攻城部队,与先期打进黄安城内的12名农民自卫军队员组成的尖刀班里应外合。在农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于当夜10时,自七里坪向黄安县城进发。麻城农民自卫军另一个排留在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负责警戒,以防河南红枪会的进犯。李先念、詹才芳、王树声、陈再道分别率领农民武装参加了暴动。11月14日凌晨4时,起义武装在城内群众配合下,一举攻入城内,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打开监狱,释放被捕的群众和农会干部。18日,宣布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曹学楷为主席。之后,黄麻特委又将参加暴动的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全军300余人。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12月5日,国民党军第12军任应岐部1个师夜袭黄安。鄂东军遭受重大损失,潘忠汝阵亡。突围后的鄂东军除部分人员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外,70多人于12月29日转移到黄陂县境内的木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1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为党代表,汪奠川为参谋长,部队以木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在黄麻起义中建立起来的政权和军队。为后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1927年11月中共鄂东特委的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的农军举行武装起义。14日攻占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曹学楷任主席。建立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12月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潘忠汝等牺牲,工农革命军突围后转移到黄陂县的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12月底鄂东军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春,返回黄麻地区,不久,进入河南光山县柴山堡地区。7月,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戴克敏任党代表。1929年5月建立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的一次,为建立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努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做出了贡献。

黄麻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点要重点说明下,可以加分。)!
答: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至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又称第二次黄麻起义。9月,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秋收暴动计划”,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

黄麻起义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黄麻起义的发起人是谁?
答:黄麻起义指的是1927年11月13日黄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攻打黄安县城,建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而说起黄麻起义的发起人,其实是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由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黄麻暴动指挥部直接领导的。中共黄麻区特委符向一委书记,黄麻暴动指挥...

黄麻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黄麻起义是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

为什么说黄麻起义是我党历史上最惨烈的起义
答:黄麻起义:我党历史上最悲壮的革命篇章 黄麻起义,作为我党土地革命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尽管史册中略显低调,但其深远影响不容忽视。它在鄂豫皖地区点燃了革命烽火,孕育了赫赫有名的红四方面军,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一片新天地。这场起义的规模之大、惨烈程度,堪称我党历史上最壮烈的起义之一,其震撼...

黄麻起义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黄麻起义的发起人是谁?
答:黄麻起义是指大革命时期(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黄麻起义在...

黄麻起义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答: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的武装起义。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1928年1月,鄂东军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

长江以北首次农民武装起义叫什么
答: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生的农民武装起义。起义中组建的革命军队和革命政权以及后来开辟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在鄂豫皖地区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建设、政权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都居于开创性地位。黄麻起义点燃了大别山地区武装斗争的火焰,从此以后,党领导的革命武装...

黄麻起义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答:黄麻起义发生于1927年11月,发生地点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地区,那么黄麻起义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1、 1927年11月13日发生的黄麻起义,黄麻起义正式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从那以后,便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黄麻起义的主要发起人有潘忠汝(黄麻起义总指挥),吴光浩(黄麻起义副总指挥,鄂豫...

黄麻起义的简介?
答: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 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1928年1月,鄂东军在黄...

建军时到底是三大起义还是四大起义
答:四大起义:分别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央苏区;潘忠汝、戴克敏等领导的黄麻起义建立了中共历史上第二块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后来发展到兵马逾10万,战将上千员!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