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确定下来的?~

普通话是从1935年开始普及的,1935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进行国语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
1932年之後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1937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由黎锦熙、钱玄同主编、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出版。

扩展资料: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
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扩展资料: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历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主题宣传口号:
1、第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无。时间:1998年9月13日-19日。
2、第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时间:1999年9月12日-18日。
3、第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时间:2000年9月10日-16日。
4、第四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时间:2001年9月9日-15日。
5、第五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时间:2002年9月15日-21日。
6、第六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时间:2003年9月14日-20日。
7、第七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时间:2004年9月12日-18日。
8、第八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时间:2005年9月11日-17日。
9、第九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时间:2006年9月10日-16日。
10、第十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时间:2007年9月9日-15日。
11、第十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时间:2008年9月14日-20日。
12、第十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时间:2009年9月13日-19日。
13、第十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时间:2010年9月12日-18日。
14、第十四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时间:2011年9月11日-17日。
15、第十五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间:2012年9月14日-20日。
16、第十六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时间:2013年9月11日-17日。
17、第十七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时间:2014年9月15日-21日。
18、第十八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说好普通话,提高国家软实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通话

  1956年正式开始

  1949年至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头六年,是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机构,确定方针,制定实施方案。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1951年12月26日,周恩来总理指示,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设立一个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
  10月20日,协会举行了第一次理事会议,决定把研究拼音文字作为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导,于1953年10月1日在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
  1954年12月23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最后通过了修正后的《汉字简化方案(初稿)》和《一九五五年工作计划大纲(草案)》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8年1月10日,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报告会,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重要报告,他在报告中对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做了明确透彻阐述。

  普通话概念: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您好!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朋友》,是1917年2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二卷六号上的一首白话诗,作者是胡适。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提倡白话文,此文被认为是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声进军号角。1918年1月起,当时正由北大6名教授编辑的《新青年》开始完全用白话文刊行。

1918年11月2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统一汉字读音,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套“汉语字母”。1920年1月12日,教育部发布训令,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国语从当年秋季起用白话文取代古文。同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采用很快扩展到中等以上学校。

1928年,教育部下设“国语统一筹备会”,发布“各省市县推行注音符号办法”,提出目标是:“应当在最短时间,使全国识字的人利用注音符号,教导全国不识字的人从使用注音符号,进而认识文字,以达到全国人人识字的目的。”同时,采用许多宣传方法,如每年印发注音字母单张和年历约10万张以上,并在行人多、繁华地点的墙壁上油刷注音字母。北京天安门西墙片,墙上十分醒目地书有一份文件:右侧开头为“国语统一,言文一致”,随后是文件标题“注音字母”,接着即为注音字母表的40个字母,落款应该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会”。

1955年“国语”改称“普通话”。50年代开始,白话文又有新的发展:废除“等因奉此”的文言公文,公文一律改为白话;废除半文半白的“新闻体”,提倡报纸文章口语化;大量出版用白话翻译文言的古书。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它是“国语罗马字”的简化和改进。小学生入学首先学习拼音,利用拼音学习汉字。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是从1956年开始的

从有了语言就开始了

中国是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

中国的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1956年正式开始 1949年至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头六年,是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机构,确定方针,制定实施方案。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51年12月26日,周恩来总理指示,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设立一个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说普通话的?
答:回答:解放后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讲普通话的
答: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

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答: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是1995年开始实行的,。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一、普通话简介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

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答: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普通话是起源于哪个时期哪个地方?
答:来源: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

是谁统一的普通话,什么时候?
答:1956年2月6日,国务院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国务院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开始编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是继三十年代《国语字典》之後最权威的现代汉语工具书。1956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成立,历经八年编成了《普通话异...

目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广的,我印象中是不是建国后推的...
答:中国大陆的普通话推广始于1956年,当时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标志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工作正式开始。而我印象中,台湾的普通话推广则是在1975年左右开始的,当时台湾当局为了推广台湾话和闽南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台湾话和闽南语列为官方语言,并在教育、媒体、政府机构等公共...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普及的?
答:我国是从1956年2月开始向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历时60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播电视、学校教育以及商业服务窗口单位的从业人员基本普及了普通话。但是,普通话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普及。据统计,2015年中国70%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