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上下有近两千人,他们靠什么财源来养活这么多人口?

~

红楼梦中关于贾家的收入和开销没有明文,只有断断续续通过细枝末节有所涉猎。处于末世,贾家早已经生财无道,林黛玉都说进的少,出的多。关于贾家的收入,应该分为四块,可惜最重要的一块丧失殆尽,所以贾家不抄家,败落也不可避免。



荣宁二府加起来人口早有两千左右。麝月也说贾家内外一两千人。第六回刘姥姥来前,介绍荣国府就有三四百丁,丁只代表男子,女子只会更多,加上老人孩子,光荣国府一千人都挡不住。这样庞大人口,不怪七十二回林之孝对贾琏说人口太多了。建议裁员。贾家养活这些人,主要收入分为俸禄、田产、生意、灰色收入。

俸禄是贾家的基本收入。有爵位的家族他们的俸禄是不菲的,但对贾家来说少的可怜,而且还是递降的。

贾赦是一等一品将军。对应清朝的官职相当于镇国将军一等一品。年俸禄: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贾珍是一等三品将军。相当于奉国将军,年俸禄: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荣国公相当于镇国公、宁国公相当于辅国公的工资也不过是800两和500两。到了贾代善和贾代化就变成500两和410两。这点工资就是贾家最主要的俸禄收入。贾政从五品工部员外郎的俸禄:岁俸银80两,禄米80斛。试问怎么养得起那么庞大人口?贾珍在五十三回说:

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得周到。



贾家有其他收入能支撑,其他列侯之家靠工资已经年都过不去了。延伸一下,很多人觉得林黛玉家世袭列侯应该有钱,看了贾家工资收入就知道这点钱不穷死就不错了。靠俸禄只能温饱!

贾家除了俸禄主要是田产收入。贾家的田产分为爵位的爵田和买卖的田地(狗儿父子帮周瑞争田)。宁国府乌进孝管着宁国府的一几处田庄。除夕前送来无数东西以及2500两银子。这些东西看似多。但贾珍认为起码应该5000两才对。乌进孝打擂台只给了2500两。可知这个老砍头很有猫腻,贾家拿他没办法。乌进孝这样的田庄,荣宁二府起码各有十处八处。

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叫别过年了。乌进孝道:爷的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贾家两府田庄如果每处都有2500两左右的收入,一年靠田庄收入各自有一两万银子。加之送来的粮食,烧炭等生活用品,贾家省着点靠这项收入也未必够。何况乌进孝们并不是老老实实,实则是硕鼠。交替报饥荒贪墨贾家的田地收入,一次一半可谓吓人。

贾家另一项收入是商铺。这个没写清楚,但可以推断。薛家进京为何被贾家礼遇?皆因薛家有生意。贾家收留薛家一定会有生意合作。无论当铺也好,古董行也罢,都是收入来源。否则贾家估计早都不会对薛家虚与委蛇了。还有一个,冷子兴是周瑞的女婿,贾雨村认识他是京中大古董行经济。这个古董行肯定是贾家或者贾家股份。生意收入算是贾家另一个收入来源。只是俸禄也好、田地也好、生意也好都不足以支撑贾家的庞大开支。最能支撑的偏偏贾家失去了。



古代讲究升官发财。贾家世袭之家。到这一代,贾赦、贾珍是世袭爵位,没说有什么实职。贾母骂贾赦官也不好好做,显然就算有也是挂名。贾政从五品工部员外郎,根本丧失了捞钱的能力。贾家前两代荣宁二公、贾代善、贾代化。即便最低的贾代化还是京营节度使。京城卫戍司令主管京城防卫,只要动动脑筋财源滚滚。更别提贾代善更胜一筹。贾家早年的收入全靠实职实权敛财。可到了贾赦、贾珍没有实权,只能吃老本,又不好好做官,皇帝不待见,有好处也不给他们。堪堪混成了“焦大”!

七十五回,贾家穷得贾母做饭的米都定量,这种“可着头做帽子”的窘况绝对难以为继。贾母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是不想办法一两千人饭都吃不上了。所以八十回后,贾家裁员势在必行。而贾家之所以越来越惨,奢侈只是一方面,没有维系奢侈的赚钱之道才是根本。

贾家败落从最开始就已经注定。五世爵位,不断递降,靠俸禄本就是保证饿不死。子孙想要富贵还要自己努力。皇帝也不养闲人。贾家子弟失去了一代二代的进取精神,坐吃山空,不给新皇帝好好干活,令新主子厌恶,培养自己的亲信不给贾家好处,即便不抄家,也支撑不下去。迟早变成贾珍口中“靠皇帝赏赐过年祭祀的穷官”。



《红楼梦》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封建贵族大家庭的真实模样,贾府全府上下有一千多人,每个月的开支都是庞大的,他们是靠什么支撑下去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作为古代封建贵族,贾府自然少不了有很多庄园土地,宁府的庄园一共有八九个,加起来一年收入正常可以有20000两银子。宁府尚且如此,荣府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这些土地地租都是贾府的正常收入,也是贾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所以在古代,贵族阶级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贵族可能世世代代都大富大贵,因为他们有着永久性的地皮。再怎么不济,也能够收租度日。但是古代的农民就不一样了,世世代代都会受到地主的剥削,唯一走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只有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那既然贾府是封建贵族,自然少不了很多人的阿谀奉承,书中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孙绍祖就曾经为了让贾赦给自己推荐官位,从而贿赂贾赦5000两银子‍,只是后来贾赦没给他办成,只好将女儿贾迎春许配给对方。‍王熙凤也曾经帮人出面办事,逼死了金哥夫妻,而从中获利3000两银子。

可见,要找贾府办事什么的,银子自然是少不了的。即使不找贾府办事,在平时,这些官员也要和贾府打好关系,所以每当贾府有丧礼、嫁娶、生子什么大事的时候,这些官员都会为贾府送上礼金。

当然,《红楼梦》中也有人是在当朝当官的,贾府的收入也有一部分源自于这里,还有贾府是贵族,所以皇帝每年也会有爵位俸禄可以领。贾珍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上领皇上的恩,下则是托祖宗的福。

咱们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的周到。”可见,这些皇帝给的恩赐,虽然不能使贾府大富大贵,但是却是像贾府这样的贵族的基本生活保障。

我们也别忘了,贾府可是出了一个皇贵妃的,那就是元春。元春在宫里能够混到贵妃,说明多少也是受到皇帝的宠爱的,她又是个顾及家人的人,所以每年想必也会向贾府送去不少的东西。每当遇到贾母的生辰大寿时,元春的出手也是十分的阔绰。

《红楼梦》里也不是所有钱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赚取的,古代有一种东西叫做利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利贷,文中就有记载王熙凤一直都在暗中在做放高利贷这种事情。要知道高利贷的利息可是惊人的,贾府自然在这里面赚取了不少的油水。

另外,我们还记得林黛玉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去世了吗?再加上林黛玉又是家中的唯一的女儿,自然林府的财产大部分都到了黛玉的手里,而当时黛玉年纪还比较小,所以这些财产应该也是归入了贾府。

可见,封建贵族家庭的收入是多种多样的,贾府的确是少见的阔绰人家。



对于贾府的收入和巨大开销,书中其实没有用明文叙述,只有一些细枝末节稍微提及,那关于贾府的收入,其实应该分为四大块,不过因为最大一块的缺失,导致贾府即使不被抄家,这衰败也成了定局。



荣国府和宁国府人口加起来有近两千人左右,在刘姥姥来之前,书中就介绍了当时荣国府有三四百丁,丁代表男子,显然女子会更多,这加上老人和小孩,荣国府人口绝不止一千,有这么庞大的人口,也难怪林之孝对贾琏说建议裁员,那贾家要养活这么多人,他们靠的是什么财源呢?


这财源主要分为四大块,分别是俸禄、田产、生意和灰色收入,俸禄是贾府的一大基本收入,他们是世袭爵位的家族,自然俸禄是不少的,不过这对贾家来说,却少得可怜,关键每年还在递降,先说说贾赦的爵位,他是一品将军,每年的俸禄是俸银410两,禄米410斛,贾政是五品工部员外郎,俸银80两,禄米80斛,那以这些银子怎么养得起那么多人呢?


在五十三回中,贾珍就曾说:除开咱们一两家,就那些世袭的穷官,若不仗着这些银子,怎么去上供过年,想的周到。这话啥意思呢?说明贾家明显有其他收入支撑,其他家的靠工资过年都困难了,所以说靠俸禄只能图温饱,贾府除了俸禄还有田产收入,这田产又分为世袭的爵田和买卖的田地,当时乌进孝管着荣国府的几处田庄,除夕前他送来了不少东西还有2500两银子,不过贾珍认为这老东西私吞了不少,起码也要送5000两银字,他知道这老砍头有猫腻却拿他没办法,而除了乌进孝这样的田庄,贾府还有起码十处。

假如荣国府和宁国府每处田庄都有2500两的收入,一年下来靠田庄都有一两万银子,加上送来的各种粮食和生活用品,贾府省着点也未必够用,况且乌进孝这些人也不老实,互相贪墨贾府的田地收入,几次下来也是够吓人的。

再说贾府的商铺收入,这个书中没有详细描述,但却能推断下,薛家进京为什么会被贾府重视?就是因为薛家的生意做得很大,二者肯定有合作关系,这当铺和古董生意那都是收入啊,还有冷子兴作为周瑞的女婿,是京中大古董行的经济,这古董行肯定有贾府的股份,而这些俸禄也好,田地和生意也罢,都不足以支撑贾府庞大的日常开支,最能支撑贾府生意的,偏偏贾府就失去了。


古代有士农工商,这科举做官是占第一位的,贾政这一代虽然是世袭爵位,却没有什么实权,贾母曾骂贾赦不好好做官,而贾政从五品员外郎也失去了捞钱的能力,贾府前两代的国公,最低的都是京营节度使,主管的是京城的防卫工作,这个职位只要动动脑子就是财源滚滚,所以贾府早年是有权有势,可到了贾赦贾珍这啥实权也没有了,只能吃老本,他们不好好做官,连新皇帝都不待见他们,所以好处自然也没有了。

在七十五回中,这贾府穷的连贾母吃的米都要定量,也难怪贾母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是不想办法都要饭都吃不上了,所以八十回后,贾家必须裁员,之所以他们越混越惨,没有长久的理财之道才是最致命的,贾府的衰败是注定的,靠俸禄只能保证不被饿死,子孙想要延续富贵只能自力更生,朝廷不养闲人,而贾府的纨绔子弟已然失去了进取的精神,他们坐吃山空,还让新主子厌恶,所以即便不被抄家,也早晚撑不下去。



这也正是雍正抄曹家的的原因之一。实际仔细想想:一个江宁织造。这么庞大机关机构。这开销均属正常。

贾府的财源主要分为四大块,分别是俸禄、田产、生意和灰色收入,俸禄是贾府的一大基本收入,他们是世袭爵位的家族,自然俸禄是不少的。

红楼梦:贾府上下有近两千人,他们靠什么财源来养活这么多人口?_百度...
答:荣宁二府加起来人口早有两千左右。麝月也说贾家内外一两千人。第六回刘姥姥来前,介绍荣国府就有三四百丁,丁只代表男子,女子只会更多,加上老人孩子,光荣国府一千人都挡不住。这样庞大人口,不怪七十二回林之孝对贾琏说人口太多了。建议裁员。贾家养活这些人,主要收入分为俸禄、田产、生...

贾府究竟是靠什么财源,才能养活上下近两千人的人口的?
答:对于贾府的收入和巨大开销,书中其实没有用明文叙述,只有一些细枝末节稍微提及,那关于贾府的收入,其实应该分为四大块,不过因为最大一块的缺失,导致贾府即使不被抄家,这衰败也成了定局。荣国府和宁国府人口加起来有近两千人左右,在刘姥姥来之前,书中就介绍了当时荣国府有三四百丁,丁代表男子,...

《红楼梦》中贾家虽然只有二十多个主人,但贾府上下共有多少人等待养活...
答:据书中记载,贾府中大约一共有着上千人之多。这些人的组成十分繁琐复杂。首先我们知道,贾府的荣国公府和宁国公府“占了一整条街”,可见贾府之大。而维系着如此之大的府邸的日常杂事就要数不清的仆人。这其中还以女性仆人居多。一般来讲,地位较高的男性仆人就是管家,管事,地位较低一些...

在《红楼梦》中,贾府的人是靠什么生活的?
答:《红楼梦》贾家偌大家族,宁荣二府占据了一条街。不但几世繁衍,子孙众多。家里奴才繁衍更巨。单荣国府就有“三四百丁”,古代“丁”单指男人。所谓三四百丁,大致是三四百户的意思。一户人家四五口人常见,大致就要两千多人口。麝月后文也说这家里“上千”的人,是指有工作的。没工作的再多...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有:1、林黛玉身体和能力不行。林黛玉一直给人的形象就是体弱多病,这在黛玉第一次出场时便有所交代,如果黛玉嫁给了宝玉,就会成为贾府未来的奶奶,势必要掌管贾府的大小事宜,贾府上上下下近千人。而黛玉的身体,显然是力不从心,此外,事实证明,黛玉并不...

《红楼梦》中贾府靠什么养活庞大的上千人?
答:《红楼梦》的故事很庞大而贾家也算是京中大户而且人员众多,很多人都在想他们靠什么养活这一群人,其实贾府人虽多但狠多人都在朝为官有俸禄可拿而且贾元春是宫中德妃随便赏赐点什么就够贾府生活,再加上贾府是勋贵之家有很多买卖在经营所以养活这些人就是小菜一碟。一、贾家是勋贵之家很多人在朝为...

《红楼梦》中的贾府一共有多少个人?
答: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应该有975个人出场。有关解释如下:一、最新统计结果:徐恭时最新统计统计出:九百七十五人。详细为(一)宁荣两府本支:男十六人,女十一人,宁荣两府眷属女三十一人。(二)贾府本族:男三十四人,女八人。(三)贾府姻娅:男五十二人,女四十三人。(四)两府仆人:丫环七十三人,...

《红楼梦》中的贾府中大概有多少人?
答:但是也算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红楼梦中有的人有名有姓,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等,有的是有姓没名,如贾母王夫人尤氏薛姨妈等,有的人是有名无姓,如晴雯妙玉等。有的是主角,在书中反复出现,如贾宝玉就贯穿始终,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有的人物是栩栩如生真实人物,如贾链小红等,有的则是...

红楼周瑞家的在贾府后廊自己家住,古代结婚的仆妇住在哪?
答:所以,对于像周瑞家的一般的女性仆妇她们成婚后就有了三种住所的选择,其一有空了地位和权势可以自己在贾府之外有自己的住所;其二,依旧在贾府生活,自然也就住在这里;其三,到了适婚的年纪嫁给贾府之外的人,她们也就可以找寻自己的家了。作者:陌游常乐,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

红楼梦中,贾府一共有多少佣人,为啥那么多?
答:红楼梦刚开场王熙凤训话的那集,王熙凤当了贾府管事的,贾府里的丫鬟婆子都出来听王熙凤训话。那个阵势确实不小,这些人加在一起怎么也有百十来号。这还只是女的,要把男的也算上至少也有一二百人。贾府的公子、小姐、夫人、老爷加在一起也就二三十人,但却要几百人伺候,真是家大业大。要不是因为...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