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范规定桩基施工中砼超灌是多少

~

国家规范规定桩基施工中砼超灌是多少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超灌原因:
1、浮浆层形成原因分析按照施工规范,钻孔后要彻底清除孔底淤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将淤泥彻底清除。在进行封底施工时,首批混凝土冲出导管底口向孔底四周流动扩散,与孔内冲洗液掺合形成一定厚度的浮浆稀释层。由于用导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从下往上顶升,当导管有一定埋深时,后续灌入的混凝土在已灌入混凝土内部流动,首灌的混凝土始终处在最上层,最终在桩顶凝固成浮浆、泥渣等混杂层。浇灌混凝土时,若导管插入混凝土之内过深,浇注速度又较快,容易在孔体深部沉积较多骨料,加上振捣过程混凝土的离析,也容易导致桩体上部强度较低。混杂层及其下的低劣混凝土层强度低,应予以凿除。
浮浆层处于桩顶时,只要保持一定的超灌量,亦即保证设计标高位置的桩体强度,则能保证桩身质量。如果浮浆层处于桩底或桩身中间,则形成夹泥或断桩,桩身质量就无法达到要求。因此,混凝土灌注工艺显得异常重要。
2、出露桩头分析
1)受地层条件、施工机具、成孔工艺和冲洗介质等因素限制,排渣不彻底,清孔效果差,孔底沉淤多。在这种条件下,采用正确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设计超灌量不小于50厘米,则既能满足桩身设计要求,又易于凿除超灌部分。
2)成孔工艺合理,清孔彻底,孔底几乎没有沉渣或沉渣很少,同时严格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所形成的桩头浮浆层很薄,一般为10~20厘米,超灌的桩段大部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清孔不彻底,桩底淤泥较多,又未能严格按照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规程操作,这种情况下桩头浮浆层不厚,但却有桩底沉渣多、桩身夹泥甚至断桩的隐患,而且超灌部分也不易凿除。此外,灌注过程中对混凝土上升面测量不准,也会导致桩头高低不等,有的桩超灌2米左右,有的桩却达不到桩高。

桩基施工中,桩头留置长度是多少?

破桩头以后的标高叫做桩顶标高,也就是图纸上标明的桩顶标高。一般这个标高比垫层高5cm,也就是要嵌入到基础或者地梁等的混凝土里5cm。桩基施工时,控制桩顶比上述标高高的部分,叫做保护桩头。

按照规范来说,灌注桩要求50cm的保护桩头,但这个是依据水下灌注桩来编写的规范,因为从实际的经验上来说,水下灌注桩的桩头混凝土质量不容易保证,很容易出现混凝土和泥浆混杂的情况,保护桩头做大一些比较稳妥。

由桩和连线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见图)或由柱与桩基连线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早在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为了防止猛兽侵犯,曾在湖泊和沼泽地里栽木桩筑平台来修建居住点。这种居住点称为湖上住所。在中国,最早的桩基是浙江省河姆渡的原始社会居住的遗址中发现的。到宋代,桩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营造法式》中载有临水筑基一节。到了明、清两代,桩基技术更趋完善。如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一书对桩基的选料、布置和施工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规定。从北宋一直储存在上海市龙华镇龙华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和山西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都是中国现存的采用桩基的古建筑。

桩基施工中灌注桩的导管高孔底应该是多少

你孔深60米,导管要61米(清孔时候),灌注时候技术要求是抵住孔底开始灌注,实际操作中有料斗的存在(常规高度1米)所以导管和孔深一样长就可以了

桩基施工中,方桩与管桩的区别

方桩是实心的。这两类桩都是建筑物的基础,用来承受上部结构物的重量的。管桩一般都是圆的,空心的。

空心方桩与管桩效能比较
方桩相对于其它桩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而言,其突出的优点在:
①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②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③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效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④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⑤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线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桩基施工中,要凿桩头的长度怎么定?

一般浮浆是500mm高,但现场得根据实际情况定。凿桩头凿到无浮浆为止。这是灌注桩的桩头处理办法,管桩也有高于设计标的情况,先截桩至设计标高,然后人工凿除桩头。
因为承台或承台梁等一般是设定在基坑土表层或以下,在桩基施工时桩基要施工到基坑底面或高出基坑底面,在这种情况下,若要预留锚入承台中的钢筋长度的话是不好控制桩身混凝土浇捣的,所以,需要凿桩头剥离出钢筋锚入承台或承台梁中。但对高桩承台需要支模接桩,在这种情况下,就可直接预留钢筋长度,不再需要凿桩头了。

陕西省或国标规定 CFG桩基施工中关于混凝土取样规定是多少方做一组试块? 混凝土灌注桩是50方一组,

桩身做混合料或混凝土试块,直径大于1m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

桩基施工中可以打降水井吗

基坑开挖的时候没问题
钻孔过程中需要保证孔内足够水头压力以免坍孔,此时不宜降低水位
个人见解,参考

建筑施工中,国家规范与行业规范冲突时应遵守哪个

法律冲突,我国分别设定了解决方式和解决原则。
解除原则有三条: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宪法效力最高,然后依次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新法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解决方法是自上而下的解决方式,全国人大是拥有最终解决权力的机关,国务院、省级人大、国务院部委、地方 *** 依据《立法法》和复议法分别享有相应的冲突解决权力。



国家规范规定桩基施工中砼超灌是多少
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第5.1.4条,如下: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桩基超灌规范要求
答:法律分析: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法律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1.4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 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

桩基超灌规范要求
答: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米。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1.4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米,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钻孔灌注桩为什么要超灌
答:因为灌注的时候,是用混凝土挤出护壁泥浆,混凝土在下,泥浆在上,且在快达到设计灌注标高时,由于随着拔管,压力减小,使得面上的一层混凝土和泥浆混合,所以要超灌注混凝土。规范规定,超灌高度为50cm;受桩基施工时地面标高限制。为防止桩基施工时扰动下面土层,会预留出一部分高度,待桩基施工完成后,下...

冲孔桩施工规范中,灌桩应该超灌多少?
答:至少要超过桩顶标高50厘米,以后破桩时先用机械打掉30~40厘米浮浆层,后面在用人工凿(松散层)至设计桩顶标高。冲孔灌注桩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冲孔灌注桩适用于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淤泥层、砂土层、碎石土层、砾卵石层、岩溶发育岩层或裂陈发育的地层施工,桩孔直径通常为800~1500mm,最大直径...

国家规范规定桩基施工中砼超灌是多少
答:国家规范规定桩基施工中砼超灌是多少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超灌原因: 1、浮浆层形成原因分析按照施工规范,钻孔后要彻底清除孔底淤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将淤泥彻底清除。在进行封底施工时,首批混凝土冲出导管底口向孔底四周流动扩散,与孔内冲洗液掺合形成一定厚度的浮浆稀释层。由于用导管灌注的水...

灌注桩混凝土水下灌注时,其混凝土顶面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答:【答案】:D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0J94—2008第6.3.30条规定,桩基工程灌注水下混凝土时,超灌高度宜为0.8~1-0m。

混凝土灌注桩的超灌,工程桩超灌要求比设计标高高50厘米
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里面有规定但不是注明为50cm,在6.3.22.5条里注写为: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应凿除的泛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由于其桩深度不一,注浆量也不统一以及强度配比等等,泛浆量就会出现偏差,因此才有上条的规定。

桩基础施工中水下混凝土(C30)超灌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多少?混凝土配置...
答:各类桩基础的超灌要求不太一样~ 至少一米是没有问题的。 混凝土配置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就可以。下面给你后附各类桩基础的施工要求~你也可以符合参考一下~灌注桩排桩支护:(1)灌注桩排桩应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 4 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应大于 36h。...

钻孔灌注桩超灌高度最新规范
答:灌注桩超灌高度规范桩顶至少高出设计标高0.5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第514条: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