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总结一些著名诗人和词人的写作风格~

1、李白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2、杜甫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3、苏轼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4、李商隐
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
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开始时醉心于李贺那种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清倩流丽的诗体,他有意加以仿效而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
但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使他目睹了朝官大量被杀、宦官擅权的血淋淋的黑暗政局,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转变,写下了不少批判黑暗现实的政治诗。
如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愤怒声讨了宦官的罪行,称颂了敢于反对宦官专权的将领,热切盼望铲除宦官、恢复皇帝的权力的《重有感》。又如有意效法杜甫《北征》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
李商隐的政治诗又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出现。如《咏史》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愚昧和无能。
《隋宫二首》其一,意在提醒晚唐统治者要接受前车之鉴。又如《马嵬二首》其二,对唐玄宗为皇帝而弄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宠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
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贾生》深寓作者对晚唐统治者佞佛信道以求长生,而不恤国事的讽刺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又如《瑶池》借周穆王讽刺唐代皇帝们求仙,《随师东》借古事影射朝廷东伐李同捷。
李商隐咏史诗的成功之处,在于注意构思的凝练、取材的精当,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或用假想之辞创作出带有虚构色彩的场景,突破史实局限,更深刻地揭示讽刺对象的本质。
或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或微物,深入开掘,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与此同时,将自己的感情和议论自然地寓含在鲜明的形象之中,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长的情韵,达到寓意的深刻性与形象的鲜明性、情昧的隽永和谐统一,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力。
5、李清照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波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如名篇《乌衣巷》。像刘禹锡的这类怀古诗,选取的往往只是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但却小中见大,含意丰富,具有一种蕴藉之美。
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除了辛辣犀利外,也上述兼有这些特点,如脍炙人口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象这类讽刺诗,往往用意双关,语带讽刺,曲折写来,更觉诗意隽永。宋代苏辙曾说刘禹锡的诗“用意深远,有曲折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也说刘诗“深于影刺”,都是指的这些特点。而刘禹锡的“深于影刺”,也体现在他的咏物诗上:如《白鹰》、《聚蚊谣》、《百舌吟》等诗,锋芒锐利,有着很强的斗争性,不过由于采用寓托的手法,又显得含意深远。
刘禹锡还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因此他的诗常融形象与哲理于一炉;在许多生动的诗歌形象中,经常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闪烁着哲学家的思想火花。刘诗中多见饱含哲理的诗句,虽非有意的论述哲学思想,但见解精辟,给人以启迪。例《金陵怀古》、《浪淘沙词九首》中的第九首等作品中的诗句,借助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把深微的哲理以诗化;这些名言佳句,点缀在诗中,使他的诗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哲学思想。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风格,杜甫是忧国忧民内敛的风格。王维是山水田园的风格。苏轼是豪放的风格。柳永是小家碧玉温婉的风格。李清照是自成一格的风格。

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答: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风格,杜甫是忧国忧民内敛的风格。王维是山水田园的风格。苏轼是豪放的风格。柳永是小家碧玉温婉的风格。李清照是自成一格的风格。

唐宋诗的特点
答:回答: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古体诗却不外呼两种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也有两种绝句和律诗。绝句和律诗也不会超出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较宽.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要确严。一首诗句数有限定。每句中用字平厌声有规律,韵脚不可转换,律诗...

各个诗人写诗的特点
答:常建 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 李颀 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韩愈 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 李益 豪放明快 陆龟蒙 现实针对性强 张继 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 张若虚 澄澈空明、清丽自然 李煜 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含意深沉 欧阳修 流...

简要说明唐宋诗人性格特点及诗文特点.
答:杜甫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

宋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答:);苏轼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至也”(《与侄儿书》);陆游说:“工夫深处却平夷”(《追忆曾文清公》)。这样尽管他们之间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但在语言风格上都崇尚自然平淡,这和唐代很多诗人,特别是唐中后期的诗人过于追求华丽秾艳,或奇奥深涩有所不同。

求唐宋诗人诗词特点
答: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

唐诗的地位怎样主要代表人物的诗风各有什么特点?
答:4. 王维的宁静清幽。王维的诗歌清新宁静,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悟,表现出深入生活,崇尚自然的宁静清幽风格,成就了“山水田园诗”的流派。综上所述,唐诗代表人物的诗风各有不同的特点,反映出了他们个性的不同和时代的差异。他们的诗歌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语言价值,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古诗词语言主要有哪些风格
答:一、梳理所学诗文,归纳语言风格大致类型。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明快主要指直接的、...

苏轼不同时期词(诗)的风格
答: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唐宋八大家各自的写作特点
答:韩愈: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欧阳修: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苏洵:雄健风格,语言明畅。苏轼:恢弘大气,优美绝伦。苏辙:文以策论...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