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混凝土损耗系数是怎么计算的

桩基混凝土损耗系数是怎么计算的?~

从施工单位或者包工队的角度解答如下:
1、南方地区。表土为淤泥、淤泥质粘土的话。扩孔系数(叫损耗系数、超灌系数都可以)一般经验数据控制在5%~8%以内。就是说100立方的理论灌注量灌注105~108方以内都是允许的。经验地区:广州。
2、北方地区。普通粘土、砂卵石层。超灌系数5%左右。100方的理论灌注量不要超过5方。
3、西北地区。细沙粉砂层、砂卵石层。很容易塌孔,超灌系数10%~12%。经验地区:银川。
如果按定额的话,包工头或者项目部亏损的可能性大。

混凝土搅拌的损耗不是计算出来的,是根据经验给出或者说控制的一个数据,例如1-3%。损耗没有明文的规定包括什么,但一般大概指:搅拌时本身就有计量误差(这含不含在损耗内值得商讨),这可以说成你所说的搅拌损耗;运输损耗,制作试块、罐车粘罐、运输泵的粘留;施工损耗,遗漏、跑胀模、钢筋含量、尺寸计量偏差等。

桩基中混凝土消耗量一般是每立方消耗1.268-1.319m3左右,具体与桩类别还有关系,这里面除了损耗还有充盈系数,即灌注混凝土后把桩孔挤大的原因。至于来源,是定额编制部门测算后综合的。

桩基混凝土损耗系数是怎么计算的
答:桩基中混凝土消耗量一般是每立方消耗1.268-1.319m3左右,具体与桩类别还有关系,这里面除了损耗还有充盈系数,即灌注混凝土后把桩孔挤大的原因。至于来源,是定额编制部门测算后综合的。

混凝土浇筑损耗率计算公式
答:混凝土浇筑损耗率计算公式,要看具体的结构来说,一般如果直接计算就是:(混凝土使用量-总混凝土量)/总混凝土量*%=损耗率 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的损耗率为正、负百分之二。按照我国土建工程预算指导意见,目前土建预算定额给定的混凝土消耗量一般都是3%~5%左右,这个要看具体结构构件不同,其消耗量也不一...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损耗如何让计算?
答: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应该计算计算制作、运输和安装的损耗工程量。一般构件的制作损耗率为0.2%,运输对方损耗率为0.8%,安装损耗率为0.5%。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制作损耗率为0.1%,运输对方损耗率为0.4%,安装损耗率为1.5%。损耗的工程量分别加入相应的工程量之中。例如:某工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

桩基混凝土损耗系数是怎么计算的
答:桩基中混凝土消耗量一般是每立方消耗1.268-1.319m3左右,具体与桩类别还有关系,这里面除了损耗还有充盈系数,即灌注混凝土后把桩孔挤大的原因。至于来源,是定额编制部门测算后综合的。

工程造价桩基混凝土用量换算方法
答:桩基混凝土用量=定额计量单位×充盈系数×操作损耗其中混凝土充盈系数一般是指沉管灌注桩实灌混凝土体积与理论体积之比,即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土量÷按设计图计算混凝土量×(1+操作损耗%)。实例计算:以计价表2-35、2-36钻孔灌注混凝土桩子目为例钻土孔:混凝土充盈系数取1.20,则混凝土用量=1.0×1....

桩基混凝土损耗系数含不含超罐
答:包含。实际浇灌混凝土量=理论用量×损耗系数,灌注桩基础在计算工程量时,应包含超灌量及其损耗量。混凝土,主要成分除了有水,还有骨料。

混凝土搅拌损耗怎么怎么计算?
答:混凝土搅拌的损耗不是计算出来的,是根据经验给出或者说控制的一个数据,例如1-3%。损耗没有明文的规定包括什么,但一般大概指:搅拌时本身就有计量误差(这含不含在损耗内值得商讨),这可以说成你所说的搅拌损耗;运输损耗,制作试块、罐车粘罐、运输泵的粘留;施工损耗,遗漏、跑胀模、钢筋含量、...

混凝土的损耗率是多少?
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的损耗率为正、负百分之二。各种钢筋铁件损耗率为: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Φ10 以内 3%,Φ10 以上 2.5%,Ⅱ、Ⅲ级钢 3%;桩基钢筋笼 2%;砌体内加筋 3%;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Φ10 以内 4.5%,Φ10 以上 2.5%,Ⅱ、Ⅲ级钢 3%;预应力钢丝 9%,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6%,后张预应力...

混凝土损耗率是多少
答:混凝土损耗率约为3%~5%。凝土的用量在3%~5%,商品混凝土损耗率,素商品混凝土的损耗系数为1.5%,也就是说修正系数为1.015,商品混凝土的体积不需要乘以损耗系数,商品混凝土的损耗系数为1.5%,即修正系数为1.015。

一般算混凝土方量,需要额外乘以损耗系数吗?是多少?
答:不需要。材料的物资追溯中会体现材料的损耗,一般混凝土方量是不需要额外乘以损耗系数的(搅拌站出料时的计量误差不计),材料的损耗系数一般为公司规定值(如胶材、外加剂为1%,地材(砂、石)按实际施工配合比中砂、石用料量乘以2%,钢筋为1.5%)。这类损耗在进场入库过程中造成的损耗,如:水泥等...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