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有那些人物是虚构的呢?

《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程远志、貂蝉、关定、黄奎、刘贤等是虚构的,曹操、刘备、关羽、周瑜等是真实存在的。
一、虚构人物
1、程远志
程远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黄巾军将领,于小说第一回登场,被关羽所杀。
光和七年(西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程远志与副将邓茂统兵五万进犯涿郡。刘焉令邹靖与刘备兄弟三人,前去迎战。
两军在大兴山相对。最后副将邓茂被张飞以丈八蛇矛给刺死,程远志本人也被关羽以青龙偃月刀给劈为两半。
而在正史中,有提及幽州广阳黄巾军杀死太守刘卫及刺史郭勋,但未明言统率此黄巾军的将领是谁。
2、貂蝉
貂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3、关定
关定(生卒年不详),《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正史不见记载。民间说法是关羽的儿子关平的亲生生父。
居住在河北边界,关羽千里寻兄时与之相遇。生有二子:关宁(亦不见史实)、关平(实为关羽亲子)。关羽临行之时,收其次子关平为义子,后关平随关羽征战四方,威名远扬。
4、黄奎
黄奎,字宗文(嘉靖本有,毛本无)。黄琬之子,与进京的马腾一同密谋杀曹操,后因事机败露而全家被斩。是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其人以及事迹不见正史记载。
5、刘贤
刘贤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的身份是刘表辖下零陵太守刘度之子。父亲是刘度,曾经被诸葛亮抓住后又放回。
先主取零陵,贤荐上将邢道荣迎敌。后贤从道荣计,引伏兵袭先主军,为张飞生擒。诸葛亮放其归,贤回零陵见父度,备述亮德,劝父投降。
度从之,遂于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赍捧印绶出城,竟投玄德大寨纳降。亮教度仍为郡守,贤赴荆州随军办事。
二、真实人物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2、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g_SDll_TjIClMlDZgWR4A
?pwd=qdt8 提取码: qdt8

以下是虚构人物

第一回:
程远志(黄巾头目)
邓茂(黄巾头目)
第二回:
严政(黄巾头目)
高升(黄巾头目)
孙仲(黄巾头目,历史上孙夏疑为其原型)
第五回:
鲍忠(鲍信弟弟,被华雄杀)
俞涉(袁术部将,被华雄杀)
潘凤(韩馥上将,被华雄杀)
穆顺(王匡部将,被吕布杀)
方悦(河内名将,被吕布杀)
武安国(孔融部将,被吕布砍去手腕)
赵岑(董卓部将)
第八回:
貂蝉(美女,用连环计杀董卓)
第九回:
【李别】(李傕侄儿,正史中为李利,演义误记)
第十一回:
宗宝(孔融部将)
第十三回:
崔勇(李傕部将,被徐晃杀)
第十四回:
荀正(纪灵部将,被关羽杀)
第十五回:
陈横(刘繇部将)
【杨大将】(袁术长史,正史中为杨弘,演义误记)
第十七回
王垕(曹操手下粮官)
第十九回
刘安(猎户)
第二十三回
秦庆童(董承家僮,向曹操高密)
云英(董承侍妾)
第二十七回
杜远(和廖化在一起的山贼,被廖化杀)
胡华(胡班父亲)
孔秀(东岭关守将,被关羽杀)
韩福(洛阳太守,被关羽杀)
孟坦(韩福副将,被关羽杀)
卞喜(汜水关守将,被关羽杀)
普净(高密的和尚)
王植(荥阳太守,被关羽杀)
胡班(王植手下,出卖王植)
秦琪(夏侯敦手下,被关羽杀)
第二十八回
关定(关平父)
关宁(关平兄)
郭常(其子盗关羽马)
裴元绍(黄巾头目,被赵云杀)
周仓(黄巾头目,败走麦城自杀)
第三十回
辛明(袁绍部将)
第三十二回
汪昭(袁尚部将)
岑璧(袁尚部将)
第三十三回
彭安(袁尚部将,被徐晃杀)
第三十四回
张武,陈孙(江夏贼将)
第四十一回
夏侯恩(青虹剑所有者,被赵云杀)
淳于导(曹仁部将,被赵云杀)
晏明(曹洪部将,被赵云杀)
钟缙(夏侯敦部将,被赵云杀)
钟绅(夏侯敦部将,被赵云杀)
第四十五回
蔡埙(蔡瑁弟,被甘宁杀)
蔡中(蔡瑁弟,被祭旗)
蔡和(蔡瑁弟,被祭旗)
第五十二回
刘贤(刘度之子)
刑道荣(刘度部将,被杀)
鲍隆(赵范部将,被杀)
陈应(赵范部将,被杀)
第五十三回
巩志(金旋部从事,献城投降)
杨龄(韩旋部将,被关羽杀)
贾华(孙权部将,被杀)
弋定(太史慈同乡,被杀)
第五十七回
黄奎(门下侍郎,和马腾一同反曹)
李春香(黄奎妾,被曹操杀)
苗泽(黄奎妻弟,被曹操杀)
第五十八回
钟进(钟繇弟,被杀)
曹永(曹仁部将)
第六十一回
周善(应孙尚香使者,被张飞杀)
第六十二回
紫须上人(刘璋军出征求祸福者)
第六十七回
昌奇(张鲁军杨昂部将)
杨松(张鲁谋士)
【杨柏】(张鲁部将,正史中为杨白,演义误记)
第七十回
夏侯德(夏侯渊从弟,被黄忠杀)
第七十一回
焦炳(魏将,被赵云所杀)
慕容烈(文聘部将,被赵云所杀)
第七十三回
瞿元(曹仁部将)
夏侯存(曹仁部将)
第八十回
祖弼(符玺郎,被杀)
第八十二回
谭雄(孙桓部将,被关兴杀)
崔禹(朱然部将,被张苞杀)
第八十三回
夏恂(韩当部将,被张苞杀)
周平(周泰弟,被关兴杀)
第八十四回
【淳于丹】(陆逊部将,正史中为鲜于丹,演义误记)
第八十七回
关索(关羽三子)
鄂焕(高定部将)
金环三结(孟获部将,被赵云杀)
董荼那(孟获部将,被孟获杀)
阿会喃(孟获部将,被孟获杀)
忙牙长(孟获部将,被杀)
第八十九回
孟节(孟获兄)
朵思大王(秃龙洞主)
杨锋(洞主,抓住了孟获)
实际上这些回中南蛮军除了孟获外,基本上都是虚构人物
第九十回
带来洞主(祝融夫人弟)
祝融夫人(孟获妻,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强的女性)
木鹿大王(八纳洞主,有虎豹等兽兵)
兀突骨(乌弋国国主,三国中个子最高,有藤甲兵,死的很惨)
第九十一回
张韬(郭太后宠臣)
第九十二回
韩家父子五人(魏将,被赵云杀)
潘遂(夏侯懋部将)
董禧(夏侯懋部将)
薛则(夏侯懋部将)
裴绪(蜀将)
崔琼(魏安定郡太守)
杨陵(魏南安郡太守)
第九十四回
彻里吉(羌王)
雅丹(羌王丞相)
越吉(羌王大将)
韩祯(蜀西平守将)
第九十五回
苏顒(郭淮部将)
万政(郭淮部将)
陈造(魏将)
第九十六回
张普(曹休部将)
薛乔(曹休部将)
第九十七回
谢雄(蜀将,被王双杀)
龚起(蜀将,被王双杀)
第一百回
秦良(魏将,被杀)
苟安(李严部运粮官)
第一零二回
岑威(魏将)
郑文(魏将)
第一零三回
张球(满宠部将,烧东吴军械库)
第一零六回
裴景(魏征辽东将)
仇连(魏征辽东将)
第一零七回
潘举(曹爽将,守门)
第一零九回
王韬(司马昭主簿)
第一一零回
葛雍(毋丘俭将)
宋白(魏慎县县令)
朱芳、张明、花永、刘达(魏王经将,与蜀作战)
第一一一回
鲍素(蜀将,守祁山大营)
第一一二回
王真、李【百度】鹏(魏司马望部将)
曾宣(诸葛延部将,开城门投【熊度】降)
第一一三回
郑伦(邓艾部将,被廖化杀)
第一一四回
党均(邓艾部幕僚)
第一一五回
王灌(邓艾部将)
邓敦(魏官员,阻止伐蜀派)
第一一六回
卢逊(蜀南郑守将)
第一一七回
李氏(马邈妻,自杀)
第一一八回
崔氏(刘堪妻,自杀)
第一二零回
张节(魏黄门侍郎,被杀)

以下是虚构人物

第一回:
程远志(黄巾头目)
邓茂(黄巾头目)
第二回:
严政(黄巾头目)
高升(黄巾头目)
孙仲(黄巾头目,历史上孙夏疑为其原型)
第五回:
鲍忠(鲍信弟弟,被华雄杀)
俞涉(袁术部将,被华雄杀)
潘凤(韩馥上将,被华雄杀)
穆顺(王匡部将,被吕布杀)
方悦(河内名将,被吕布杀)
武安国(孔融部将,被吕布砍去手腕)
赵岑(董卓部将)
第八回:
貂蝉(美女,用连环计杀董卓)
第九回:
【李别】(李傕侄儿,正史中为李利,演义误记)
第十一回:
宗宝(孔融部将)
第十三回:
崔勇(李傕部将,被徐晃杀)
第十四回:
荀正(纪灵部将,被关羽杀)
第十五回:
陈横(刘繇部将)
【杨大将】(袁术长史,正史中为杨弘,演义误记)
第十七回
王垕(曹操手下粮官)
第十九回
刘安(猎户)
第二十三回
秦庆童(董承家僮,向曹操高密)
云英(董承侍妾)
第二十七回
杜远(和廖化在一起的山贼,被廖化杀)
胡华(胡班父亲)
孔秀(东岭关守将,被关羽杀)
韩福(洛阳太守,被关羽杀)
孟坦(韩福副将,被关羽杀)
卞喜(汜水关守将,被关羽杀)
普净(高密的和尚)
王植(荥阳太守,被关羽杀)
胡班(王植手下,出卖王植)
秦琪(夏侯敦手下,被关羽杀)
第二十八回
关定(关平父)
关宁(关平兄)
郭常(其子盗关羽马)
裴元绍(黄巾头目,被赵云杀)
周仓(黄巾头目,败走麦城自杀)
第三十回
辛明(袁绍部将)
第三十二回
汪昭(袁尚部将)
岑璧(袁尚部将)
第三十三回
彭安(袁尚部将,被徐晃杀)
第三十四回
张武,陈孙(江夏贼将)
第四十一回
夏侯恩(青虹剑所有者,被赵云杀)
淳于导(曹仁部将,被赵云杀)
晏明(曹洪部将,被赵云杀)
钟缙(夏侯敦部将,被赵云杀)
钟绅(夏侯敦部将,被赵云杀)
第四十五回
蔡埙(蔡瑁弟,被甘宁杀)
蔡中(蔡瑁弟,被祭旗)
蔡和(蔡瑁弟,被祭旗)
第五十二回
刘贤(刘度之子)
刑道荣(刘度部将,被杀)
鲍隆(赵范部将,被杀)
陈应(赵范部将,被杀)
第五十三回
巩志(金旋部从事,献城投降)
杨龄(韩旋部将,被关羽杀)
贾华(孙权部将,被杀)
弋定(太史慈同乡,被杀)
第五十七回
黄奎(门下侍郎,和马腾一同反曹)
李春香(黄奎妾,被曹操杀)
苗泽(黄奎妻弟,被曹操杀)
第五十八回
钟进(钟繇弟,被杀)
曹永(曹仁部将)
第六十一回
周善(应孙尚香使者,被张飞杀)
第六十二回
紫须上人(刘璋军出征求祸福者)
第六十七回
昌奇(张鲁军杨昂部将)
杨松(张鲁谋士)
【杨柏】(张鲁部将,正史中为杨白,演义误记)
第七十回
夏侯德(夏侯渊从弟,被黄忠杀)
第七十一回
焦炳(魏将,被赵云所杀)
慕容烈(文聘部将,被赵云所杀)
第七十三回
瞿元(曹仁部将)
夏侯存(曹仁部将)
第八十回
祖弼(符玺郎,被杀)
第八十二回
谭雄(孙桓部将,被关兴杀)
崔禹(朱然部将,被张苞杀)
第八十三回
夏恂(韩当部将,被张苞杀)
周平(周泰弟,被关兴杀)
第八十四回
【淳于丹】(陆逊部将,正史中为鲜于丹,演义误记)
第八十七回
关索(关羽三子)
鄂焕(高定部将)
金环三结(孟获部将,被赵云杀)
董荼那(孟获部将,被孟获杀)
阿会喃(孟获部将,被孟获杀)
忙牙长(孟获部将,被杀)
第八十九回
孟节(孟获兄)
朵思大王(秃龙洞主)
杨锋(洞主,抓住了孟获)
实际上这些回中南蛮军除了孟获外,基本上都是虚构人物
第九十回
带来洞主(祝融夫人弟)
祝融夫人(孟获妻,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强的女性)
木鹿大王(八纳洞主,有虎豹等兽兵)
兀突骨(乌弋国国主,三国中个子最高,有藤甲兵,死的很惨)
第九十一回
张韬(郭太后宠臣)
第九十二回
韩家父子五人(魏将,被赵云杀)
潘遂(夏侯懋部将)
董禧(夏侯懋部将)
薛则(夏侯懋部将)
裴绪(蜀将)
崔琼(魏安定郡太守)
杨陵(魏南安郡太守)
第九十四回
彻里吉(羌王)
雅丹(羌王丞相)
越吉(羌王大将)
韩祯(蜀西平守将)
第九十五回
苏顒(郭淮部将)
万政(郭淮部将)
陈造(魏将)
第九十六回
张普(曹休部将)
薛乔(曹休部将)
第九十七回
谢雄(蜀将,被王双杀)
龚起(蜀将,被王双杀)
第一百回
秦良(魏将,被杀)
苟安(李严部运粮官)
第一零二回
岑威(魏将)
郑文(魏将)
第一零三回
张球(满宠部将,烧东吴军械库)
第一零六回
裴景(魏征辽东将)
仇连(魏征辽东将)
第一零七回
潘举(曹爽将,守门)
第一零九回
王韬(司马昭主簿)
第一一零回
葛雍(毋丘俭将)
宋白(魏慎县县令)
朱芳、张明、花永、刘达(魏王经将,与蜀作战)
第一一一回
鲍素(蜀将,守祁山大营)
第一一二回
王真、李【百度】鹏(魏司马望部将)
曾宣(诸葛延部将,开城门投【熊度】降)
第一一三回
郑伦(邓艾部将,被廖化杀)
第一一四回
党均(邓艾部幕僚)
第一一五回
王灌(邓艾部将)
邓敦(魏官员,阻止伐蜀派)
第一一六回
卢逊(蜀南郑守将)
第一一七回
李氏(马邈妻,自杀)
第一一八回
崔氏(刘堪妻,自杀)
第一二零回
张节(魏黄门侍郎,被杀)

[转]三国演义中的虚构内容和人物 (来源 百度)

1张飞字益德,非翼德

2华雄被孙坚所斩杀,非关羽温酒斩华雄

3马超为报父仇而反曹?
马超起兵反曹,马腾〔当时在长安任官〕因此被曹操所杀,非曹操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而起兵。两者因果颠倒。马超不顾爹娘死活而起兵?请看详细的前因后果:
西元208年曹操欲南征〔即讨伐刘表等,十一月在赤壁
大败而回〕。为了怕马腾捣乱,於是劝诱他到中央任官〔卫尉〕。长子马超被任命为偏将军,留在关中的槐里〔陜西兴平市〕继续带领父亲的旧部属,马腾家族则全部迁到邺城。
西元211年曹操派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命令夏侯渊率军
会师。这极可能是曹操的计谋,因为攻伐汉中,大军须经过关中,关中诸侯必疑心而起兵反抗,高柔曾劝告曹操,曹操的智商也不可能不明了,所以曹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伐汉中为名,激诱关中起兵反抗〕”。关中诸侯基本上受到朝廷册封,曹操不能平白无故出兵征讨。所以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一如曹操所愿的出兵反抗时,曹操也就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9月,操以离间计大败马、韩联军。
西元212年五月,曹操杀马腾,屠三族〔三族:父族、
母族、妻族〕〔此举是为了报复马超在去年起兵抗曹。三国演义说马腾奉衣带诏欲谋刺曹操被杀,不合史实〕。
西元213年马超再度兵败投靠张鲁。张鲁欲把女儿嫁给
他,有人警告说:「有一种人连爹娘都不爱,怎能爱别人?」张鲁打消念头。
总结:马超会起兵可说是曹操一手策划的阴谋,所以评定马超「不爱爹娘」实在有失公平。马腾在正史上是一个投机份子,东汉末年时就一直叛服无常,常趁乱攻击地方。曹操明?推举他到中央任官,实际上是挟持掌控他,并牵制马超。所以马腾将全族内迁到到曹操的地盘,就注定是悲剧上演的开始。
曹操先激起马超的反抗,再藉此诛杀马腾三族,所以悲剧的幕后超级大导演为曹操,副导演为无知的马腾,马超只能算是可怜的配角。

4 曹操逃亡时被捉,结果中牟县令放他走,此县令并非陈宫。

5 被丑化的周瑜、鲁肃
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曹操被丑化得最厉害,其实周瑜所受的委屈不亚於曹操。周瑜在正史中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甚至连相貌也一表人才;赤壁之大捷可说是他一手导演的杰作。可是三国演义为了强化孔明的智慧,把周瑜描写成心眼狭小、工於心计的武将,把鲁肃刻划成唯唯诺诺,鲁钝且耳根软的人物。孔明三气周瑜在正史并没有提到,周瑜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非常需要刘备的二万兵力帮助,不可能动不动就要谋杀孔明。我们在欣赏三国演义精采的情节时,也要了解历史真实的面貌。

6 赵云当阳救幼主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字子龙〕在当阳县长阪〔阪字应该为土字旁,念ㄅㄢˇ。因为细明体没这个字,所以我用阪字代替。长阪为地名,不是山丘名,三国演义说成长阪坡,是不正确的。〕单骑冲入曹操数十万大军中,在怀抱阿斗〔刘禅〕的情况下,不但杀出重围,还干掉了曹军五十多员大将,连曹操都看得目瞪口呆。这被公认为三国演义最精采的片段之一。赵子龙因为单骑救幼主这场惊天动地的个人秀,经常蝉联三国最具魅力的英雄榜首。城主台南老家附近就有一个地方叫作子龙里,路旁有赵子龙手拿长枪、腰挂青虹剑、怀抱阿斗的骑马大雕像,每次上下学都要看上几眼,脑中想到「连地方都以他的名字为名」,简直是酷的让人忌妒。
现在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
「先主〔刘备〕为曹公〔曹操〕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刘禅〕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升〕为牙门将军。」〔三国志赵云传〕。
资治通鉴只提到:
有人告诉刘备说:「赵云已经向北逃走〔意思就是降曹〕」刘备把手戟掷过去,说:「赵云绝对不会抛弃我。」不久,赵云抱著刘禅归来。〔柏阳版资治通鉴〕
两本书对这一段经过都写得很简略,这并不令人意外,正史连决定三国鼎立的赤壁之战经过也只是寥寥数语带过,〔中国史书一般都不详述战争经过〕陈寿的三国志更是以“内容简略”出名。
三国志提到赵云因此被升为牙门将军,这证明他在当时的表现值得赞扬。当然,单枪匹马冲入敌方阵营中,在重重包围下,不但救出婴孩,还杀了五十多名大将,似乎浪漫过了头。三国演义的确用夸张的写法描述这段英雄史,不过很多人包括城主在内,却不忌讳把它当真,理由如下:
1. 赵云武艺过人,人尽皆知〔正史提到:孔明第一次北伐失利撤退,赵云在子午谷走在部队后面亲自断后,军资因此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即使在怀抱阿斗的情况下,杀了五十几员魏将并不夸张。
2. 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征,但是只以五千轻骑日夜追杀刘备部队,两军相遇,刘备溃逃,曹操军队掠夺被丢弃的军资和俘虏随军南逃的百姓,所以各部队各自为政,乱成一团。赵云如果是冲入数十万军容严整的敌军,又能安然逃脱,那三国演义百分之百会被城主归类为科幻小说。如果对方是有如土匪到处掠夺,散成一片的五千兵马,赵云单骑救主,又能轰轰烈烈地安返,就一点也不夸张了。
顺便提一提此段剧情的相关人物:

7 徐庶降曹的原因
徐庶的母亲在当阳也被俘虏,於是指著心向刘备说:「我和将军共建霸业,全靠此方寸之地。而今娘亲失踪,方寸已乱〔成语:方寸大乱〔形容内心或脑袋一团乱〕的由来〕,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帮助,请就汗吏去。」於是投奔曹操。三国演义说徐庶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亲,并且伪造书信,诱骗他到曹营。这和正史不合。刘备阵营似乎很体谅徐庶的离去,诸葛亮在益州时就公开称赞过徐庶。

8 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
三国演义提到:糜夫人因为伤重不想连累别人,把阿斗托付给赵云后,就投井自杀。赵云悲伤之余,推倒土墙掩盖水井,以免糜夫人的尸体受辱。正史记载刘备两个老婆〔指甘夫人和糜夫人,孙权之妹是在赤壁战后才过门〕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所以也没有赵云推倒土墙盖\井之事。

9 张飞在长阪桥扬威?
张飞在长阪据水断桥〔拆除桥梁,据守河岸〕,曹操大军因畏惧而不敢前进。这一段在正史有记载。不过三国演义提到:张飞在桥上大吼,曹军夏候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这当然是小说的夸张写法,以常理来推断是不太可能。现在的长阪并没有叫做长阪桥的桥梁,所以张飞据守的桥梁应该是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桥梁。

10 小丑蒋干的真面目
蒋干绝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痴呆,还被周瑜耍的团团转。正史中的蒋干以辩才闻名当时,是个人才,又和周瑜是老友,所以曹操派他过江当说客。周瑜明了他的来意,於是展示美丽的侍女,珍贵的的宝物给他看,并且说:「大丈夫处事,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若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蒋干一直微笑,不说一句和政治有关的话。回去后报告曹操,说周瑜志向远大,不是言语所能动摇。演义描述蒋干当说客不成,反而中计,使得曹操误杀蔡瑁、张允。这不合史实。

11 张飞怒鞭督邮?
张飞怒鞭督邮?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著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
为什麼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於树上,鞭杖百余下,最后刘备逃亡。三国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处处刁难刘备,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莽,刘备的正直,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

12 关羽刮骨疗伤〔兼论华佗身亡年代〕
关羽刮骨疗伤时面不改色的事迹,在正史里头有记载。正史并未言明是谁帮他刮骨疗伤,也没说关羽何时中毒箭使手臂受伤。如果依三国演义情节,关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那肯定不是华佗帮他刮骨疗伤,因为那个时候华佗已经不在人世间。三国志正史记载: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时,曹操一直懊恼不该杀死华佗,使爱子无人可救。曹冲死於西元208年,所以华佗早在西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间了。关羽是在西元219年北伐,华佗至少已死了十几年。同样的道理,曹操死於西元220年,三国演义说曹操在病危时杀了华佗。也不符合史实。
另据程喜霖【华陀之死及其生卒年】,华佗死於西元208年,享年六十七。

13 蜀汉有五虎将吗 ?〔再次评论赵云〕
正史从未提到蜀汉有五虎将。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汉中后,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各为前、右、左、后将军,魏延为汉中太守,赵云并未并列其中。三国演义说赵云也被任命为中将军,与关、张、马、黄合称为五虎将,并不符合史实。赵云的地位类似曹操的许褚,皆为君王的侍卫官和禁军的队长,这种职位当然是受到君王极端信赖的人才足以担任,不过也由於职位性质,统领大军出外打仗的机率自然大为减少,更不用谈立战功\升官了。赵云少有统领大军的机会,所以也就难以评论他的领兵作战才能。不过从正史和野史来推断,赵云的政治思维相当不错,打仗有勇有谋,个性上又没有关、张 二人令人不敢恭维的缺陷,刘备非常信赖他也是无庸置疑的,刘备临终时,赵云是极少数被扥孤的人选之一。
这样一位好人才,难怪三国演义会极力美化他,还帮他升官实际上赵云官位并不高,年纪也比刘备还大〔项羽和刘邦也有同样的情况。刘邦比项羽老了几十岁,但是在戏剧中,项羽反而成为满脸胡子的老生,刘邦变成白面小生〕,都无损中国人对他的敬仰。
顺带一提,虽然蜀国没有五虎将,但魏国反而是有的。 是哪五位?答案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被列为五虎将之中,可说是武将至高的荣誉,曹操也藉此拢络这些人才的向心力。至於夏侯敦、夏侯渊、曹仁等人,才高功高官大,与前五位相比毫不逊色,不过他们皆是曹操族人,所以曹操用不著拿五虎将之名拢络他们。

14 曹真的真面目
还记得那个老是打败仗,而且看到孔明写的信就被气死的曹真吗?三国演义为了突显孔明和曹真的接班人司马懿的智慧,把曹真写的一无长处。曹真果真那麼没用吗?实际上刚好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战功彪炳,更让诸葛亮吃了不少苦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的部将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使情势逆转。曹真更精确算准了诸葛亮下次会攻陈仓,所以先派郝昭防守。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大军就是因为屡攻不下陈仓,只好撤兵。曹真还主动率大军想要大举攻蜀,结果因为连续大雨造成路断而班师。他最后是病死於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曹真的长子曹爽就真的是无能,他因为专权,最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兄弟慌张不知所措,他的谋士桓范因此大哭说:曹真乃一世英雄,没想到却生了一群蠢猪。

以下为武将死因和正史不合者

三国演义 史书
黄忠 夷陵之役时战死 病死〔未参加汗羽〕
张辽 曹丕攻吴时战死 病死
张苞 北伐时跌落溪涧而死 早夭

以下人事物正史未提到或模陵两可地记载〔此并不表示这些人、事、物为虚构。或许是漏记、没必要记,也许\真的没有〕
三国演义 正 史
三英战吕布 未提到
貂蝉 吕布和董卓的美丽侍女私通,因此几
乎被杀,布因此叛卓。正史未提到貂蝉之
名。
赤兔马 三国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
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 皆未提到
孔明草船借箭 未提到。不过正史有提到类似的情节:孙
权攻打合肥时座舰与曹兵相遇,船一舷受
箭过多重心不稳,船将要翻覆。孙权令士
兵将船倒转使另一侧亦受箭,如此两舷受
力平衡,於是化危为安。
颜良、文丑之死 颜良确实被关羽所杀,文丑在乱军中被
曹操率军攻击而死,应该不是被关羽所
杀。
孔明空城计 未提到。应该是赵云的空营计之改版。
赵云在汉中之战用空营计吓跑曹操大
军。
木牛、流马 正史有提到,但未详细说明为何物。
借东风 未提到。纯虚构。长江地区在冬天的某
个时间吹东南风是常有的现象。
八阵图 有提到,但此乃优异的行军布阵之法,
绝非演义所描述的奇门遁甲之术。
曹操谋刺董卓 卓徵召曹操为官,操不愿意而逃亡。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未提到
刘备娶孙权之妹 正史有记载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正史有记载

以下是虚构人物

第一回:
程远志(黄巾头目)
邓茂(黄巾头目)
第二回:
严政(黄巾头目)
高升(黄巾头目)
孙仲(黄巾头目,历史上孙夏疑为其原型)
第五回:
鲍忠(鲍信弟弟,被华雄杀)
俞涉(袁术部将,被华雄杀)
潘凤(韩馥上将,被华雄杀)
穆顺(王匡部将,被吕布杀)
方悦(河内名将,被吕布杀)
武安国(孔融部将,被吕布砍去手腕)
赵岑(董卓部将)
第八回:
貂蝉(美女,用连环计杀董卓)
第九回:
【李别】(李傕侄儿,正史中为李利,演义误记)
第十一回:
宗宝(孔融部将)
第十三回:
崔勇(李傕部将,被徐晃杀)
第十四回:
荀正(纪灵部将,被关羽杀)
第十五回:
陈横(刘繇部将)
【杨大将】(袁术长史,正史中为杨弘,演义误记)
第十七回
王垕(曹操手下粮官)
第十九回
刘安(猎户)
第二十三回
秦庆童(董承家僮,向曹操高密)
云英(董承侍妾)
第二十七回
杜远(和廖化在一起的山贼,被廖化杀)
胡华(胡班父亲)
孔秀(东岭关守将,被关羽杀)
韩福(洛阳太守,被关羽杀)
孟坦(韩福副将,被关羽杀)
卞喜(汜水关守将,被关羽杀)
普净(高密的和尚)
王植(荥阳太守,被关羽杀)
胡班(王植手下,出卖王植)
秦琪(夏侯敦手下,被关羽杀)
第二十八回
关定(关平父)
关宁(关平兄)
郭常(其子盗关羽马)
裴元绍(黄巾头目,被赵云杀)
周仓(黄巾头目,败走麦城自杀)
第三十回
辛明(袁绍部将)
第三十二回
汪昭(袁尚部将)
岑璧(袁尚部将)
第三十三回
彭安(袁尚部将,被徐晃杀)
第三十四回
张武,陈孙(江夏贼将)
第四十一回
夏侯恩(青虹剑所有者,被赵云杀)
淳于导(曹仁部将,被赵云杀)
晏明(曹洪部将,被赵云杀)
钟缙(夏侯敦部将,被赵云杀)
钟绅(夏侯敦部将,被赵云杀)
第四十五回
蔡埙(蔡瑁弟,被甘宁杀)
蔡中(蔡瑁弟,被祭旗)
蔡和(蔡瑁弟,被祭旗)
第五十二回
刘贤(刘度之子)
刑道荣(刘度部将,被杀)
鲍隆(赵范部将,被杀)
陈应(赵范部将,被杀)
第五十三回
巩志(金旋部从事,献城投降)
杨龄(韩旋部将,被关羽杀)
贾华(孙权部将,被杀)
弋定(太史慈同乡,被杀)
第五十七回
黄奎(门下侍郎,和马腾一同反曹)
李春香(黄奎妾,被曹操杀)
苗泽(黄奎妻弟,被曹操杀)
第五十八回
钟进(钟繇弟,被杀)
曹永(曹仁部将)
第六十一回
周善(应孙尚香使者,被张飞杀)
第六十二回
紫须上人(刘璋军出征求祸福者)
第六十七回
昌奇(张鲁军杨昂部将)
杨松(张鲁谋士)
【杨柏】(张鲁部将,正史中为杨白,演义误记)
第七十回
夏侯德(夏侯渊从弟,被黄忠杀)
第七十一回
焦炳(魏将,被赵云所杀)
慕容烈(文聘部将,被赵云所杀)
第七十三回
瞿元(曹仁部将)
夏侯存(曹仁部将)
第八十回
祖弼(符玺郎,被杀)
第八十二回
谭雄(孙桓部将,被关兴杀)
崔禹(朱然部将,被张苞杀)
第八十三回
夏恂(韩当部将,被张苞杀)
周平(周泰弟,被关兴杀)
第八十四回
【淳于丹】(陆逊部将,正史中为鲜于丹,演义误记)
第八十七回
关索(关羽三子)
鄂焕(高定部将)
金环三结(孟获部将,被赵云杀)
董荼那(孟获部将,被孟获杀)
阿会喃(孟获部将,被孟获杀)
忙牙长(孟获部将,被杀)
第八十九回
孟节(孟获兄)
朵思大王(秃龙洞主)
杨锋(洞主,抓住了孟获)
实际上这些回中南蛮军除了孟获外,基本上都是虚构人物
第九十回
带来洞主(祝融夫人弟)
祝融夫人(孟获妻,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强的女性)
木鹿大王(八纳洞主,有虎豹等兽兵)
兀突骨(乌弋国国主,三国中个子最高,有藤甲兵,死的很惨)
第九十一回
张韬(郭太后宠臣)
第九十二回
韩家父子五人(魏将,被赵云杀)
潘遂(夏侯懋部将)
董禧(夏侯懋部将)
薛则(夏侯懋部将)
裴绪(蜀将)
崔琼(魏安定郡太守)
杨陵(魏南安郡太守)
第九十四回
彻里吉(羌王)
雅丹(羌王丞相)
越吉(羌王大将)
韩祯(蜀西平守将)
第九十五回
苏顒(郭淮部将)
万政(郭淮部将)
陈造(魏将)
第九十六回
张普(曹休部将)
薛乔(曹休部将)
第九十七回
谢雄(蜀将,被王双杀)
龚起(蜀将,被王双杀)
第一百回
秦良(魏将,被杀)
苟安(李严部运粮官)
第一零二回
岑威(魏将)
郑文(魏将)
第一零三回
张球(满宠部将,烧东吴军械库)
第一零六回
裴景(魏征辽东将)
仇连(魏征辽东将)
第一零七回
潘举(曹爽将,守门)
第一零九回
王韬(司马昭主簿)
第一一零回
葛雍(毋丘俭将)
宋白(魏慎县县令)
朱芳、张明、花永、刘达(魏王经将,与蜀作战)
第一一一回
鲍素(蜀将,守祁山大营)
第一一二回
王真、李【百度】鹏(魏司马望部将)
曾宣(诸葛延部将,开城门投【熊度】降)
第一一三回
郑伦(邓艾部将,被廖化杀)
第一一四回
党均(邓艾部幕僚)
第一一五回
王灌(邓艾部将)
邓敦(魏官员,阻止伐蜀派)
第一一六回
卢逊(蜀南郑守将)
第一一七回
李氏(马邈妻,自杀)
第一一八回
崔氏(刘堪妻,自杀)
第一二零回
张节(魏黄门侍郎,被杀)

[转]三国演义中的虚构内容和人物 (来源 百度)

1张飞字益德,非翼德

2华雄被孙坚所斩杀,非关羽温酒斩华雄

3马超为报父仇而反曹?
马超起兵反曹,马腾〔当时在长安任官〕因此被曹操所杀,非曹操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而起兵。两者因果颠倒。马超不顾爹娘死活而起兵?请看详细的前因后果:
西元208年曹操欲南征〔即讨伐刘表等,十一月在赤壁
大败而回〕。为了怕马腾捣乱,於是劝诱他到中央任官〔卫尉〕。长子马超被任命为偏将军,留在关中的槐里〔陜西兴平市〕继续带领父亲的旧部属,马腾家族则全部迁到邺城。
西元211年曹操派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命令夏侯渊率军
会师。这极可能是曹操的计谋,因为攻伐汉中,大军须经过关中,关中诸侯必疑心而起兵反抗,高柔曾劝告曹操,曹操的智商也不可能不明了,所以曹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伐汉中为名,激诱关中起兵反抗〕”。关中诸侯基本上受到朝廷册封,曹操不能平白无故出兵征讨。所以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一如曹操所愿的出兵反抗时,曹操也就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9月,操以离间计大败马、韩联军。
西元212年五月,曹操杀马腾,屠三族〔三族:父族、
母族、妻族〕〔此举是为了报复马超在去年起兵抗曹。三国演义说马腾奉衣带诏欲谋刺曹操被杀,不合史实〕。
西元213年马超再度兵败投靠张鲁。张鲁欲把女儿嫁给
他,有人警告说:「有一种人连爹娘都不爱,怎能爱别人?」张鲁打消念头。
总结:马超会起兵可说是曹操一手策划的阴谋,所以评定马超「不爱爹娘」实在有失公平。马腾在正史上是一个投机份子,东汉末年时就一直叛服无常,常趁乱攻击地方。曹操明?推举他到中央任官,实际上是挟持掌控他,并牵制马超。所以马腾将全族内迁到到曹操的地盘,就注定是悲剧上演的开始。
曹操先激起马超的反抗,再藉此诛杀马腾三族,所以悲剧的幕后超级大导演为曹操,副导演为无知的马腾,马超只能算是可怜的配角。

甄姬吧!

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或情节是虚构的
答:回答: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

三国里面哪些人是虚构的
答: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答:1、李夫人 《三国演义》虚构人物。蜀汉江油关守将马邈的妻子。蜀汉东川失守,马邈意欲投降,她怒斥丈夫不忠不义。最终,丈夫向魏国将领邓艾不战而降,她自缢殉节。2、徐康 是《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徐庶的弟弟。出现于程昱假写徐母的书信中。3、陈俊 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魏国司马昭部下。诸葛...

三国里有那些人物是虚构的呢?
答:[转]三国演义中的虚构内容和人物 (来源 百度)1张飞字益德,非翼德2华雄被孙坚所斩杀,非关羽温酒斩华雄3马超为报父仇而反曹?马超起兵反曹,马腾〔当时在长安任官〕因此被曹操所杀,非曹操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而起兵。两者因果颠倒。马超不顾爹娘死活而起兵?请看详细的前因后果:西元208年曹操欲南征〔即讨伐刘表等...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是虚拟人物?
答:马岱、孙乾、简雍、严颜、马良、马谡、张苞、关兴、关平、张嶷等。东吴:孙坚、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张昭、吕蒙、陆逊、诸葛瑾、黄盖、程普、周泰、蒋钦、太史慈、甘宁、凌统、徐盛、丁奉等。这些都是正吏人物,其余的都是虚构或者虚拟,科学家无法证时虚构人物是假的,这种问题科学家也无从查实 ...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答:《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的身份是刘表辖下零陵太守刘度之子。父亲是刘度,曾经被诸葛亮抓住后又放回。6、王植 《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无记载。于小说中第27回登场。王植为曹操部下,任荥阳太守,是洛阳太守韩福的亲家。7、张明 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张明出场...

《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答:一、虚构人物 1、程远志 程远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黄巾军将领,于小说第一回登场,被关羽所杀。光和七年(西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程远志与副将邓茂统兵五万进犯涿郡。刘焉令邹靖与刘备兄弟三人,前去迎战。两军在大兴山相对。最后副将邓茂被张飞以丈八蛇矛给刺死,程远志...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答:以下是虚构人物 第一回:程远志(黄巾头目)邓茂(黄巾头目)第二回:严政(黄巾头目)高升(黄巾头目)孙仲(黄巾头目,历史上孙夏疑为其原型)第五回:鲍忠(鲍信弟弟,被华雄杀)俞涉(袁术部将,被华雄杀)潘凤(韩馥上将,被华雄杀)穆顺(王匡部将,被吕布杀)方悦(河内名将,被吕布杀)武安国(...

三国中哪些人物是虚构的
答:一、虚构人物 1、程远志 程远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黄巾军将领,于小说第一回登场,被关羽所杀。光和七年(西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程远志与副将邓茂统兵五万进犯涿郡。刘焉令邹靖与刘备兄弟三人,前去迎战。两军在大兴山相对。最后副将邓茂被张飞以丈八蛇矛给刺死,程远志...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是虚构的?
答:2、貂蝉 貂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3、关定 关定(生卒年不详),《三国演义》中虚构人...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