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大阳谋都是什么?

~ 千古三大阳谋

一、第一个阳谋二桃杀三士

第一个阳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齐景公的手下有三位武艺非常高强的将士。他们能征善战,奋勇杀敌,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好像是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一样。

他们三位也结拜为了异姓兄弟,由于兄弟三人功高盖主,这让齐景公感到很害怕,所以就想到一个阳谋对付他们三个。齐景公把三位将军请到了自己的营地里,赐给了他们三个两个大桃子。并告诉他们这两个大桃子是使臣进贡得来的,是要赏给那些功劳最高最强的将军。

现在齐景公把这两个桃子分给他们三位,让他们三个自己按功劳进行分配。他们三位将军知道齐景公心里想的事,不过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劳最高,都想拿到那两个桃子。

兄弟三人大哥二哥都先后拿到了桃子,轮到古冶子时,他就没有桃子可拿,遂羞愤难当自刎而死。古冶子死后,另外的兄弟两人知道齐景公的心思,觉得活着也没有意思,便纷纷自杀而亡了。

二、第二个阳谋汉武帝的推恩令

新皇帝上位的时候,都会推行自己的政令,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威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汉武帝继位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皇权,让百姓能够服从自己的管束,所以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实行了推恩令。

在封建社会时期,一般都是立嫡立长不立贤,不过在汉武帝的推恩令出来以后就有所改变了。推恩令是指原来由嫡长子继承的封地,现在改为由所有儿子共同瓜分,这样对于皇室来说是最好不过的。

有了推恩令以后,汉武帝就是十分放心,所有的诸侯会相互制衡权力,皇室的斗争,就从争夺皇权变成了诸侯之间互相牵制,这样一来对他皇位是最有利的。

其实那些诸侯们都知道这个政策的颁布,就是为了制衡他们诸侯,为了对付皇室内部的斗争。不过他们却不能违抗,因为是皇帝下的政令他们也不得不实施。这个阳谋,汉武帝使用的是很巧妙的。

三、最后一个阳谋就是围魏救赵

历史上的三大阳谋,最后一个阳谋就是,我们知道的围魏救赵的这个成语故事。因为在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很多君主都想要开拓疆土,把自己国家的领土扩大。为此那些比较强盛的国家会攻打,比较弱小的国家。

当时的魏国国力比较强盛,它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疆土,于是就起兵伐赵。赵国此时孤立无援,在迫于无奈之下,就向齐国发出求援,希望齐国能够出兵救赵国。只是当时齐国也是一个实力比较弱小的国家,不过它也想救赵国。

因为如果赵国灭亡的话,下一个灭亡的就是他齐国了。当时齐国的军队也很弱小,于是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带兵去魏国的首都。这个计策也确实奏效,齐国起兵围了魏国的都城,魏国的军队还在和赵国的军队奋战的时候,接到了自己首都被围的战况。

于是只能放弃攻打赵国,撤兵回国救自己的首都。魏国也知道这也许是一个计谋,不过相比于赵国和自己首都孰轻孰重,他们还是选择撤兵回国。这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个阳谋,魏国知道这是一个坑,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回城。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想大家都会有被人诓骗过的经历,毕竟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触犯到他人的利益,所以他们也会想一些阴谋来让我们吃亏,毕竟小人如此,中了别人的阴谋,我们都会十分气愤和悔恨。
但是其实大家知道吗,有阴谋也有阳谋,而阳谋更是比阴谋令人难受无数倍,因为阳谋顾名思义,正是让你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但是出于一定的条件与环境,你还必须钻进这个圈套,这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今天讲的就是历史上三大阳谋,每一招都用的阴险制之,接下来就请跟随笔者的脚步一同去了解了解,请接着往下看。
第一个阳谋,发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齐景公麾下有三名大将,由于多年跟随其征战四方,三个人都立下许多战功,于是他们都满满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于是齐景公便有了干掉这三个人的想法,于是一天叫三个人过来,拿给他们两颗桃,让他们凭功劳大小来分桃。
第一个公孙接顿时说起了自己的重重往事,认为自己有功,于是便拿起一颗桃,第2个人田开疆也认为自己护国有功,又拿走了一颗桃,最后没有拿到桃子的古冶子,当即悲愤不已,论功劳,他确确实实是大于这两个人的,并且有勇有谋,于是当即指责两个人的行为,两个人听完之后确实觉得羞愧万分,于是在齐景公面前拔剑自刎了,而古冶子也是傻眼了,认为自己害死了他们,无颜面对他们,于是也拔剑自刎。
第2个阳谋,大家都曾经学过,那就是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于是便向齐国求救,结果齐国当即派出了军队,他们没有选择包围魏军,反而是攻打魏国的都城,最后魏军不得已,选择回援,最后在回去的途中又受到了伏击,明明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圈套,但是却不得不去闯,这便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第3个阳谋则是推恩令,大家知不知道推恩令就是命令诸侯王,要将自己的封地传给嫡长子,对于那些庶子也要进行分封,如此一来如,实行的话那么诸侯王的实力将会被大大的削弱,如果不分,家族的矛盾,会愈来愈分裂。所以许许多多诸侯不得不服从推恩令。
这三个阳谋,可谓是阴险之极,堪称无解,同时也似乎可以感觉被下套的人内心的绝望。

中国古代的三大阳谋有哪些?
答:然而生活中的计谋都只是小儿科,生死相斗才是大智慧,比起阴谋诡计来,类如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他们这些阳谋无懈可击,然而中国历史上有三大阳谋,更加让人无法躲避伤害。二桃杀三士 重名还是重利,抑或是名利双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是所有人都能...

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阳谋
答:阴谋是暗地里使用的计谋,一般情况下,对方往往不知道,所以很容易得逞。阳谋是正大光明使用的计谋,虽然能看到,但由于各种因素,即便对方看出来了,还是没办法应对,常使得对方无可奈何。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这几个阳谋,看看这些阳谋是怎样完成它的使命的...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帐下有...

古代最著名的3大阳谋是什么?对手明知是计策,为何却又不得不往火坑里跳...
答:“其上伐谋 其次伐交 再次伐兵”,这句军事家孙子说的话,放在任何的时候,都永远不会过时,要想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是最好的办法,而其中,阴谋为下,放在明处的阳谋,才让人防不胜防,古代就有最著名的三个阳谋,对手明明知道是火坑,却不得不往里面跳,不妨让...

为何说阳谋比阴谋更狠?历史中的三大阳谋,明知下场却不得不执行_百度知...
答:不过计谋也分阴谋和阳谋,在百科上 ,阳谋的评价要比阴谋好上很多,阴谋是啥,实际的意图和真实目的不同,用欺骗的手段达成目的,阳谋是明知意图,但让你不得不执行。 但是有时候阳谋比阴谋更恶毒,我们今天就来看看 历史 上三大顶级的阳谋,明知前面是大坑,却不得不跳。【二桃杀三士】在春秋时代,...

历史上的哪三个阳谋是堪称无解的
答:,内部也可能会爆发冲突。所以,推恩令之下,诸侯只能捏着鼻子执行。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经典阳谋,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让人读来拍案叫绝,不得不佩服古人才智,和以上三个一样,都没办解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谋略至今还有学习、借鉴、甚至直接依葫芦画瓢使用的价值。

对方明知是计谋,却又不得不往里跳的历史上最厉害的四大阳谋是什么?
答:老子说:“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所谓“奇”就是阴谋,所谓“正”就是阳谋。阴谋都是一时之策,过了这个时机就不能使用了,让别人发现了也就不能使用了;而阳谋是一世之策,甚至是万世之策,对方明知道是计谋,却又不得不往里面跳。历史上,军师善出阴谋,统帅...

三大阳谋,为什么对手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往下跳?
答:而在三国时期的公元194年,曹操同样时代表天子下令,让刘备出征袁术,从而导致两家相互猜忌,引发了战争。一般来说,诸侯们都不是傻子,然而他们明面上依然还是要服从天子所发出的命令,曹操的名声和地位无疑迅速上涨起来。而第二个计谋,便是围魏救赵,最早出现在《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当中,被齐国...

古人谋略中有三大阳谋至今无人能解吗?
答:古人谋略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阳谋,有三大阳谋之说,也有四大阳谋之说,大家要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内容,比如什么“史上三大阳谋至今无人能解”、又或者“明知是坑不得不跳”之类的标题,那么,这些所谓的阳谋,真的有那么厉害,不可破解吗?历史上著名的阳谋,主要有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为什么利用人内心的阴暗面,成就经典阳谋?
答: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除了有灿烂的文明外,也少不了很多诡谲云涌的权谋故事,而权谋机变之事又有阴谋阳谋之分,阴谋我们见得多了,而对于阳谋,在我国历史上盛传“三大阳谋”之说,分别是战国“围魏救赵”,帝王“推恩令”,以及后世戏称鬼扯,与推恩令齐名的...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