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填列问题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填什么~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如果有需要弥补的亏损,所得税费用会减少或者为零,增加了净利润,这样在年末填写“利润分配表时填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中。

举一例子说明。

某企业利润表节选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减: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
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假设上述营业外支出系支付的违法税法的罚款,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则,根据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

纳税调增额 = 3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 = 7 + 3 = 10万元
应交所得税 = 10 * 25% = 2.50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2.5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0万元

完成上述利润表: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减: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
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减:所得税 2.50万元
净利润 4.50万元

由此例可见:
1、纳税调整是税务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一个步骤,与会计核算、利润表编制无关。即纳税调整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会计处理。

2、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增(减)事项。

3、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

4、根据计算得出的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这就是说,“所得税”科目核算反映的是企业交纳承担的所得税费用,不是应纳税所得额。

一,二月份的利润总额是和净利润相等。二月的累计数就是一月加二月的总和。
第一季度的所得税是填在三月份的本月栏中,累计数自动也会跳出来这个数。
其实这不是说三月份承担啊,我们所得税看的是累计数里的利润总额,不是看月里的,只是三月份计提,所以才会出现在三月份的本月数中。这样其实也有利于我们结算···

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可根据企业自行管理需求而选择计提方法,这个影响不大,但一旦选择了其方法,中途不得改变,计提目的就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使净利润更准确点,如果公司盈利水平稳定持续,月月计提也可以。如果波动大,第一个月盈利100万,第二个月亏200万,第三个月盈利50万元,在一个季度来说没有所得税的,月月计提意义不大,按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会计处理税局不干预.

举一例子说明。
某企业利润表节选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减: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
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假设上述营业外支出系支付的违法税法的罚款,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则,根据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
纳税调增额
=
3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
=
7
+
3
=
10万元
应交所得税
=
10
*
25%
=
2.50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2.5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0万元
完成上述利润表: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减: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
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减:所得税
2.50万元
净利润
4.50万元
由此例可见:
1、纳税调整是税务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一个步骤,与会计核算、利润表编制无关。即纳税调整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会计处理。
2、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增(减)事项。
3、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
4、根据计算得出的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这就是说,“所得税”科目核算反映的是企业交纳承担的所得税费用,不是应纳税所得额。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如果有需要弥补的亏损,所得税费用会减少或者为零,增加了净利润,这样在年末填写“利润分配表时填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中。

举一例子说明。
某企业利润表节选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减: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
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假设上述营业外支出系支付的违法税法的罚款,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则,根据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
纳税调增额
=
3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
=
7
+
3
=
10万元
应交所得税
=
10
*
25%
=
2.50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2.5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0万元
完成上述利润表: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减: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
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减:所得税
2.50万元
净利润
4.50万元
由此例可见:
1、纳税调整是税务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一个步骤,与会计核算、利润表编制无关。即纳税调整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会计处理。
2、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增(减)事项。
3、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
4、根据计算得出的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这就是说,“所得税”科目核算反映的是企业交纳承担的所得税费用,不是应纳税所得额。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填列问题
答:一,二月份的利润总额是和净利润相等。二月的累计数就是一月加二月的总和。第一季度的所得税是填在三月份的本月栏中,累计数自动也会跳出来这个数。其实这不是说三月份承担啊,我们所得税看的是累计数里的利润总额,不是看月里的,只是三月份计提,所以才会出现在三月份的本月数中。这样其实也有...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如何填列?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适用税率?_百度...
答: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适用税率=(利润总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适...

求会计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下所得税费用怎么算和填?
答: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为负数的话,所得税费用为0.但需注意的是:按税法规定,在后续经营的5年内可作纳税调整.利润表中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所得税费用怎么填写
答:1、期末结账后,打开总账。2、查询“所得税费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3、打开利润表。4、将查询结果填入“所得税”项目的“本月数”栏目中。5、本年累计数自动计算,计算结果应该与“所得税费用”科目的本年借方发生额核对一致。

利润表里的所得税怎么填?
答: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照:利润总额×25%填列。那么在损益表利润总额出来以后,计算当月或季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跨年4月30日前汇算清缴, 全年应交...

利润表里的所得税怎么填?
答: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照:利润总额×25%填列。那么在损益表利润总额出来以后,计算当月或季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x0d\x0a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x0d\x0a借:所得税\x0d\x0a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x0d\x0a2. 缴纳季度所得税时:\x0d\x0a借:应交税金--应交...

全面预算中预提所得税费用,次年汇算清缴,利润表怎么填?
答:在全面预算中,预提所得税费用是在会计期间内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并提取的一种费用。次年汇算清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利润表。具体来说,利润表的填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收入:填写税前利润的金额,即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等减去相应的成本、费用后的净额。减:填写各项可抵扣亏损和税前减免的金额,...

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利润表列报的企业所得税
答:那么A公司在3年后的利润表中应该填列的所得税费用为多少?A:0万元B:125万元C:250万元D:500万元解析:1、这道题会计上的做法按照当年的金额计提折旧,但是税法上按照投资金额的10%税前扣除,产生了暂时性差异;2、暂时性差异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当年所得税费用列报金额为2000*25%=500万元...

关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问题
答:主营业务利润:49万元 减:营业费用:10万元 减:管理费用:20万元 减:财务费用:9万元 营业利润:10万元 减:营业外支出:3万元 利润总额:7万元 减:所得税 2.50万元 净利润 4.50万元 由此例可见:1、纳税调整是税务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一个步骤,与会计核算、利润表编制无关。即纳税调整不...

在编制利润表的时候,中的所得税费用怎么填啊。是把借方金额全部加在...
答: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是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借方金额发生额累计。实际上借贷方应该是一致的,借方是计提的应缴纳所得税金额,贷方是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发生额,期末应该没有余额。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