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村夫写《白鹿原》被批尺度大,同行惊疑:陈忠实何时顿悟了?

~

1992年年底,《白鹿原》出版。书中对性毫不讳言的描写、对历史忠实的刻画,一时间成为热潮,《白鹿原》洛阳纸贵。现在不少读者还老不正经的说:“这是我的启蒙书”。

作者陈忠实自己也说,要“不回避”、“撕开写”、“不做诱饵”。当年评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不少风气未开的老专家忌讳莫深,书中大量关于性的描写成了障碍,后来还是个别专家力排众议,《白鹿原》这部经典的作品才最终获奖。

如今,白鹿原的销售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册,再加上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的影响,《白鹿原》可视为现当代出版界的一个神话。

“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之时,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这是对一个严肃作家,最好的回馈。

绝大部分读者并不知道的事情是。在写书那会儿,陈忠实交不起孩子的学费,贫穷的一度想要养鸡。

1988年夏天,陕西一个偏远农村中里,坐着一个年近五旬的大爷。与同村同龄人不同的事情是,这位大爷一直坐在一个圆桌上,闷头写着字儿,写的也不快,一天也就两千字上下。这位大爷叫陈忠实,1982年后成为专职作家,他图个清静,专门回到乡下的老屋中创作,但实际上创作条件并不是特别好。

三伏天,屋里近40度的高温,陈忠实满头大汗,无心写作。让他被迫的停笔两个多月。

从1988年到1989年元月,近10个月的时间陈忠实码完了40万字的草稿。陈忠实后来回忆,“这大约是我专业写作以来写作量最大的一年,也是日量最大的一年。”

实际上这部作品已经准备了两年的时间,自1986年起,陈忠实一步一个脚印,走遍了蓝田、长安、咸宁三个县,翻遍了当地的历史,和“礼仪之民”打交道,收集素材。后来草稿写完之后,又花了3年时间修改,一直到1992年3月才结束

总计5年时间的写作,在经济上就给陈忠实带去了莫大的压力。虽说作为陕西省副主席,但他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有150元钱,当年人均收入差不多有160元上下(当时有人叫他挂个文职,陈忠实回骂:“你懂个锤子!”)。

陈忠实回到老家写作的时候,妻子是非常不理解他的,甚至还奚落他“你不如去开养鸡场,还可以吃几个鸡蛋,十年写出什么了,没一点成果。”陈忠实也可能带着点气话,他说:“这事儿弄不成,咱养鸡去!”

1991年腊月25日下午,陈忠实描上了《白鹿原》的最后一个标点,那是省略号的第六个点。但他也只是在河边抽了根烟、在火炉旁吸溜了一碗面,聊以庆祝。他说那是几年来,吃的最从容的一碗面条。

那个年代的许多作家,几乎都经历了这一段清贫的岁月。他们的作品都是熬心血,熬干了熬透了,熬出来的。

很遗憾,陕西自此少了一个养鸡的文人、少了一个村夫。

《白鹿原》问世之时,最先受到震惊的是同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个编辑高贤均和洪清波在火车上看完《白鹿原》,用四个字概括:“开天辟地!”

当然,更令他们震惊的事情,是陈忠实的转变。

在《白鹿原》之前,陈忠实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达到“人生的巅峰”,是一个特别突然的事情。

雷达在1993年白鹿原时说:“在阅读《白鹿原》的整个过程中我强烈感到,原先的陈忠实不见了,一个陌生的大智若愚的陈忠实站到了面前。他在什么时候悟了‘道’,得了‘理’,暗暗参透了物转星移、玉龙变化的奥秘?”

15年后的2008年,雷达照样说:“他在写《白鹿原》之前跟之后是判若两人。陈忠实突然得道了,他以前写的作品也不错,但是无法跟《白鹿原》相比。”

之前,陈忠实写的作品也有许多,还拿了一些奖。 他们中的许多文学形象被照搬到了《白鹿原》,但关于“性”的描写寥寥,人物的历史形象也多有呆板。

陈忠实自己之前的作品连他自己都不满意,尽管坐上了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的位置,但他依然感受到莫大的焦虑。

在1985年11月刚写完《蓝袍先生》的时候,他就萌生了创作《白鹿原》的欲望:“(当时)划算着粗略的写作计划,写成正式稿时可能就接近50岁了,记不清哪一天意识到生命短促的心理危机,几乎一生缠绕于心的文学写作,还没写出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于是乎“引发出我对以前创作的自我反省,不是因为社会等外部世界的刺激而迫使发生的,更非文学界评价高了低了诱导发生的,纯粹是由生命年轮即将碾压过五十大关时几近悲壮的轮声催发出来的。”

也就在1986年,小他7岁的路遥发表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震动文坛,也引起了陈忠实莫大的焦虑,颇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根本不想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人说五十知天命,五十岁的人可能大多对命运,也估摸着快退休了,对事业也断然失去了动力。但陈忠实却在临近五十大关,感到了人生莫大的悲哀,由这种悲哀转化为巨大的动力。他给这本书定了个目标:“一本死时可以垫棺作枕的书”。

后来想想,绝对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小说的扉页,陈忠实“忠实的”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原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为一个历史学研究生,我常常和人辩论文学和历史的差异,但在白鹿原里我却能找到交集。

雷达曾经评价陈忠实“他既在批判,又在赞赏;既在鞭挞,又在挽悼;他既看到了传统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恋不舍。”

“新闻笔”有一种思维:将美好的聚拢,你可以赞扬;将悲哀的聚拢,你可以痛骂。但这些,都不是真实、不是历史。

换一个大家听得懂的话,其实许多现当代作家都和方方之流一样(或者说方方代表了许多那个年代的作者),他们都是半边人。他们只是将历史的一个侧面,选择而后夸大。这也是我这个学历史的,本质上并不爱读当代文学的最重要原因。

《丰乳肥臀》号称将百年的苦难集中到了一个母亲的身上,而《白鹿原》则是将百年的真实,安放在这个渭河平原这个小村庄里。

作为地主的白嘉轩热爱劳动,他和长工鹿三的关系,没有压迫和被压迫,而是通过一个“义”,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但他仍然愚昧、腐朽,连娶7任老婆,将他们视为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他用“礼”维系乡土社会,却又用“礼”化为利刃,杀害了田小娥,还将其镇在了塔下。

田小娥通过“性”这个工具冲破了封建的牢笼,即“以性为枪,像飞蛾投火,只身扑向狰狞的封建家族专制文化壁垒,死不屈服。”但田小娥最后竟然溺于此道,连陈忠实笔下也多有不客气,将她写成了一个妖媚且不节制的荡妇。

书中更是有经典的抛硬币决定白灵和鹿兆海投奔何方的场景,十足的体现了当时时局的复杂。

人性并非简单的善恶两叉判断,不是前期的脸谱化、亦不是后来单纯的反着写,而是像拧麻花一样纠结在一起。

当然,这样客观而真实的小说,是得不到海外读者和学者的青睐的,陈忠实本来长期就是公门中人,更是被不少外国人误解。有西方的学者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虽说《白鹿原》有拿诺奖的水平,但实际上陈忠实一个外国奖项也没拿到,如今连外文版都没有。

其实这也没关系,我们长期以来就是不受人理解。凡是加强刻板印象的作品,在海外销路都十分通畅,但《白鹿原》这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应该由我们自己来传承和保护。由此,给大家郑重的推荐《白鹿原》原作,38元不过一顿饭钱,就可以品读我们这个民族真实的历史;看过电视剧和电影的朋友,也可以放在家中做陈列,时时纪念。



我曾经《白鹿原》,这部小说虽然尺度比较大,但是里面的细节描写,对于人物的形象动态,心里刻画十分引人入胜,故事情节也特别紧张,读书就有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

陈忠实在写《白鹿原》之前,也发表过不少作品,可是没有激起什么水花。《白鹿原》这部作品结合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陈忠实并不是顿悟了,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愿望,只是一直没有实现而已。

51岁村夫写《白鹿原》被批尺度大,同行惊疑:陈忠实何时顿悟了?_百度...
答:在1985年11月刚写完《蓝袍先生》的时候,他就萌生了创作《白鹿原》的欲望:“(当时)划算着粗略的写作计划,写成正式稿时可能就接近50岁了,记不清哪一天意识到生命短促的心理危机,几乎一生缠绕于心的文学写作,还没写出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作...

《白鹿原》演员孙铱被批毁角色,发长文回应:我们拍戏很辛苦!
答:看过原著的都知道,原著中的白灵是白鹿的化身啊,灵气可爱。可在网上一片倒的骂声中,孙铱所演绎的白灵却成了疯癫浮夸、神经兮兮、无理取闹的疯子,简直太聒噪了,观感感真的好差啊!网上一片倒的骂声让孙铱不得不站出...

陈忠实属于哪个文学思潮的、谢谢啦
答:是黄土文学流派的,与路遥是同一个流派的,他的著作和路远一样,都是史实性的小说,主要记录着关中的社会变迁。

从《加里森敢死队》到《白鹿原》,那些曾被禁播的电视剧
答:事实上,读过小说《白鹿原》的读者都知道,小说并未有意地反对什么,而是在虚构之巢中真实的呈现了从民国到建国初的关中大地上普通民众的过往生活。《白鹿原》停播以来,各界议论纷纷。其实,该剧大概2年前就拍完了,好不容...

对于电视剧《白鹿原》中,鹿三杀死田小娥,你怎么看?
答:不得不说这是2017年小D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剧,没有之一。关于《白鹿原》这部电视剧中,鹿三杀死田小娥,小D我觉得是一种悲哀,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鹿三和田小娥这两个人人物命运和本身的一种悲哀。先说老实忠厚的...

《白鹿原》读后感求开头和写作大纲
答: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很让我有些感慨。感慨之一是世事难料。白鹿原上,白家兴旺过,鹿家兴旺过,但好景都不长,跌下去,又起来,起来又下去。白鹿两家三代人被命运在砧板...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