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蕾的论著目录

李红的主要论著目录~

蔡华利,李红,刘鲁. 基于Web挖掘的突发事件破坏指数测度研究. 情报学报.蔡华利,刘鲁,李红. 基于规则推理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点识别研究. 情报学报.李红, 刘鲁. 基于关键字组合的网格层次社区资源发现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9, 30(4): 451-454. [EI检索]卫昆,李红,苗蕊,刘鲁. 基于Web事件信息建模与监管的突发事件预警框架研究. 第四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 2009: 309-313.杨明,李红. 基于模糊聚类的Web用户分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Vol 45. 专刊. 28-29, 39涂峥,李红. 基于荷兰式拍卖的网格资源调度策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 Vol. 45, 专刊: 134-136马蒴,李红. 基于本体的媒体知识构建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 Vol. 45, 专刊: 54-55李红, 姚忠[译]. 管理信息系统.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李红,任成梅. 基于语义Web 的诊断案例表示及检索模型研究. 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2005. 535-538任成梅, 李红. 语义Web 及其在自服务模型中的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 年增刊, 41: 408-410.李红, 李超,刘鲁. 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Vol.14. No.1李红, 徐立本, 张世伟. 反应块及其在类比推理中的应用. 软件学报,1996, 7(8)

1.《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2.《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3.《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英国剑桥(Cambridge):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年。4.《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月。5.《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6.《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人文书系),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10,27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7.《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3)。8.《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三联书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3)。9.《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14;北京:三联书店,2014)。 《从传统到反传统──两个思想脉络的分析》,收入周阳山主编,《从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9),页242-267。《从曾静案看十八世纪前期的社会心态》,《大陆杂志》85.4 (1992):1-22。《历史记忆与历史:以中国近世史事为例》,《当代》91 (1993):40-49。《明末清初的人谱与省过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3 (1993):679-712。Fu Ssu-nien: the Latter Days of a May Fourth Youth,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6.1 (1993): 5-53.〈心即理说的动摇与明末清初学风之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333-372。〈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研究的回顾〉,《新史学》5.4 (1994):141-162。〈邵懿辰 (1810-1861) 与清季思想的激烈化〉,《大陆杂志》90.3 (1995):1-8。〈刘师培与清末的无政府运动〉,《大陆杂志》90.6 (1995):1-9。〈读傅斯年档案札记〉,《当代》116 (1995):30-53。The 'Daring Fool' Feng Fang (1500-1570) and His Ink Rubbing of the Stone-Inscribed Great Learning,Ming Studies 35 (1995): 74-91.〈明代后期的造伪与思想争论──丰坊与《大学》石经〉,《新史学》6.4 (1995):1-20。〈傅斯年与陈寅恪〉,《中国文化》12 (1995):238-241。〈清末民初的社会观与傅斯年〉,《清华学报》25.4 (1995):325-343。〈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汉学研究》14.1 (1996):177-193。〈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思与言》34.3 (1996):1-18。〈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新史学》8.2 (1997):93-132。〈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陆杂志》94.4 (1997):1-4。〈清初思想趋向与《刘子节要》──兼论清初蕺山学派的分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8.2 (1997):417-448。〈清初的讲经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8.3 (1997):503-588。〈陈寅恪与近代中国的两种危机〉,《当代》122 (1997):44-63。〈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兼论思想的本质与思想的功能〉,《学人》12 (1997):1-28。〈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当代》125 (1998):110-129。Evolving Prescriptions for Social Lif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From Qunxue to Society, in Imagining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1890-1920, ed. Joshua Fogel and Peter Zarrow (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pp. 258-278.〈潘平格与清初思想界〉,《亚洲研究》23 (1997):224-268。〈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二十一世纪》45 (1998):47-54。〈明末清初儒学的宗教化──以许三礼的告天之学为例〉,《新史学》9.2 (1998):89-123。〈明末清初的一种道德严格主义〉,收入郝延平、魏秀梅主编,《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页69-81。〈日谱与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颜李学派为主的讨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9.2 (1998):245-294。〈清初思想中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9.3 (1998):557-587。〈方东树与晚清学风〉,《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页557-567。〈王国维与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论》与《夷夏东西说》为主的讨论〉,收入孙敦恒、钱竞编,《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页10-31。又收入贺照田、赵汀阳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三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页473-492。Gu Jiegang, in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ed. Wang Ke-we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pp. 128-129.New Tide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ed. Wang Ke-we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pp. 242-243.〈清初的下层经世思想:陈瑚、陆世仪与蔚村〉,《大陆杂志》98.1 (1999):1-21。〈思潮与社会条件〉,收入余英时等着,《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页103-143。〈明代心学家的社会角色──以颜钧的「急救心火」为例〉,《郑钦仁教授荣退纪念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页249-266。〈汪悔翁与乙丙日记──兼论清季历史的潜流〉,《东亚近代思想与社会:李永炽教授六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页279-318。〈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页125-146。〈民国史学中的新派及其批评者〉,收入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页31-130。〈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态与消极行为──不入城、不赴讲会、不结社〉,收入周质平、Willard J. Peterson 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页367-418。〈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6 (2002):1-28。Zhang Binglin (Chang Ping-lin), i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ed. Antonio S. Cua (London: Routlege Press, 2003), pp. 854-857.〈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学》14.4 (2003):177-19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一件公案──再论黄宗羲与陈确的思想交涉〉,见新亚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编,《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会学术论文集》(收入《新亚学术集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03〕,第14期),页241-260。〈历史研究的新视野:重读「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页161-176。〈对《文史通义‧言公》篇的新认识〉,收入丘慧芬编,《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林毓生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5),页229-256。〈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北京)2005.2:59-74。王泛森著,冰野善宽译,〈历史と社会:中国近代史学の回顾〉,《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26 (2005):29-46。〈钱穆与民国学风〉,《燕京学报》新21 (2006):1-35。〈「主义」与「学问」──一九二○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分裂〉,收入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6),上册,页123-170。Preface, in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ed. Tze-ki Hon and Robert Joseph Culp (Leiden, Boston: Brill, 2007), pp. vii-xi.〈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有关「自我」的几个问题〉,收入氏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页171-200。〈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国史儒林传》与道光年间顾祠祭的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9.1 (2008.3):63-93。〈从东亚交涉史料看中国〉,《东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别册1 (2008.3):93-96。〈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讨论〉,《新史学》19.2 (2008.6):1-46。The New Academ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Humanities,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 The Journal of Eastern Studies: Dae Dong Mun Hwa Yon Gu 63 (2008.9): 81-100.〈后五四的思想变化──以人生观问题为例〉,收入国家图书馆参考组编辑,《五四运动论著目录初稿》(《国家图书馆丛刊‧专题选目类》第14种;台北:国家图书馆,2009.3),页47-59。〈五四运动与生活世界的变化〉,《二十一世纪》113 (2009.6):44-54。〈程廷祚与程云庄──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个研究〉,收入田浩编,《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9.12),页245-271。〈主义与学问:一九二○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分裂〉,收入许纪霖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 〈评Peter Burke, 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新史学》3.2 (1992):169-180。〈评Carlo Ginzberg, Clues, Myths, and the Historical Method〉,《新史学》6.3 (1995):217-228。〈历史方法与历史想象: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国学术》(北京)总18 (2004):219-237。(原应为2004出版,该刊脱期,实际出版时间为2005。) 杜正胜、王泛森主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5)。杜正胜、王泛森主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 〈傅斯年往来书信选:陈寅恪部分〉,连载《联合报》,1995.12。〈史语所藏胡适与傅斯年来往函札〉,《大陆杂志》93.3 (1996):1-23。〈陈寅恪的未刊往来书信〉,《当代》123 (1997):64-68;124 (1997):52-61。〈刘半农与史语所的「民间文艺组」〉,《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册,页119-133。〈容肇祖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上册,页345-352。〈李晋华与《明实录》〉,《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下册,页467-473。〈逯钦立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下册,页773-781。

1.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专著,22.8万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另于2006年以《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为书名再版ISBN 7-80653-059-2)期刊(报纸)论文
2. 保继刚,李蕾蕾,旅游区域研究方法,《地理译报》,1992 年第1期:53-58页
3. 陈传康,许学工,李蕾蕾,俞孔坚,牟光蓉,产业园林研究案例,《观光管理》(台湾),1992年12月号:93-119页。
4.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人文地理》,1993年第1期:23-27页。
5. 陈传康,李蕾蕾,潮汕美食文化与美食旅游,《沿海新潮》(汕头),1993年第3期:54-58页。
6.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沿海新潮》(汕头),1994年第4期:30-33页。(入选《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
7. 李蕾蕾,深圳旅游景点的形象定位策略,《深圳商报》,1995.1.2.第十四版。
8.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年第3期:29-31 页。
9. 李蕾蕾,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旅游学刊》,1995 年第4期:16-20 页。(另载于《沿海新潮》(汕头),1995年第6期:62-65页)
10.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地理研究》,1995年第3期:69-73页。(另载于《人文地理》,1996年第2期:8-11页)。
11.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与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沿海新潮》(汕头),1996 年第6期:81-83页。
12.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康体休闲已经注意到了”第四医学”,《自我保健》(上海),1996年,第4期:16-17页。
13.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第四医学与康体休闲、康复养生的旅游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2期:57-59页。
14.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旅游学刊》,No.1,1998年:47-49页。(另载于《广东旅游》,1997年第11期:20-21页)。
15. 李蕾蕾,介绍西方旅游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63-64,70页。
16. 李蕾蕾,从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思想的演变探讨一种新的规划观念,《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61-64页。
17. 李蕾蕾,人-人感知系统:旅游形象设计新领域,《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10-14页。
18.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7-93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19.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95-100页。(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2000年第5期:81-82页)
20. 李蕾蕾,论应用型专业专业“干”字型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培养,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5-17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0年6月第2期:16-17页)
21. 李蕾蕾,英国兰开夏大学教育观察,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14-116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1年Vol.54,No.4:19-21页)
22.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地理科学》,Vol.20,2000年第6期: 561-568,(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23.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Vol.11,2002年第3期: 57-65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70-78页。2006年获得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叁等奖)
24. 李蕾蕾,深圳的海滨旅游开发与形象建构,《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24-27页。
2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的公众征集:误区与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43-47页。
26. 李蕾蕾& D.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20-25页。
27. 李蕾蕾,工业旅游与珠海旅游开发战略,《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期:72-75页。
28.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125-134页。
29.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公众征集的误区与纠偏机制,《中国旅游报》,2004年3月19日第6版。
30.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2期:58-61页。
31.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一),《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6期:23-26页。
32.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二)——世界文化遗产弗尔克林根炼铁厂,《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期:10-16页。
33.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Zolleverein(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工业区煤矸石山,《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2期:4-8页。
34.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四)——有着教堂般工业建筑的措伦(Zollern II/ IV),《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3期:13-18页。
35.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五)——德法边界互相呼应的煤钢遗址,《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4期:20-23页。
36.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六)——一个恋着绿色的露天褐煤矿(RWE公司),《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6期:20-25页。
37.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VII)——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7期:11-15页。
38.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八)——因港而“兴”的杜伊斯堡,《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8期:16-19页。
39.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九)——“黄针”串起的工业旅游路线,《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9期:15-21页。
40.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彰显汽车文化的“大众汽车城”,《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0期:8-16页
41.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一)——存储着历史与未来的汉堡水上“仓库街”,《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1期:8-15页。
42.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二)——慕尼黑:科学技术的博览之都,《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2期:67-72页。
43. 李蕾蕾,王微,肖秀轼,航空广告:实证、隐喻和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0-104页。
44.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地理学报》(ISSN 0375-5444; CN 11-1856/P),2005年第2期:257-265页。
45.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77-83页。
46. 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外部因素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113-117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52-58页)
47.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旅游科学》,2005年第12期:44-51页。
48. 何俊涛、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外一则)——原东德Lausitz褐煤矿与西德RWE褐煤矿的差距,《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1期:84-88页。
收录在书籍出版物上的著述
49.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报告,《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编,《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4年:128-143页。ISBN 7-5030-0770-2/ G127.223-53。
50.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编,《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14-18页。ISBN 7-214-01643-5/G.433。
51.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编,《文化与传播》(第3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118-124页。
52. 李蕾蕾,陈传康先生的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王恩涌、王子贤、蔡运龙、牟光蓉主编,《陈传康教授纪念文集》,西安、北京、广州、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14-124页。ISBN 7-5062-2638-3/G.43。
53.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57-267页。ISBN 7-301-05247-2/G.0684。
54. 李蕾蕾,传播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8-100页。ISBN 7-301-05247-2/G.0684。
55.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8-416页。ISBN 7-301-05247-2/G.0684。
56. 李蕾蕾作为项目参与者,有关著述发表在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第六章东莞市旅游规划,第七章 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八章 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年:142-319页。ISBN 7-80653-404-0/F.72。
57. 李蕾蕾,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研究,彭立勋主编,《城市文化产业与发展模式创新》(2006年深圳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77-90页。ISBN 7-5004-5444-9。
58. 吴予敏,李蕾蕾,谢晓霞,深圳市广告业政策法规与监管分析报告,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78-104页。ISBN 7-80230-257-9/F. 052。
59.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116-131页。ISBN 7-80230-257-9/F. 052。
60.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 保继刚、徐红罡、Alan Lew 主编,《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408-429页。
会议演示、摘要或全文论文
61. LI Leilei,Tourists in the New Age AN D its Significance to Destination Planning AN D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Asia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Fifth Annual Conference (Volume 1),edited by Vincent C.S.Heung,John Ap &Kevin K.F.Wong,1999: pp151-156.
62. 李蕾蕾,信息、传播与旅游开发,’99上海传播学国际研讨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0月28-30日,上海。
63.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99深圳跨文化交际学国际讨论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1月22-23日,深圳。
64. LI leilei,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spatial rule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29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Congress in Seoul,Korea,2000,August 14-18,.
65.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e AN D challenge,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Industrietourismus: Chancen und Risiken fuer da industriekulturelle Erbe”,Saarbrueken,May 24-26,2001
66.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ent tourism AN D destination management. Yichang,China,2003/11/27-30
67. 李蕾蕾,德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与实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与PPT演示,中国科协等主办, 2004年8月28-30日辽宁阜新。
68.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GU Commission on tourism,leisure AN D global change pre-congress symposium,Brisbane,QueenslAN D,Australia,30th June-1st July 2006.
69.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Union IGU2006 Brisbane conference AN D joint meeting of the Institute of Australian Geographers AN D the New ZealAN D Geographical Society,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a view from the Antipodes,3-7 July 2006.
70. 李蕾蕾,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影响,发表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四届年会——郑州论坛论文集《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发展》,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光明日报社,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2006年7月28-29日,郑州。
71. 会议论文:李蕾蕾,城市发展理论与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路径思考, “全球化视野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并做会议演示发言,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旅游局主办等主办,2006年10月25-27日,深圳。 72. LI Leilei,Industrial tourism AN D regional impact: case studies from the Ruhr region in Germany,Research Report to DAAD on stay in Germany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ologne,May 22- August 14,2001
73. 李蕾蕾,窦亚南,《深圳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
74.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深圳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和相关创意产业的关联促进策略研究:以华侨城旅游演艺产业为例》,〈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
75. 李蕾蕾,《文化产业空间研究:新文化地理学与深圳、广州的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6年3月。
76. 李蕾蕾,葛岩,马春晖,李新立,窦亚南,任开碍,《深圳宝安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5年10月。
77. 李蕾蕾,张晗,李新立,马春晖,《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发展调研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6年12月



李蕾蕾的论著目录
答:37.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VII)——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7期:11-15页。38.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八)——因港而“兴”的杜伊斯堡,《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8期:16-...

相关兴趣推荐

  • 李蕾蕾的论著目录
  •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