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习建设蔬菜大棚,请问建设蔬菜大棚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建一个温室大棚需要注意什么?~

温室大棚建设涉及问题很多,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往往会被忽略,在这里简单整理了一下以供参考:

一.温室大棚内立柱过少
很多农户单纯为了追求温室大棚内的使用面积,人为地刻意减少了立柱的数量,这样做万一发生遭遇大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温室大棚很容易因牢固性不好而发生坍塌,所以温室大棚内立柱还是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的距离施工。
二.温室大棚缺失排水系统
很多温室大棚种植户觉得温室大棚不需要建造排水系统,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想法。事实证明08年和10年两年夏季的雨水都很大,没有排水系统的温室大棚都遭受了雨水倒灌,温室内作物全部烂掉,损失惨重,而备有排水系统的温室大棚可以安全度过雨水期。所以说排水系统还是相当重要的。
三.两温室大棚之间的间距太近
很多种植户为了节约土地,为了多建棚,甚至把一些温室大棚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米左右,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温室大棚只有接受良好的阳光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没有光照或者是光照时间不充分,温室大棚里生长的作物就不会旺盛,自然经济效益也会下滑。科学实验证明,两温室大棚之间的距离以不低于5米为宜,有条件的考验适当增加两温室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温室内作物的光照时间。
四.温室大棚后坡土墙裸露在外,没有保护措施
大家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一个温室大棚或者是蔬菜大棚从前面看还好好的,可是转到后面一看就破旧不堪,甚至有些已经坍塌,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保护措施,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了使用寿命的大大缩减,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很简单,只需要在后墙面上罩一块完整的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的上面罩一层无纺布,最后用水泥浆把无纺布浇筑,这样保证十年后墙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注意事项】:自己建大棚种植西红柿的话,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可以操作。那样确实可以省掉不少的投入,但如果没有建设基础,建议还是找专业的温室大棚建设公司操作。
【引用】:
温室大棚建设时所忽略的四项注意事项

塑料大拱棚有骨架(包括支柱、吊柱、拉杆、棚膜杆)、塑料薄膜、防虫网、钢丝、通风卷膜杆、压膜槽(或地锚加压膜绳)组建而成。不论哪种类型、采用什么材料,建造时都须注意:
(1)棚体方向应采用南北方向,单体棚南北长度50~70米为宜,最长不应大于80米,以便于管理;东西宽度因土地宽度而定,以8~10米为好,最宽不得大于12米;棚体边缘高1.2~1.8米,棚体中央最高点高度2~2.5米,最高3米左右,以利防风。
(2)骨架稳固抗风抗压,有支柱型大棚,两排支柱之间东西间距2.4~3.0米为宜,这样正好和茄子平均行距60厘米相适应。
(3)塑料薄膜应选择保温、透光率高、拉力强、耐老化的优质膜,覆盖时最少要设置2~3道通风口,小棚2道、10~12米的大型棚3道,其中拱棚顶部要设置1道通风口,风口设置在最高顶线下方、当地主风向的背风向1面,以便调控棚内温度,预防高温时棚内热气难以排除。
(4)通风口处应设置防虫网,预防通风时害虫进入。
(5)棚门应设置在棚体的南端,棚门高150~170厘米、宽70~90厘米,门须立体双门,两门相距80厘米,两者之间用塑料薄膜或防虫网封闭成严密的封闭通道,管理人员进棚后可立即封闭外门,后在通道内检查消灭进入门内的害虫,后开启内门入棚,从而可预防人员进棚时害虫乘机进入棚内,做到棚内无害虫,无须喷洒杀虫剂,实现茄子产品无公害或绿色、有机标准。

近几年,各地兴建蔬菜大棚的热情高涨。但是,部分地区在建棚时,往往是照着葫芦画瓢,忽视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缩短了蔬菜大棚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还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就当前蔬菜大棚建造中存在的误区做一些分析,提醒各地菜农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寿光大棚技术员协会结合各个专家的技术,总结出一下建造细节技术:
中国农业技术员信息网有详细的介绍,同时可以网上咨询
误区一:棚内下挖过深
此为当前蔬菜大棚建造中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近几年菜农为了追求种菜效益,加大投入建造“高标准”蔬菜大棚,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北墙和东西两墙)的土方量,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下挖也就越来越深。其二,部分菜农误认为,棚内下挖越深越保温,越利于蔬菜生长,以至于在和顺县等地出现了“地窖式”蔬菜大棚(棚内距离地表2.5米深),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其三,建棚者为了省工省时,在堆砌墙体的过程中,直接从棚内下挖取土,棚前土壤却没有利用,更增加了棚内与棚前地表的高度。
棚内下挖过深不利于蔬菜生长。大家都知道,大棚之所以能够进行反季节蔬菜(瓜类、茄果类等喜温蔬菜)栽培,是因为棚室能够为其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这与大棚覆盖薄膜后,白天接受太阳光照,棚内蓄热,晚上散热,反复进行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棚内下挖过深的害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必然会造成棚前脸处出现较长的遮阴带。据了解,和顺出现的“地窖式”大棚正是由于冬春季棚前脸处见不到光照,无法进行蔬菜生产或蔬菜长势极差而得名。棚内温度(气温+地温)因接受太阳光照而提升,处在遮阴带内的蔬菜则会因温度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同时,蔬菜生长因缺乏光照而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面黄肌瘦”,甚至“饥饿”而亡。另一方面,建棚者把棚内熟土堆砌墙体利用后,裸露地表的是一层生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有益微生物匮乏,透气性差,如果不加以改造,当季蔬菜生长必受影响。此外,蔬菜大棚下挖过深,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浅的地区更不适合,棚户建棚下挖过深,会使种植的黄瓜等普遍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一个适宜于反季节喜温蔬菜生产的棚室该如何规划建造呢?经过不断摸索、试验,根据当前菜农建棚资金投入的有关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管作骨架,棚内最高立柱选用5.8米(下埋60厘米左右),后墙高度4.5米左右,棚内下挖0.5—1.2米的棚室最为恰当。在建造该类棚室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墙体用土也要从棚前空地下挖取土,下挖深度视情况而定,一般要在0.5米以上。如此建棚,可使得大棚前脸处仅有不足0.6米的深度,减少了遮阴带面积,同时又能提高棚室的保温性能。
建棚始终要坚持 “因地制宜”的做法。比如对于一些耕作层浅、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就要避免建造“半地下式”蔬菜大棚,不能出现“地窖式”棚室。应尽量减少下挖深度或直接在地表建棚。
对于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建成的下挖过深的棚室,我们建议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一是可以在能够保证棚室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将棚前脸处的土层挖取一部分,增加透光面积。二是将水渠规划在棚南端,并做走道,而将蔬菜定植到棚北墙根,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对于棚内易发生涝灾的棚室,我们建议:一是蔬菜种植要起高垄(35厘米左右),增加土壤耕作层,利用根系生长,避免沤根、涝根。二是要在棚后下挖深坑,降低棚内的地下水位。该做法已经在很多地方广泛应用,效果不错。
误区二:墙体内外坡太陡
这是蔬菜大棚建造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问题。一些菜农建造的蔬菜大棚墙体内外坡太陡,有的甚至无坡向,呈垂直墙体。据当地菜农讲,蔬菜大棚墙体建成带坡向的,必然要多占用棚与棚之间的土地,棚内的种植面积也减少了不少。从占用土地多少考虑,菜农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若从蔬菜生产的角度考虑,棚墙体内外坡太陡就显得不合理了。
其原因有二:一是墙体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减少了墙体的总表面积,进而降低了白天墙体的蓄热量,棚(夜)温易受影响,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二是东西墙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一天之中,早晨或晚上棚内光照易被东西墙所遮挡,并且遮挡的时间和面积随着墙体坡度的减小而增加。棚内光照不足,将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其产量及品质。另外,墙体内外两侧有坡度,墙体呈梯形,又可增加棚室的牢固性。
那么,如何建造蔬菜大棚墙体更符合蔬菜生产呢?我们的试验证明,蔬菜大棚墙体堆砌好后,可以用挖土机在棚内进行“切墙”,使得墙体呈梯形,墙体上部与下部之间的距离在0.5米左右。而东西墙在切制时,为了提高棚内的光照条件,除了蔬菜大棚选址要北偏西5°-10°外,还可在堆砌时向东或向西分土,使得东墙或西墙分别偏外10°。此外,为了提高蔬菜大棚的保温性和利用下雨下雪流水,墙体外侧也要留坡。
误区三:棚内立柱埋设不当
在蔬菜大棚内,立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拱杆,防其弯折。可是,我们在下乡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蔬菜大棚刚刚建成半年,就出现了立柱断裂现象。经我们考察,该情况与立柱埋设不当有关。
分析原因为,出现断裂的立柱为(从北往南数)第四排,断裂的位置在立柱下端40厘米处,立柱裂痕呈横向,由南侧向北侧扩展。造成如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埋设该立柱时未将其向南倾斜,而是垂直于地面,结果在不断使用后置式卷帘机卷拉草苫的过程中,形成的巨大推力通过拱杆作用于该排立柱,进而使其折断(注:垂直于地面的立柱所能承载的作用推力要远远小于稍微向南侧倾斜的立柱)。受蔬菜大棚建造的制约,一旦棚内立柱出现断裂,重新更换立柱的难度比较大。在此,我们建议,如果仅仅是立柱出现轻微断痕,可以采取在其一旁增设加固短立柱的方法。
那么,在蔬菜大棚建造中,该如何正确埋设棚内立柱呢?我们建议,蔬菜大棚埋设立柱,可分三大步骤进行,即先布线,再定“标尺”,最后分次埋设立柱。
第一步:规划布线。以蔬菜大棚内径100米长为例。通过实地规划可知,100米长的地块,按照3.5米一间(因3.5米一间,不仅利于蔬菜做畦整地,可定植5沟蔬菜,而且能提高大棚的整体承载力),地块中间可规划出28大间,棚东西两头剩下各1米的两小间。按照此规划,分别用卷尺测量出每一间的具体位置,而后南北向进行布线。
第二步:定“标尺”。“标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设时参照的标准立柱。一般是以棚东西两头的立柱作为“标尺”。以在山东寿光建棚为例,假若大棚后墙内高4.5米,可选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别为:第一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前两排之所以选择加重立柱,是因为大棚建成后,该处将承受卷帘机和草苫的总重量。在选好立柱之后,再根据布线图,分别把棚东西两头的两列立柱埋设好即可。注意:立柱的下埋深度均为60厘米。并且,第一排立柱要偏北一些,从而能使得后墙上的斜立柱(菜农俗称“后砌柱”)探出40厘米,其与水平线夹角45°左右,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第一排立柱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是增加棚内冬季的日照时数。
第三步:分次埋柱。以棚东西两头的“标尺”为准,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依次埋柱。方法:埋设第一排立柱时,先将用于第一排的立柱,从其上端往下测量并标记出3米的位置。然后,在“标尺”立柱(从其上端往下)3米处东西向拉一条标线,立柱埋设后,标线要与立柱的3米标记处重合。按照此方法,再埋设第五排立柱,最后,埋设内部的各个立柱即可。
误区四:棚膜覆盖有误
蔬菜大棚只有通过覆盖棚膜后,才会真正发挥“温室”效应。因此讲,选购适宜于蔬菜大棚的薄膜,并通过正确的棚膜覆盖方法,延长棚膜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前不久,我们下乡走访时,发现不少农户棚室的棚膜覆盖存在问题。首先是棚膜的选购有误。一般而言,蔬菜大棚薄膜共分两幅,一幅为屋面棚膜,另一幅为放风棚膜。前者我们建议选购透光率高、无滴消雾性强、寿命长的聚氯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高温复合膜,后者建议选购使用聚乙烯成分棚膜。可是,不少农户却用聚氯乙烯成分的棚膜作为了放风棚膜。其中,一菜农的蔬菜大棚长100米,由于聚氯乙烯成分的棚膜伸缩性大,故而他仅仅使用了90米长、2.2米宽的这种棚膜。结果,本来在放风口处,屋面棚膜与放风棚膜重叠30厘米,可保证“闭风”效果,可是,时间一久,具有伸缩性的聚氯乙烯棚膜“收缩”了,进而导致闭风不严实的结果出现,假若是冬季夜间,闭风不严实,易造成蔬菜冻害发生。故此,我们强调,不要选用聚氯乙烯的棚膜做放风棚膜。
此外,我们还发现,棚膜覆盖后的压膜绳固定有误。压膜绳的主要作用就是“压住”棚膜,而不是破坏棚膜。不少农户棚室的压膜绳是从上至下倾斜式拉放的,而不是上下直着拉。由于压膜绳倾斜式拉放,使得其横跨在(大竹竿或钢管)拱杆上,时间一长,再通过拉放草苫,压膜绳与棚膜来回摩擦,结果导致棚膜出现破损,得不偿失。
误区五:棚高、棚宽不成比例
棚高指蔬菜大棚的高度,一般测量时以棚内(从北墙数)第二排立柱的高度为准;棚宽指蔬菜大棚的跨度,一般测量从棚内北墙根处的水渠边至大棚前沿。俗话说,“有高度才会有跨度”,可是我们走访发现,不少棚户为增加蔬菜大棚的种植面积,将其越建越宽。如一农户新建大棚的棚宽达到了15.5米。但受水泥立柱和墙体承载力的约束,他家蔬菜大棚棚高5.5米左右,如此便影响了棚屋面的采光性。同时,由于棚体跨度太大,立柱承载力增加,使得他的棚室仅可使用重量较轻的保温被,而无法使用物美价廉的草苫。此外,因棚太宽造成放风困难,尤其是冬季棚的前脸处,难以将湿气放出,病害容易侵染,成为棚内蔬菜的“病源区”,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易发生。
那么,在建造蔬菜大棚时,该如何规划其棚高、棚宽呢?理论上讲,蔬菜大棚的高度与其南北跨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来定。首先,要明确蔬菜大棚的高度与其跨度决定着棚室采光面的角度,而棚室采光面的角度制约着太阳光入射角的大小。
其次,测量证明,太阳光的投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关系密切。其入射角在0°—40°范围内,太阳光线的入射率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大于40°以后,随入射角增大,其透光率急剧下降。
再由棚室采光面的角度公式:棚室采光面的角度=90°-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入射角�40° 。(注:太阳高度角一天之中,中午最大,早晨出太阳时为零,大棚采光面的角度应适当增加5°-6°。)可以看出,棚室采光面的角度受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制约。例如:在北纬35°左右地区
(山东枣庄、临沂等地),其冬至时太阳高度角为31.6°,建造大棚时,其棚屋面采光面的角度应大于 23°(ɑ=90°-31.6°-40°+5°=23.4°)那么,蔬菜大棚的南北总宽度就可以用下面公式算出:大棚南北总宽度=大棚最高点高度×ctgɑ(ɑ为棚屋面采光面角度,此为余切值)+后坡面的投影长度。按照以上方法,可确定出蔬菜大棚的棚高和棚宽。
误区六:选址不佳
蔬菜大棚是一种投资成本高、使用年限长的固定设施,一旦建造选址不佳,必将影响以后的棚室蔬菜生产,降低种植效益。可是,我们在下乡走访中发现,不少棚户的蔬菜大棚,或距离公路太近,造成棚屋面上的粉尘量过多,影响了光照;或建在了低洼地块,雨季易造成棚内涝灾,蔬菜沤根严重;或棚前、棚后有大树、建筑物等物体遮挡,棚内采光差,蔬菜生长受影响。另外发现部分棚户的蔬菜大棚在定其方位上偏离太大,以至于影响了棚屋面的采光角度。以上情况均与蔬菜大棚建造前选址不佳有关。
那么,蔬菜大棚建造该如何正确选址呢?我们强调,选场地、定方位是其选址重点。
选场地:蔬菜大棚场地选择的原则有三,一是选择光照条件优良,大棚的前面、东西两侧无高大建筑物、无烟尘较多的厂矿、树林、山峰等地块建棚为宜,以免造成遮荫,影响蔬菜生长。二是土质忌过黏、过酸、过碱�土壤酸碱度在6.5-7.5之间适宜番茄、黄瓜等蔬菜生长,若土壤偏酸或偏碱不是太大,可通过使用石灰或醋渣进行调解
,同时强调土壤耕作层不宜过浅,至少在40厘米以上。三是建棚场地不宜选地势低洼、靠近湖泊河流的地块,因其地下水位较高,汛期棚内的湿度过大,蔬菜易发生涝害。而冬季易造成棚室地温过低,蔬菜根系生长受影响,且病害增多。
定方位:在选好场地后,先利用指南针定好南北向,然后拉一条长为3米的南北直线,再从南北直线南端斜向西北拉一条长5米直线,再从南北线北端向西拉一条长4米的直线,将其与5米的斜线前端重合,即确定直角�90° ,最后将东西线延长后作为大棚后墙北边基准线便可。实践证明,采用正南或南偏西5°的方位角,每天中午太阳光线与前棚垂直,冬季大棚光照时间最长,储热最多,利于蔬菜生长。

一般情况下,大棚膜都是一年换一次,可在春茬蔬菜拔园后,及时深翻棚地,施足鸡粪,利用旧膜高温闷棚,这样提温慢,需延长闷棚时间,即使闷棚时间稍长一些也无妨,因为旧棚膜本来已到该换的时候了,闷棚后即可完成其使命。  而采用新膜,提温虽快,但薄膜受损也严重,因此应控制闷棚时间。一般情况下,干闷过后,换上新膜,湿闷15天即可。对于一些老棚,闷棚时间可稍长一些,但最好不要超过20天。
  二忌:闷前施菌肥。
  夏季蔬菜大棚休闲期,菜农通常会在翻地施肥后关闭大棚口进行高温闷棚。这种做法很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闷棚前翻地施底肥时一定不要把生物菌肥一起施入。因为高温闷棚的目的是利用高温消毒灭菌,如果在闷棚前施入了生物菌肥,那么菌肥中的生物菌必然会在高温闷棚的过程中灭亡,也就发挥不了生物菌肥应有的作用。
  而最近记者在下乡采访时了解到,不少菜农在底肥中把所有的肥料一并施入,包括生物菌肥,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有些菜农甚至在施足含有生物菌肥的基肥后,不仅高温闷棚还配合溴甲烷熏蒸,简直荒唐!
  三忌:带棵闷棚。
  不将大棚内拔园的植株运出棚外,而是留在棚内进行高温闷棚,俗称“带棵闷棚”。
  菜农们之所以不把拉秧的植株及时带出棚外,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刚拉秧的植株含水分较多,往大棚外运时较费劲,而留在棚内等高温闷棚后再往外运,那时植株内的水分已蒸发完,较容易运出棚外,简单方便。二是菜农们认为带棵闷棚能将植株上所带的病菌杀灭,若是不闷,等运出棚外后,植株上的病原菌还会再随风或者被人再带进棚内。
  为了省劲和防止拉秧后植株上的病原菌再进入棚内,而采取带棵闷棚的方法,其实这并不科学。
  如棚内根结线虫病严重的棚室,在高温闷棚前更应将植株运出棚外,因为在拔棵的时候,棵子上势必带有大量的根结线虫,这样将带有根结线虫的棵子运出棚外,就会把棚内的一些根结线虫带出棚外,这样就减少了棚内的根结线虫病菌,闷棚后效果更好,更容易将少量的线虫杀灭干净。而如果带棵闷棚的话,菜农朋友为省劲一般不会把植株事先拔出来,这样线虫在土壤地下,肯定不如拔出植株后杀灭的效果好。因为拔出植株后,势必就会带出一部分土壤,原先植株根系生长处的土壤处于裸露状态,这些土壤提温更快,杀灭线虫的效果比带棵闷棚更好。
  另外,带棵闷棚,还势必会给大棚土壤造成遮荫,降低棚内的温度。高温闷棚,顾名思义就是想通过高温来杀灭棚内的线虫和病原菌。而只有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棚内的温度才会随之上升,而高温闷棚时,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时,才能起到良好的杀菌杀线虫作用。而如果带棵子闷棚,尤其是像黄瓜、苦瓜、西红柿等比较高的植株,势必就会起到遮荫的作用,影响棚内温度的上升,进而使高温闷棚的效果大打折扣。
寿光圣涛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1 注意温度,
2 水分适量。

123

我要学习建设蔬菜大棚,请问建设蔬菜大棚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答:其一,近几年菜农为了追求种菜效益,加大投入建造“高标准”蔬菜大棚,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北墙和东西两墙)的土方量,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下挖也就越来越深。其二,部分菜农误认为,棚内下挖越深越保温,越利于蔬菜生长,以至于在和顺县等地出现了“地窖式...

蔬菜大棚的搭建方法
答:1、竹木结构 搭建竹木结构的蔬菜大棚时,首先要根据土地面积决定竹子数量,一般每两根竹子之间间隔一米,将竹子准备好以后,可以将其两端削尖,然后同时插入土地的两侧,使竹子弯曲呈拱形,最后向竹子上方覆盖塑料薄,并使用泥土将到达地面的塑料膜覆盖。2、水泥结构 搭建水泥结构的蔬菜大棚时,要将混凝土装入...

蔬菜大棚怎么建
答:1.主题设计:主要是对蔬菜大棚的长度、宽度、高度进行设定,根据种植的面积来进行设计制作。我国的普通型的大棚在120平方米左右。2.选购材料:蔬菜大棚建设分为立柱型和钢架型。钢架型采用的全部的钢架焊接制作,只需要对地基进行建设加固。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采用水泥立柱或者竹子等制成。钢架大棚使用寿命...

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答:1、不管设计什么首先就是必须有一个规划,当然我们建造蔬菜大棚也是的,我们一定要先规划好自己想达到一个怎么样的产出,然后需要规划多少亩的土地,当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购买建造大棚所必要的材料了。当做好以上的准备工作之后可以开始着手建造蔬菜大棚了:根据具体的规划(例如我们建...

蔬菜大棚的最新建造技术
答:蔬菜大棚的最新建造技术如下:1、竹木拱架塑料大棚,跨度8-14公尺,中高2.2-2.5公尺,长50公尺左右,以直径3-6厘米的竹竿作为拱杆,每排拱杆由4-6根支柱支撑,拱杆间隔1.0-1.2公尺,立柱用水泥杆或木杆,立柱间隔3.0-3.6厘米。2、小棚:主要用细竹竿或竹片、荆条、6-8厘米钢筋等作为支架...

蔬菜大棚怎么建设?
答:为提高大棚牢固性,5-6米宽棚每隔3-5米要有一立柱,4-5米棚可以用交叉式斜撑代替两侧的拉杆,方法是在棚内每隔4-5道棚架,用4根入土30-40厘米的长架材按45°角固定在棚架上,从上往下看像个“X”形。⑷建棚头。在两端的拱架下,插入4-6个支柱,将支柱与棚架绑在一起形成棚头,在背风处...

蔬菜大棚怎么建
答:建蔬菜大棚步骤:1、确定大棚安装的位置,根据土地面积和现状,确定大棚的数量和长度;2、确定好位置后拉固定线,撒上石灰;3、在石灰线上按照事先确定的骨架间距打孔,在两边打孔处插上大棚管;4、用棚顶连接管将两边大棚管连接至一起;5、用弹簧卡卡住顶部纵拉杆,有的为三条纵杆;6、用三件套...

温室大棚怎么建设
答:二、建设阶段完成场地平整、独立基础、圈梁、挡水墙、水帘用蓄水池等土建建设。进行下一步安装工作,有主体骨架的安装、系统安装、现场装配覆盖材料安装等。宜由专业的安装建设队伍进行安装,同时需要现场和业主沟通交流好细节问题。大棚建设 三、系统安装 这一部分指的是移动苗床、种植支架、种植槽、基质袋...

大棚的搭建方法
答: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墙体,东西走向,宽8~12米,长度60~100米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装钢架结构,再把后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制作好,然后再覆盖上大棚膜,用压膜线固定,秋冬季还要再覆盖保温被,安装卷帘机等。06 一般的大中拱棚,根据地块的长度和宽度建设,先将拱架...

怎样建设新型温室蔬菜大棚
答:怎样建设新型温室蔬菜大棚 一、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具有以下特点:1、透光性能好,光照利用率高。2、增温快,保温性能好。3、使用易于操作和通风排湿,便于管理。4、框架结构牢固,温室防风性能好,使用寿命长;5、易于建设、投资较少。二、温室实现以上要求,建设时要注意做到:1、日光温室选地:设计建设...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