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故事梗概或者简介

家徒四壁的徒是什么意思~

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的意思及简介
解 释 家里空空的,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贫如洗。
出 处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示 例 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他已经~了,买不起这块玉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 夜亡奔 相如 , 相如 乃与驰归 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司马贞 索隐引 孔文祥 云:“徒,空也。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魏书·任城王顺传》:“[ 顺 ]为陵户 鲜于康奴 所害。家徒四壁,无物敛尸,止有书数千卷而已。” 宋 黄庭坚 《次韵宋茂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合厝既毕,家徒四壁。幸里中怜其孝,共饭之。” 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新郎因为要负担两个老人和一个残废妹妹的生活,穷得家徒四壁,鹑衣百结,才独身至今。”
近义词 一贫如洗、室徒四壁、家徒壁立、家徒四壁、环堵萧然、家贫壁立、室如悬磬、一无所有
反义词 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灯 谜 房无片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家中贫穷
英文 be utterly destitute
典 故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贫寒,生活十分艰难。他的朋友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两人私订终身,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

反思文学 本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
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
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
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
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
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的视野
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反思
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
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
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
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
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
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
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
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
“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
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
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
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
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
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
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
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
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
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
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
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
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
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李顺大造屋》讲述李顺大,陈家村的一个穷苦人,解放以后,分了土地,但没有房子,所以他下定决心,把造三间屋作为奋斗的目标的故事。

看似简单的目标,要他用近3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1951年土地改革,李顺大28岁,立愿以“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终于在1957年底,买到了能够造三间屋的砖瓦材料,但他万没有想到的是,1958年全部归公。

1962年至1965年,李顺大攒够了217元,是他预算的造屋费用,却被文革运动中一个腰插手枪、手举“红宝书”的造反派头头,全部抢去。1977年,在新走马上任的老书记的帮助下,李顺大圆了造屋梦。

扩展资料:

高晓声是新时期一个很有成就也很有风格的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大都以农村题材为主,主要反映我国农民在过去极左路线下的悲惨遭遇,以及进入新时期后生活与心路的历程。

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

除李顺大外,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

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顺大造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高晓声的作品。
小说讲述李顺大,陈家村的一个穷苦人,身世当然非常凄苦。解放以后,分了土地,但没有房子,所以,他下定决心,把造三间屋作为奋斗的目标。可这样看似简单的目标,要他用近3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1951年土地改革,李顺大28岁,立愿以“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终于在1957年底,买到了能够造三间屋的砖瓦材料,但他万没有想到的是,1958年全部归公。1962年至1965年,李顺大攒够了217元,是他预算的造屋费用,却被文革运动中一个腰插手枪、手举“红宝书”的造反派头头,全部抢去。1977年,在新走马上任的老书记的帮助下,李顺大圆了造屋梦。

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1934年9月至1949年5月,先后就读于武进郑陆桥小学,江阴澄西中学,武进鉴明中学,上海江湾私立上海法学院经济学系。1949年6月赴无锡惠山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1950年5月至1952年6月,在苏南文联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1952年7月至1957年4月,先后在苏南文化局和江苏省文化局任文化科员;1957年5月,进江苏省文联创作组,专事文学创作。 1957年6月,因参与筹组“探求者”文学月刊社,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成员,同年12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遭公开点名批判,并被处理回原籍武进农村老家。“文革” 中又受冲击和审查。直到1979年4月,彻底甄别、平反,并于11月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组重新从事文学创作。高晓声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和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组组长,是江苏最早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作家之一。 1999年7月6日晨6时30分,高晓声因患肺性脑病在无锡逝世,享年71岁。

  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被视为是农村题材反思、改革小说的代表人物。迄今已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创作谈等专集和选集30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英、日、德、荷四种文字有专集。

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1934年9月至1949年5月,先后就读于武进郑陆桥小学,江阴澄西中学,武进鉴明中学,上海江湾私立上海法学院经济学系。1949年6月赴无锡惠山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1950年5月至1952年6月,在苏南文联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1952年7月至1957年4月,先后在苏南文化局和江苏省文化局任文化科员;1957年5月,进江苏省文联创作组,专事文学创作。

1957年6月,因参与筹组“探求者”文学月刊社,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成员,同年12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遭公开点名批判,并被处理回原籍武进农村老家。“文革” 中又受冲击和审查。直到1979年4月,彻底甄别、平反,并于11月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组重新从事文学创作。高晓声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和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组组长,是江苏最早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作家之

1999年7月6日晨6时30分,高晓声因患肺性脑病在无锡逝世,享年71岁。

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被视为是农村题材反思、改革小说的代表人物。迄今已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创作谈等专集和选集30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英、日、德、荷四种文字有专集。

高晓生自述年表

1.1950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收四财》,发表在文汇报“年会”上。

2.1951年华东新华书店出版我的诗集《王善人》。

3.1953年《文艺月报》发表我的短篇小说《解放》。

4.1954年演出我同叶至诚合作的歌剧《走上新路》。1955年出版(通俗出版社)。

5.1957年屈打成右派。

6.1978年冬开始重新握管。

7.1979年3月重返文坛。

8.1979年7月《雨花》发表我的小说《李顺大造屋》。在这以前,5月由《钟山》发表我的小说《“漏斗户”主》。

9.1980年《人民文学》发表《陈奂生上城》。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七九小说集》。

10.1981年和198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的1980年和1981年小说集。

11.1983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的1982年小说集。

1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在1984、1985年出版了我的1983、1984年小说集。

13.我的1985小说集如期完成,但短篇的销售普遍滑坡,一时竟找不到肯为我出版的单位,一直拖到1988年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因时间拖长了,不得不将书名改为《觅》。不能再按年出版。从此开始,我的创作情绪低落。

14.转写长篇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91和1992年先后出版了我的长篇小说《青天在上》和《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15.在这期间还写了一些短篇,1993年由华艺出版社出了我的短篇集《新娘没有来》。

16.1992年之后,因身体关系,转人散文创作,连同过去的零星小文,先后出版了《生活的交流》、《生活、思考、创作》、《钱往哪儿跑》、《寻觅清白》等散文、杂文集。
高晓声和《七九小说集》
“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享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这是高晓声在《七九小说集》的代前言《摆渡》中说的一段话。
读完小说集,觉得高晓声没有欺蒙读者,十一篇小说各有千秋,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艺术成就也有高有低,但从作者“以真情实意享读者”这一根本立足点来看,高晓声是言行一致的。
《七九小说集》选辑了高晓声一九七九年在《雨花》《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钟山》等几个刊物上陆续发表的十一个短篇,共计约十五万字。书一出版,在文坛颇为轰动,已经很有一些扎实的评论。论者多谓,这是写中国农村在十年动乱之后的情况的不可多得的力作。
读小说受感动以后,读者总希望知道一些作者的情况。关于高晓声,他的五十年岁月本身就是一篇动人的小说。《七九小说集》中的李顺大、陈奂生、李稼夫等人的遭遇,都与高晓声自己的经历分不开的。有一些故事情节和书中人物的思想可以说是高晓声的“夫子自道”。
高晓声江苏武进县乡下人。父亲是个中学教员,但家境很贫困。高晓声上中学读书时,学费交不起,伙食费没钱交,住宿费也交不出,有个时候,连衣服也是向同学们借的。他的能上中学,全靠学校里有几个老师是他父亲的朋友,在他们照顾之下,高晓声才能上中学。用高晓声自己的话来说:“是混进去的”。但高晓声学习可不是混的,很下苦功。他的作文在全班同学中是拔尖的。高晓声真正开始写作是在一九四九年苏南解放以后。他开始投稿给《苏南日报》,这个报社的文艺副刊主编章品镇同志发现了这枝泥土里冒出的新苗,发现高晓声“他的文学语言全象在说话,顺溜溜淌出来却又粘又糯,很有咬嚼,吸引着读者非看完不可。”直至三十年后,高晓声的作品还保持着这个特点。接着高晓声就结束了学生时期,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了。开始在无锡苏南新闻专校学习,后来参加苏南文联、江苏文联工作。他当时写的小说《解约》与《不幸》,就得到读者的好评。
可是好景不长,不幸来临了,一九五七年,高晓声与方之、叶至诚、陆文夫、陈椿年等几位在文学创作上初露才华的青年被一阵扩大化的狂风卷进了灾难。
一九五八年,高晓声回到了家乡武进县农村。这次真是“回乡更断肠”,高晓声是独子,父母和他三口人,前几年他为了专心搞创作,二十八岁还没有结婚,现在这种情况下,谁肯嫁给他。乡里人闲言杂语不少,说什么“高家要灭门绝户了”。高晓声听了,真是气坏了。有个农村妇女名叫钱素贞,竟然不嫌高晓声的穷愁潦倒,也不怕高晓声头上还戴着的千斤铁帽,就毅然地和他结了婚。一起度过了二十年艰难岁月。高晓声笔下李顺大、陈奂生的困境,高晓声是亲身经历过的。不久前,高晓声自己对他的好友说:“在一九六○年有三个月,我一天只吃四两糠。”但三年困难,十年浩劫,梦魇似的岁月终于过去了。高晓声现在全家三代同堂七口人,父母俩老,高晓声和他的爱妻钱素贞,三个孩子。自从《李顺大造屋》得奖,高晓声又被选为江苏省的先进工作者,出席了省的劳模大会。一九七八年夫妻俩人双双到南京,当时方之还活着,在叶至诚家中,方之见了钱素贞,他双脚立正,深深地向钱素贞鞠了一躬,说:“谢谢您,辛苦您了!”我想钱素贞同志是当得起这一鞠躬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心酸往事也不必多说了。再说一点高晓声最近的心情吧!高晓声说:“我现在是乐观的人,是乐观派。我乐观,有四点:一、我能活到今天,就值得乐观。二、从‘四人帮’的粉碎,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四人帮’从某种意义上讲好得很,它帮助我们认识了许多问题,而且可以公开讲出来。三、我国经过这么多年折腾,极左思潮没有什么理论基础了,也没有什么精神力量了。四、我们多看看人民的生活,这几年来,人民是高兴的,我们也就应该高兴了。”
那末,《七九小说集》以后,高晓声创作的情况怎么样呢?今年在中央和地方的报刊上几乎每个月都能见到他的新作。只要看《七九小说集》这个怪书名就可推想了,大概高晓声是有决心准备再出“八○集”“八一集”……,直到为人民的文艺大业鞠躬尽瘁的那天。高晓声动过手术,肺少了一叶,身体很弱,祝愿他多多保重,为社会主义的文艺繁荣出版《九○集》《二○○○集》……。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5734.htm 不长

《李顺大造屋》"三起两落"简述
答:这篇小说通过李顺大三起两落的造屋史、心灵史,折射出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土*改以后我国农民的命运问题,揭示了极“左”思潮给农民带来的灾难。

李顺大造屋的作者
答:《李顺大造屋》是当代作家高晓声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雨花》1979年7月号。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翻身农民李顺大立志要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属于自己的瓦房。造屋熔铸了李顺大的人生理想,也是...

李顺大造屋的介绍
答:《李顺大造屋》是著名作家高晓声农村题材的作品,以李顺大立志要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属于自己的房子的经历,阐述了盖这栋房子因为所处社会主义中国的不同时期,而遭遇的不同坎坷。通过这样一个...

请教一下高晓声《李顺大造屋》中李顺大的人物形象分析 急!!!_百度...
答:小说让我们感觉到了农民李顺大成了知识分子高晓声的化身,在小说中表示了对生活的不满。高晓声《李顺大造屋》的叙述笔调在文本前后呈现出相去甚远的区别。这似乎表明他对农民“国民性”批判的立意尚有些犹豫不定,...

这篇小说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答: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在 八十年代的文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现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乡场上》、《芙蓉镇》、《李顺大造屋》、《拣珍珠》、《哦,香雪》等。高晓声的小说《...

20世纪80年代,我国作家高晓声的创作情况如何?
答:高晓声是20世纪80年代的重要作家。“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984年成为高晓声小说创作的旺盛时期,每一年都有一本小说集出版。此后,作品渐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高晓声小说以表现当代农民的命运著称,《李顺大造屋》、...

陈焕生是当代作家高晓声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
答: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

鲁迅、高晓声的哪些作品是农村题材的?
答:高晓声“一直致力于描写和反映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命运,对普通农民在农村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和精神变化作追踪式的描写。”[2]《李顺大造屋》虽使阔别文坛20余年后的高晓声声名鹊起,但真正奠定高晓声在中国当代...

陈奂生上城的作者简介
答:1962年后,当过中学教师,社办工厂技术员。1978年重新执笔,接连写出了《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钱包》等反映农民生活和命运的短篇小说,以深沉的思考,冷峻幽默的笔调,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各种...

李顺大造屋人物形象形成原因
答:社会环境。在高晓声的小说中《李顺大造屋》中,李顺大是从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中熬过来的人,勤劳朴实,坚毅执着的形象都来自于社会环境的促使。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