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做过哪些明智的决定?

~ 道光四年(1824年),由于洪泽湖高家堰大堤决口,大量湖水外泄,使得大运河从江苏高邮、宝应到清江浦一段水位急剧下降,漕船搁浅,京城粮道断绝,面临断粮危险。听到奏报,道光异常惊骇,下令南河总督张文浩革职,披枷带锁到现场示众。在得到大臣琦善和陶澍海运的建议后,道光力排众议,坚决支持改变传统运河运输,彻底实行海运,在陶澍的强力推进下,海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惩治非法私盐,为财政创收,这些都得益于道光能正确选拔使用陶澍这样的官吏。正如道光告诫陶澍时说:“朕看汝人爽直,任事勇敢,故畀以两江重任。”道光还勉励他:一不要怕得罪人,二不要怕吃苦受累,三是破除一切积习,讲求河工、盐务。陶澍在《清史稿》中的评价是:“见义勇为,胸无城府。”在如此棘手、既得利益强烈反弹的背景下,道光破格使用陶澍,可见他用人极具眼光。经过陶澍的大力整顿,原来两淮盐政亏损700万两,道光十一年到十七年,两淮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有一次,道光召见即将上任的四川按察使张集馨,要求他“诸事整顿”,怕他不能理解,还耐心给予解释:“譬如人家有所大房子,年深月久,不是东边倒塌,即是西边剥落,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任听破坏,必至要动大工。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即曲突徒薪之论也,汝当思之。”尽管后来在鸦片战争中道光要负主要责任,但是只能说明他继承了自乾隆、嘉庆后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败在了“外政外行”的大格局中。

道光对那些年老多病而又不肯退位的人加以罢斥,比如云贵总督伯麟,已经70多岁,腿上有病行动不便,道光将其调离总督任所,授以协办大学士衔供职京师。回京不久,伯麟即要求外放,道光严厉申斥说:“知总督之养尊处优,而不知任大责重以伊衰暮之年,使加以简任,尚安望其称职?”毅然将其休致。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皇太后去世,这个谨慎细微的道光鲜有的真性情,哭得昏天黑地,一连几天水米不进。此时的道光,已经是68岁的老人了,白天以皇帝身份操办丧事,晚上则按古训,在灵堂旁边铺设草毡,就地而睡。由于过度悲伤和天气寒冷,加之饮食失调,道光病倒了,一个月后随即驾崩。以勤俭、勤政、平庸著称的道光皇帝,最终又以孝子的身份结束了他的一生。在遗诏中,他还在不停嘱咐:“仰为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组、勤政爱民为本。”但遗憾的是,此时大清的日照已经逐渐西沉。

修改盐法,清朝盐政向来采用明朝纲盐法。这种办法,由固定的盐商凭盐引行销纲盐,而盐引完全为盐商垄断。盐商垄断盐业,又须维持庞大的销盐机构,导致盐价提高,引起销售困难。不照章纳税的私盐泛滥,盐引滞销,盐税减少,盐商遭受打击,纲盐法难以存在下去。包世臣提出以票代纲,允许私贩经销的主张。

道光帝驾崩前的一个决策,最终导致国力越拖越弱,他究竟做了什么决定?
答:他做了禁烟的决定。每次说起道光皇帝,那么就一定会说到慈禧,因为道光说白就是慈禧的傀儡,根本就没有办法自己做主,道光努力过改革,也努力过改变,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他知道鸦片的存在就危害到国家的,就想要禁烟,可惜他的老妈子,也就是慈禧已经吸上的鸦片,根本就戒不掉。因此,道光帝的禁烟运动...

道光帝为了清除中国的鸦片都举行了哪些措施?
答:一、谕令下的虎门硝烟道光皇帝对鸦片的认识是比较少的,在当时信息的渠道是完全闭塞的。道光帝本人无法得知中英协商和交战的真正情况,他没有意识到英国的本意是打开中国市场,且道光帝对于英国人的主观态度上是带有严重的偏见,所以说他认为目前最主要解决的是鸦片问题,于是他发布喻令,派林则徐等人前往广州...

清朝最后一次秘密立储:道光选择了相对平庸的咸丰
答:道光皇帝在位凡30年,为挽救清王朝的衰败,曾对国家财政、吏治、社会风尚等方面的诸多弊政,竭力加以矫治。悠悠三十载一瞬即逝。道光三十年(1850年)初春,当道光皇帝于圆明园慎德堂溘然长逝时,他的儿子奕}从他手中继承下来的却是一个更加破败的王朝。这个王朝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之后,已开始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道光皇帝有哪些功过?
答:道光皇帝在经济改革上面也做出了一些不小的贡献。一是修改盐法。在清朝时期,一直是盐商垄断盐业,这就导致食盐的价格非常高。同时,私盐泛滥,让国家失去了一笔收入。于是,对盐法进行修改,就是允许所有人运销食盐,并且依法纳税。这个改革措施打破了盐业垄断的局面,食盐的价格很快就降低了,而且国家还...

清朝时期道光帝是如何继位的呢?
答:第二,皇太后和她的儿子瑞亲王绵忻同意道光继位。此时的皇太后如果有私心,他完全可以假意托孤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是基于理智和对大清朝的责任,她做出了当时最明智的选择,让绵宁继位。第三,王公贵族和军机大臣支持。这个也是很关键的因素,经过几番争论,最终大家还是决定拥戴绵宁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

历史上道光皇帝是怎样处理鸦片问题的?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战争以封建的中国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而结束,道光作为这场战争的中方决策者和指挥者自然难辞其咎。但是,如果做出道光的妥协投降路线导致战争失败的结论,似乎尚欠公允,且与历史实际不符,因为道光在鸦片战争中,并非自始至终都执行妥协投降路线,...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期间,道光皇帝应该怎么做才能力挽狂澜?
答:如果从这个时候能这样做的话,就绝对不会有起义了。等到我国强大了,再对英军发动战争,收回国土。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已经过去了,也无法挽回。在那个时候要实行这样的政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我国的封建制度集权高度集中。基本决定在皇帝一人手中。所以皇帝他不会因为自己的权利而让国家人民好起来。...

道光皇帝为何选择不中用的咸丰即位
答:要取胜,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当父皇在谈及自己年老多病,可能不久于帝位时,你什么也不用说,只要一个劲地伏跪流泪,表现出你对父皇的孺慕真诚。道光召见时,奕詝就按着老师的话去做了,道光于是心里很高兴,他认为奕詝这个人实在太仁孝了,于是决定将皇位传给奕詝。根据《清史稿》,卓秉恬实际上并...

...和嘉庆为何选择道光做继承人,他们看中了道光什么?
答:但是他自己对这一方面的需求从来没有减少过。道光看起来没有什么个人能力,而且也不是很突出,而当时他是乾隆和嘉庆两任皇帝都选择的继承人,从当时的顺序来说道光在他们家只能拍老二,上面本来就有一个哥哥,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医术不是很发达,所以很容易出现孩子夭折的现象,而后来也确实发现了这些的...

道光皇帝是出名的节俭 那么道光都节俭到什么地步
答:都知道,道光是大清入主中原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大清早已失去了威压四方的权力。这时候的大清危机四伏,内部贪官层出不穷,外部列强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光立志要重振祖先威严,但他的一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立志要勤俭节约,但花在自己陵寝上的银子却数都数不清;宣扬要恪守祖训,却违背祖宗的规矩,...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