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定每一位中药的数量

中药的数量~

现在已知中药己过一万种,常用的大约300种

按说是换算来的,1钱=3。125克,剂量最早是按照中医五运六气等理论推算得来的
现在的庸医只知道所谓什么一般剂量,就是什么10g,15g,20g....一般的用10g可以多用的用12或15g,再多的用20-30g,再多的也有,少的用3g5g的,具体为什么这么用他们也只是说这个可以多开点,这个药性猛烈要少用什么的。。。可悲啊

中药要看具体的情况来定各药的重量数量,奇数偶数每位医师都有不同的方法。
张景岳说;用药如用兵。所以要针对病症来加大某些药物的用量也是常有的。
大凡组方还是以“君臣佐使”为原则。
临床上,用药的灵活性也是治疗的关键。

是定处方中每一位中药的剂量吧。
先人的经验(如古典经书的记载);师傅的传授;老师的讲解;自我的临床经验积累。
加上临床症状的变化与辩证施治的需要而仔细斟琢加减应用。

一般干品为一两到三两(一两=3.125g),鲜品多一点,翻倍。主药(君)多一点,辅药(臣)再少一点,(佐)比(臣)再少一点,引经药药引子(使)和(辅)药一样多 ,有毒的,如重镇安神的朱砂只用到一钱,(一钱=0.3125g)

中医怎样定每一位中药的数量
答:中药要看具体的情况来定各药的重量数量,奇数偶数每位医师都有不同的方法。张景岳说;用药如用兵。所以要针对病症来加大某些药物的用量也是常有的。大凡组方还是以“君臣佐使”为原则。临床上,用药的灵活性也是治疗的关键。

为什么医生开一副药,说开多少就来多少,他们是如何来确定药材量的?是不...
答:中医开药是根据祖辈中医师总结经验定下的常用量,再根据病人的个人体质和各个中医师的治疗经验酌情加减的,并不是同一种病都是同几种药和同一份量;同一种病有时分男女性别不同、轻重不同、老少不同、范病季节不同、初次范病和反复发着等开药都不完全相同,份量也不相同。

古代中医是怎么衡量什么药该用多少药量的呢?
答:《内经》是医经,有七家,经方比它多,有十一家,所以在《内经》中少,还有更多的,虽没传下来,但有记载,在那里已积累相当的资料,形成了理论,在此以后,更进一步是张仲景的著作,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有314方(除去重复及后世的附方),从方的数量、药的数量及剂型上,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应特别指出的是,...

现代中医院抓中药用什么计量单位计算药量
答:中药都是按克计算,你把每幅分开来计量,不准确很正常,因为中药抓是是每幅要的单味合计的克数,然后再按等份分,所以有悬殊。

中医开处方里的中药用量是是根据常用量而定的吗?它的意思是不是一天的...
答:处方一般是一副药的量,一副药一般熬煮2-3次,中药一般早晚各服一次,那么可理解为这个量是一天或一天半的量。

中医药书上面有药方没有写克数怎么 样掌握剂量我有腰间骨质增生。中药...
答:煎汤煎服每天用量:当归12-15克 丹参20-30克 益母草30克 细辛3克 。注意细辛有毒用量不易太大,李时珍说细辛不过钱,一钱等于3.125克,药典规定一天用量用量不超5克。当归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如果有腹泻就用12克,没腹泻可以用15克,我治夜咳嗽用30克;丹参性微寒,清心除烦有脾胃寒湿用20...

医院里中医中药的问题
答:这个没有标准,一般一个方剂15-20味左右比较正常,一味药10-30克不等,均值大概16克,所以剂量在150-600克不等,取中间值,我觉得375比较适中!

中医方剂学里的,加减变化,怎么没有说出加减中药的用量,应该怎样...
答:加减中药的用量,医者自己掌握 根据成年人一天(剂)用量加入,根据病情加减 主病 主药(君臣)加大用量 次症药(佐使)可以添加, 在组方中的药与治此病无关的可减去,根据不同年龄妇孺壮年加减,根据药物的 气 性 毒 加减 君臣佐使 有毒药可减不可加 如(细辛最大用量3g)加减变化必学...

【求助懂中医的】去医院检查后开了中药。一个方子里有25味药是不是多...
答:其实但凡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名方,所用药材种类都不多 太多味药材在一起熬,表面看起来想面面俱到,其实非常容易适得其反,不然的话历代的名医们早就想到了。我非常欣赏中医里面的一句话,即“用药如用兵”,因为药材本身有偏性或毒性,太多味的药材在一起混用,是极容易出问题的 ...

在中医院开的中药上面写着7剂1方啥意思
答:1、中药方剂,对于非急性病症来说:七剂,每日一剂,是一个疗程的使用量。一方,首诊第一次开具的药方。2、七日后复诊,并携带一方就诊。可根据一个疗程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再行用药,并对一方的药剂进行调整、加减。根据病情,一方可能无变化,也可能调整剂量,又可能调整饮片的品种。。。再次开具的药方...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