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平舍」与「真心」

~ 有位老师提到关于「真心」的观念。他说:在禅修之中,我们最终可以体会到一个不被境界所动摇的真心。据这位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讲法,真心就是我们的觉知。觉知可以观知到痛感而不被痛感所苦,能够观知到乐感,而不会因乐感而产生执着,这样的心叫「真心」,跟禅宗讲的真心,乃至大乘佛教讲的「如来藏」,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泰国森林传承有一位老师叫「阿姜摩诃布瓦」,是当代许多人公认为阿罗汉的大成就者。在他修行的论述里提到,他上半生的修行,有好长的一段时间都误以为:人的觉知是真的、是不动的,是我们最终的依凭所在。当你体会到所谓的真心,就叫做开悟。一直到修行的后期他才恍然大悟,根据他自己的讲法,就连这个都还是一种「无明」的显现。

实际上,他这样的讲法是合乎原始经典的讲法。原始经典说:觉知的心是无常的,因为它的无常变动是非常的微细,不容易观照得到。所以一般的修行人,很容易看得到:现象在变动,觉知到的现象是无常。可是却认为,背后有一个能观的觉知是「非无常」的、是「真心」。大乘佛教有一些经典,受到印度教「真常心」的观念影响,认为有这样一个「非无常」的觉知功能。所以开展出很多新的经典,来附和这样的说法。例如有一部中国人写的《楞严经》里,有一段很有名的「七处征心」,大意是:

佛陀带着他的父亲净饭王来到恒河边,并对净饭王说佛法。

佛陀:「您小的时候来到恒河边,有看到这条恒河,对不对?」

净饭王:「对。」

佛陀:「您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再到恒河边,还是看到这条恒河,对不对?」

净饭王:「对!」

佛陀:「请问这条恒河,是同一条河,还是已经变动的河?」

净饭王:「恒河当然一直在变动,水流一直在流逝!」

根据《楞严经》的讲法,佛陀说:恒河虽然在动,可是那个能够看的「见净明性」它不曾改变,没有因为您年纪大了就改变。

《楞严经》表达的,也是「真心」这种观念。也就是,现象是无常的,但是有一个能够觉知的本体它是不变的。根据它的说法,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发觉、去认同,这样的真心。另外像中国的禅宗,尤其是唐末、宋朝以后开展的禅法,很大程度受到《六祖坛经》的影响,都接受这样的观念。有「六识出六门,心常不能染」;「主人翁」;有像《六祖坛经》讲到的「佛日现前」、「慧日生」等等的观念。指说,我们的内心、身体里面,有这样的一个灵明不灭的觉知心。

话说回来,在原始经典里面,佛陀时代实际上就有很多的外道,把意识、觉知当作是真心。一些外道修定的最高成就,是修到「识无边处定」,就是把心从被觉知的客体抽离出来,然后去依归感觉上像是灵明不动的觉知。不断伴随着这个觉知,以之作为本体,把它当作是真心。那个时候,因为心攀附着、依凭着觉知的功能,把这个当作是家,进入了某种程度的定境、意境,进入了所谓的实相的了解,就叫作「识无边处定」。

但是根据佛陀的解释与了解,实际上「识无边处」并不等同于解脱。简单来讲,觉知的功能也是无常的。很多外道看不到无常,因为它的无常变动很精细,不容易觉察得到。当我们的心依附的功能是无常的,那么,无常故苦,苦故非我,这就不是一个安全的家。你的心依靠这个地方时,会发现这最终都是不可靠的!

为什么「识无边处定」,或者「觉知」不是「真心」?原始经典的一个讲法是:因为觉知是一种「有为法」。为什么觉知的功能叫「有为法」?因为意识跟觉知的产生,一定是透过动念、产生动机,注意力要转移到某个对象上。要有这些用力跟活动,觉知的功能才会产生。而觉知的功能与境界,会随着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缘起法里,佛陀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行缘识」意思是:觉知的功能是受到其它心理活动所制约的。

另外,在《中部 97经》或其他的经典,佛陀也讲到,有一些人把「平舍心」误以为是「真心」。「平舍心」是一个感觉上是如如不动的意境。心能觉知到苦,可是不随着苦而痛;心能觉知乐,但不随着乐而产生喜贪。心能够如实的听声音、看东西、闻东西…,可是不轻易随着境界所左右。这样的功能、功夫、技巧,佛教的术语叫「平舍」(upekkhā)。在佛陀的解释之中,它也是一种无常法、架构法。因此,在佛陀的解脱次第里,从来不会把平舍心当成真心。最终必须要以出离的乐来取代平舍的乐,这样才能契入到出世间。

被误解的佛陀

许多提出「真心」的理论,像某些后代佛经或论典,他们的「真常唯心」的观念,认为有一个具体、不动、可依靠的觉知功能。他们辩解说就连原始佛经也有他们的这种说法。而他们的凭据,常是来自于对以下这段原始经文的误解。

【经文】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南传《增支部 1.49-51经》

如果不了解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以及它所使用的术语的特殊涵意,很容易会把它跟一些后代,像禅宗、晚期「真常唯心」的经典,结合在一起。像晚期印度有一部经“Tathāgatagarbha Sutra”(如来藏经),内容讲的是:心就好像是一个金矿,修行就像在陶炼金矿,去芜存菁,最后修行的成果就是纯金。它还提出了其他的例子,包括我们本来的真如心,像太阳一样;烦恼像云翳、云雾,把太阳遮蔽了。修行就是把云雾、云翳移除掉,使得太阳原本的光明能够重新显露。这样的观念,尤其是影响东亚佛教、汉传佛教,至深至远!乃至到今天,在台湾弘扬原始佛教的华人老师,有很多人还是无法避开这样的观念。这段经文,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在后代对于这部经的解释,像「上座部」的论典讲到,这里的心,是指「有分心」(bhava ga),类似现代人所讲的「潜意识」。有一个不断延续、相续的心,在浮面的功能之下,潜伏在底下。当然,「有分心」的讲法在经典里是找不到的,纯粹是后来部派佛教,新发明的观念和词汇。部派这样的解说法,实际上是很有问题的。因为根据部派的讲法,「有分心」应该是中性的或杂染的,甚至是我慢的根源。如果说这样的有分心是「极光净」~非常的清净,这样的讲法是说不通的!

再则,这段经文有提到「修心」这两个字,巴利文的用法是“bhavati”,名词就是“bhavana”。意即:四念住的第三个念住~「心念住」。内容都是:如何让心超离烦恼、超离不清净的状况?透过不断地让心,从不清净、烦恼之中释放出来,就愈来愈能了解「苦、集、灭、道」的「道」。所以这里的「修心」,很具体的是指「心念住」。还包括像如何修色界禅,如何从色界禅修出离心。如果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意义会更加明显。

这部经有使用另外一个术语:「客随烦恼」(upak kilesa)。《中部第 7、24经》很清楚的解释,「客随烦恼」指的是:修学色界禅时,内心会有可能会遭遇到「五盖」~欲贪、恚害、散乱、昏沉、犹豫不决等,会让智慧羸弱,阻碍四念住修行的障碍。这些障碍(杂染)会阻碍心进入一种高度安定、高度观照、非常安适状态,叫作「客随烦恼」。如果这样了解,就知道这段经文,完全不是在讨论形而上、本体的心。不是在讨论心的本体,终究是不是极光净的。同样,也不是像后代的禅宗、真常唯心论者,以及现在,台湾大部分原始佛教的老师所讲的「真心」。

它不是在讲「心的本性」,而是因为透过修心,使得心不再被「客随烦恼」所杂染,心变得很干净。这里的「干净」不是指心本清净,或本来面目。而是指以下这种相对清净的状态:当进入第四禅时,内心没有被五盖所累赘,心变得非常有用、非常适合修行。

所以,透过这段经的上下文看到:这里的「心本净」,并不等同于「涅盘解脱」。不会因为达到这个程度的净,而得到涅盘解脱。达到这个程度的净,只是做到了四念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成就了禅那,如此而已。

《中部第 7、24经》同样用这个词汇,而且将词汇的内容讲得很清楚明白。如《中部第 7经》提到,心不受盖障染污时,进入到初禅乃至第四禅,这样的极光净的心。《中部第 24经,七车经》讲到「心清净知见」,指的就是透过修行,让心变得非常的安住,没有杂染、障碍,而不是指清净佛性。但是,这只是《七车经》其中一个阶段而已,离涅盘其实还有很大的距离。

佛陀从来不讲「本体论」、不讲人的本性是善、是恶。而是从「行为论」来看,所谓的善或恶都是透过制约、动机,都是一种架构法。佛陀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要如何行善去恶?什么样的善能够导致更长远、更可靠的幸福?要如何有效率的、彻底的,去除恶的原因?所以后代的佛教徒说,佛教的修行是要恢复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然之心,这样的讲法,可能是对佛陀很大的误解!

朱倍贤

「觉知」「平舍」与「真心」
答:「行缘识」意思是:觉知的功能是受到其它心理活动所制约的。另外,在《中部 97经》或其他的经典,佛陀也讲到,有一些人把「平舍心」误以为是「真心」。「平舍心」是一个感觉上是如如不动的意境。心能觉知到苦,可是不随着苦而痛;心能觉知乐,但不随着乐而产生喜贪。心能够如实的听声音、看东西、闻东西…,可是...

众生的见闻觉知心和真心有什么不同?佛弟子回答
答:这个第八识真心,在本体上是如如不动的,但是能生万法。我们的见闻觉知、思维决策;乃至“本能”的躲避突袭等等。一切法、一切心,乃至世间万物,都是这个真心出生(器世间是众多有情的真心合起来)。但是,这个真心是空性,无有形色;本身也好象没有作用;所以一切凡夫乃至阿罗汉、辟支佛,都不能触到...

真心应物 不生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物不单单是物品,应该说是事 以赤子之心或者说是真正本心对待万事万物,不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外相迷惑产生分别心。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比较具有禅意佛法的词语“真心”“分别”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和解释我现在不敢妄说,建议多读经论,深刻体会这两者,这两者通透了,则正果可期,否则永远都是门外汉。

达照法师:禅观内省
答:所以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走丢了,把自己给丢了,真正安详自在找不到了;因为在保持知的状态下,对于善恶苦乐你会有直接的反应能力,如果你保持了这种觉知,不随自己的念头转像达摩祖师说:「内不随心转,外不被境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六字大明咒手印,读音,修法
答:(一)咒印功德 咒文: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此咒又名最胜观音大士心咒,其利益如下:(1)降魔,(2)治病,(3)免劫,(4)各种成就,(5)去障,(6)登佛位。(即明心见性)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成佛的,名叫正...

佛教问题: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禅定?
答:禅定的意思是心无二念,开始练习时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们的心念由散乱状态而至集中状态,再由集中状态而至统一状态。到了统一的状态,便称为定,但是统一状态也有不同的层次:由身心的统一,至内心与外境的统一,再进一步,便是前念与后念的统一。要想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必须经过前念与...

四念处、七觉分
答:「七觉分」是: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习四正勤。喜觉分:契合于佛法而生的欢喜、法喜。猗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舍觉分:心平等、宁静,而能舍离。四念处作为念觉分,能...

请三思再答
答:此处所说如来,是“如来法身”;在众生而言,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真如”、“自性”、“如来藏”等等。其体性与诸佛无二,众生因此而成佛。此“法身佛”,本为“空性”,离见闻觉知,因而不可以“色”、“声”而得。乃至不可以“意识心”思维推理而得。若以此能见色之“眼识”,能...

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
答:一、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 1 良善的品德和人格特质,健康、健全的「自信心和自我感」(善用情感与良善的特质,这里的自信心虽然属于“我慢”,但却是修习“正定”的必要条件)2. 将内心良善特质转变为平舍心 (去更单纯和省力的觉知、随顺眼前无法转变的境界,以「正知正见」和「四圣谛」的思维对日常...

“识我”灵魂问
答:一 真心“非有作用,非无作用”真心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故非有作用(没有意识心的见闻觉知等作用,或者说它随缘应物,和意识心等七转识的作用不同)。真心虽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而于熟眠、闷绝昏迷、无相心定、灭尽定等四位中皆能寂照不灭、任运随缘,醒觉时亦同,故非无作用。若无作用...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