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天台山可以皈依吗?

佛教是宗教吗~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扩展资料: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个人认为:
请先想清楚,自己皈依佛门的目的何在?所求者何?
若要皈依,须寻觅正法道场,要仔细观察。若是误入外道,或附佛外道,不能闻熏佛陀正法,恐怕所得非所愿。

转帖:
文珠法师___三皈五戒的意义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定要受持五戒。因为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起步,受持五戒,是学佛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相信在座各位,大多数都已经皈依三宝了?但三宝的意义究竟是甚么呢?三宝又有那几种?我们皈依三宝之后,要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三宝弟子?三宝弟子是否一定要求受五戒?五戒的内容又是甚么?皈依三宝、求受五戒又有甚么好处?关于这些问题,各位是否都已经理解?本人认为,开始学佛的人,对以上的问题,必须认识清楚,然进行三皈五戒,使自己的信仰,建筑在理智旳磐石上,才算是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因此,今天特别提出‘三皈五戒’的问题,与各位共同讨论,希望各位都明白三皈五戒的意义,都能负起三宝弟子应有的责任,都成为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
二、三宝的类别

三宝的类别,可分为四种:

(一)别相三宝

别相三宝是指佛在世时,曾经停留在人间,与众生接触过的三宝,有大小乘的分别。大乘三宝中的佛宝,是指最初成道的毗卢遮那佛;法宝是指华严经,与其他一切大乘经典;僧宝是当时在佛座下,协助佛陀教化众生的大菩萨僧。若就从体起用,应小乘机言:则现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是佛宝;佛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等教、理、行、果是法宝;依法修行,证得解脱道的三乘圣众是僧宝。以其个别出现人间,教化众生,佛不是法,法不是僧,形相不同,彼此互异,所以名别相三宝,又名化相三宝。

(二)住持三宝

佛灭度后,流传于世间的佛像,无论是纸昼,木刻,泥塑,铜铸,都可以代表释尊,令礼拜恭敬的人灭罪生福,是住持佛宝。佛弟子将释尊一代时教,所说的十二分经,结集成三藏圣典,是住持法宝。出家修行,弘扬佛法,能自行化他的比丘、比丘尼,是住持僧宝。

(三)自性三宝

自性,是指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圆明觉照,是佛宝觉义;真如自性,不变随缘,能出生十法界诸法,作为一切诸法的轨则,是法宝正义;真如自性,随缘不变,不生不灭,清净无染,是僧宝净义。佛法僧三宝,皆依真如自性而建立,故名自性三宝;因为真如自性,是一切法所依据的理体,所以又名理体三宝。

(四)一体三宝

意思是三宝之中,各各互具三宝。例如佛宝,其本身觉照明了,是佛宝觉义;佛亲证诸法实相理,是法宝正义;佛的身心清净,是僧宝净义。在法宝言:诸法实相,灵明觉照,是佛宝觉义;原本执持万物,是法宝正义;原本清净无染,是僧宝净义。在僧宝言:僧众修行,能立观智,是佛宝觉义;能遵循轨则修行,破邪显正,是法宝正义;能和合共处,清净无诤,是僧宝净义。三者互具,不可分割,故名一体三宝,又名同体三宝。

因为别相、住持二种,各有形式,有相貌可见,属于事相三宝;自性与一体二种,只可以神会,不可以观见,是属于理性三宝。事理各二,共有四种三宝。

三、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甚么?皈是皈向、皈宿,依是依靠、依托,依赖。如游子归家,依靠父母;亦如浪子回头,找寻归宿;亦如学生依托老师,弟子依赖师傅一样。我们寄生在业海茫茫的五浊五世中,如果没有可靠的信仰对象,作为我们精神的寄托与归宿,没有良师益友给我们依托和信赖,难免依世起倒,随俗浮沉,或被烦恼的波浪冲击,漂流生死苦海,无法靠近觉岸,摆脱六道轮回的苦恼。现在,皈依三宝,等如已经找寻到归宿,前途有所依赖。印光大师说:‘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即便趋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三宝为船,众生归依,即登彼岸。’因为三宝,是黑夜的灯塔,苦海的慈航,我们皈依三宝,等如在无明黑夜中,获得真理之光的照耀,亦如在烦恼波涛汹涌的生死苦海中,忽遇三宝的慈航,若能归投慈航,归向三宝,依托三宝作为我们生命的导航,一定可以渡过苦海,登陆觉岸。

又皈字从白从反,白的反面就是黑,黑的反面就是白,正是代表人生的两面;白表示智慧的光明,黑表示愚痴的黑暗。众生久远劫来,长期被无明烦恼的黑暗,障蔽自性的智慧光明,以致颠倒行事,随业流转,轮迥六道生死,从迷积迷,无法走出黑暗,奔向光明。现在,由于住持三宝的教导与接引,用清净的身心皈依三宝;皈依佛,依靠佛宝的觉悟,启发自性的觉悟,从颠倒迷惑中回头,提高理智,发菩提心,趣向佛道;皈依法,依靠佛的法宝,启发自性的正智,从邪知邪见中回头,提起正念,了解真理,增长智慧;皈依僧,依靠僧宝的清净,启发自性的清净,从五浊恶世的物欲洪流中回头,步著诸佛菩萨的后尘,踏著一切贤圣僧的足迹,走上菩提觉道,奔投宝所,回归真理之邦,以佛教的真理,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所以皈依三宝的意义,不止是反黑为白,反迷为悟,反邪归正,反愚为智,反染为净,彻底改造自己;还要由皈依事相的三宝,进而皈依自性的三宝,最后亲证理性三宝。

有人问我,学佛是否一定要皈依三宝?我的答案是:‘一定要’。理由是:我们既然决定归向佛门,学习佛法,为甚不肯定自己的身份呢?例如我们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准备投考攻读,当然要先进行正式注册,然后入学。同样道理,我们准备进入佛教最高学府,攻读人生哲学,当然要皈依三宝,进行注册和报到。因为三宝,是佛教最高学府的负责人,佛是创办人兼仁慈的院长;法是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僧是助理教授,亦是勤劳的服务员兼继承人。我们归依三宝,等如正式注册,进入佛教德智兼顾,解行并重的最高学府攻读,研究宇宙人生的哲理,以及学习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手段,和发掘真理,体验真理的方法,直至觉行圆满,二利究竟,就可以完成学佛的课程,与佛同等,成为宇宙的大觉圣者。

不过,我们要知道,三宝一体,是不可以分割的。因为如果只有佛宝,没有法宝、僧宝,用甚么来教化众生呢?又由谁来学习与弘传呢?等如没有教材与方法,又缺乏助理与承继人员的学校,怎样培训学生?如何继往开来?在法宝方面说:如果没有佛宝与僧宝,那么,由谁来证理,又由谁来修学?等如没有创办人与继承人的学校,可以成功吗?有前途吗?若站在僧宝的立场:如无佛宝与法宝,既无修学的方法,也无修学之目的,凭甚么修学,又为甚么要修学?等如没有教材,没有教学方法与目的,教学生学习些甚么?又学来作甚么?综上可知,三宝一体,互摄互融,不可分割。我们归依,一定要同时归依三宝,信佛,学法,敬僧三部曲,缺一不可。

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这点,以致有人,不信佛,不敬僧,但能讲解佛法;如各地大学讲师,虽然可以讲解一些佛教的道理,但他们根本不信佛,不敬僧,更莫论修持了。此外,亦有人信佛,学法,但不敬僧。如住持佛教寺院,甚至为人讲解佛法的居士等。尤甚的是有人,只知皈依一个人,竟然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代表甚么?更谈不上信佛、学法、敬僧;但凭师父吩咐,即使是违背因果,不合佛法,亦义无反顾。无形中分割了三宝,破坏了三宝,实在罪过。因此,我们应该知道,皈依佛门,必须要同时皈依三宝,在深信依赖三宝的虔诚意识中,不断修学佛法,净化身心;由住持三宝的接引与启示,如理解别相三宝,进而学习与修持别相三宝的教、理、行、果,启发自性三宝,亲证理体三宝,才是真正的皈依三宝。

四、皈依仪式与功德

佛在世时,皈依仪式,非常简单。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佛初成道,受商人兄弟供养,食后咒愿;‘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随即劝导商人:‘汝等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末来僧。’兄弟二人立刻宣言:‘大德!我今皈依佛,皈依法。’便完成了皈依的仪式。直至佛到鹿野苑,度侨陈如等五人出家,学佛证果,然后三宝具足。

最初皈依三宝的,是耶输迦的父亲。因为见佛闻法,心生欢喜,即对佛言:‘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

后来,耶输迦的母亲与前妻,见佛闻法得益,亦自动对佛说:‘自今已去,皈依佛、法、僧,听为优婆夷。’是为在家二众弟子的开始;可知皈依仪式,极其简单。

但现代人,喜欢隆重,致使皈依仪式,演变成有有敷座,请师,唱赞,礼佛,开示,请圣,忏悔,受皈,发愿,劝诫,回向等一连串的活动。还有人加插其他余兴节目,如甘露瀖顶等,都是接引众生的方便。

本人认为,皈依三宝,最重要的是皈依者本人,自动自发,心诚意悦,在住持僧宝的接引与领导下,对住持佛宝宣誓:尽形寿皈依佛法僧,就可以完成皈依的手续。不过,在完成皈依手续后,还要真正发心研究佛学,了解真理,如法修行,做到敬佛,敬法,敬僧;实行学法,修法,弘法;同时负起护法的责任,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至于皈依仪式隆重与否,并不重要。

至于皈依三宝的功德,非常殊胜。优婆塞戒经说:皈依三宝,能出生无量善法,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根本,所得福报,无穷无尽。文殊师利问经说:皈依佛法僧,可以解脱一切苦恼。佛说因缘僧护经说:皈依三宝,得大吉利。其他经典,无不赞叹皈依三宝的功德,微妙难思。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福报享尽,将堕三涂,帝释天主,教他皈依三宝,称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七日后命终,天主不知其去处,特来问佛。佛言:因皈依三宝功德,转堕为升,已生兜率陀天。由是证明,皈依三宝,的确可以离苦得乐,近则增长人天福报,免堕恶道;远则可以作为成佛的真因,终证佛果菩提。

六、受持五戒的功德

我们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幸福,抑或为了净化社会,保障一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应该在皈依三宝后,进一步发心求受五戒,在严谨受持五戒的过程中,认真改往修来,使自己在生活与工作方面,不断改善自己,提升自己,朝向智慧的觉道迈进,一方面净化自己的身心,令三业清净,福慧增长以自利;一方面净化社会,取消罪恶,令社会安定繁荣以利他。在佛说贤者五福经中说:自己不杀生,又能劝导他人不杀生,来生必得长寿的果报;自己不偷盗,又能善说法要,令闻法的人,改变偷盗的行为,来生必得富饶,拥有无量财宝的福德;自己断淫,又能教人断淫,或劝人尚节守礼不邪淫,来生必然相貌端正,庄严无比;若能自己不妄语,又能说服他人,止息妄语,敬信三宝,来生必得善名远播,人所称赞的福报;自己不饮酒,正智明了,又能说法利生,教人不饮酒,令人保持正智,明白佛法,理解真理,来生必然聪明大智,人所敬信。我们欲想长寿,大富,端庄美丽,知名度高,又想聪明才智过人,真的要发心受持五戒。何况持戒,诸佛称赞,善神守护,功德不可思议。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严持不妄语戒。有一天出外乞食,看见一个难产妇人,生命危在旦夕,大悲心生,自言:我自从皈依如来,即严持不妄语戒,若然清净,愿以此功德,令此难产妇人,顺利生产。言毕,婴儿立即出世,毋子平安。又过去年印度迦湿弥罗国,有一毒龙为患,当时住在毗罗寺的五百大阿罗汉,共同入定,亦不能驱逐此恶龙。后来,有一游方僧人至,闻毒龙为患,特别前往毒龙处,弹指说:‘请远离此地’,毒龙闻言,即自动离开。五百阿罗汉问僧人入何定,可以驱逐毒龙!僧人答:我不入定,也不用神通,只是一向严持佛戒,即使是轻微小罪,亦不触犯,所以能令毒龙害怕,自动离开。由此证明,持戒功德,远胜神通;即使是只能受持一戒,清净不犯,其功德亦不可思议。因为五戒,有少分戒,多分戒,与满分戒的不同。但受一或二戒,名少分戒;若受三或四戒,名多分戒;全受五戒名满分戒。所以皈依,一定要同时昄依三宝,不可分割;求戒,是可以求受满分戒,也可以选择求受少分戒、或求受多分戒的。无论是少分、多分、或满分,但能受持不犯,功德一样不可思议。

现在,关于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大家都明白了,若果想进入佛门,改往修来,超凡入圣,离苦得乐,就一定要皈依三宝;若果想灭罪生福,上升不堕,保持人身不失,就要受持五戒。可以说:三皈五戒,是确定佛弟子身份的证明,亦是往来人间天上,以及通往佛道的法界护照。凡是想灭罪生福,享受人天快乐,甚至想转凡成圣,觉悟成佛的人,都应该皈依三宝求受五戒。皈依三宝,就是三宝弟子,求受五戒之后,男子就是优婆塞,女子就是优婆夷,意译是近事男,近事女。意思是说:皈依受戒的善男子、善女人,今后应该亲近三宝,学习佛法,了解真理,如法修行,以求智慧;同时还要尽自己的能力,四事供养三宝,护持三宝,以修福德;如是福慧双修,解行并进,才是典范的三宝弟子,才是典范的优婆塞,或优婆夷,才可以福慧增长,菩提上进,而获得学佛的真实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

我想皈依佛门做一名俗家弟子
答:你有这个想法很好,先皈依就行,不一定马上具足五戒(五戒中有一戒是不饮酒)。皈依就是回头、依靠佛的意思,也就是做个佛弟子(俗家弟子是佛的四众之一)。你可在当地找个已经皈依的俗家弟子,或者出家僧,让他给你做引荐,后面你就不用自己操心了。一些习惯慢慢来,佛法并不拘泥,是很活泼的。你...

...想皈依佛门当一名俗家弟子。请问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答: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

我想成为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天台山可以皈依吗?
答:现在,由于住持三宝的教导与接引,用清净的身心皈依三宝;皈依佛,依靠佛宝的觉悟,启发自性的觉悟,从颠倒迷惑中回头,提高理智,发菩提心,趣向佛道;皈依法,依靠佛的法宝,启发自性的正智,从邪知邪见中回头,提起正念,了解真理,增长智慧;皈依僧,依靠僧宝的清净,启发自性的清净,从五浊恶世的物欲洪流中回头,步著诸佛菩萨...

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佛教俗家弟子能受五戒、菩萨戒。一、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二、菩萨戒 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

我想皈依佛门俗家弟子
答:那很好啊,您最好先了解一下三皈依的意义,然后选择一个最好是佛菩萨的诞辰之类的日子去当地的寺院求皈依,因为这些日子寺院经常开法会,开法会的时候最后总是为求皈依的弟子们传授三皈依的。皈依佛门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却非常庄严神圣,因为这意味着您从此将开始进入提升自我的菩提大道 接收三皈依...

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到底要怎么做?
答: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找一个修行如法的寺院,去求皈依受戒,一般寺院会有三皈五戒法会。法会之前,听法师开示三皈依、五戒,然后拜忏。之后皈依,皈依以后就可以求戒,受三皈五戒。之后就是俗家弟子了。有三皈五戒证。平日里,做早晚课,诵经、学戒律,照着去做。五戒之后,还可以求菩萨戒。五戒是...

学佛一段时间了,现在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请对昆明的寺庙皈依有相关了...
答:第一,皈依,不是为了别人皈依。是自己皈依。第二,寺院是学佛,还学魔,都无所谓。皈依法会,只是为你皈依作证而已。是魔也无所谓。一个真正修习佛法的人,不会执着的。第三,你说的你学佛是因为喜欢,不是消极避世。要知道,修习佛法。是修正自己的无明。让自己更懂得世间真谛。不是消极的。即便...

怎样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
答:3、皈依以后,成为佛的在家弟子了,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居士?也就是皈依以后应该如何修行的事? 当然,讲这些开示,都是皈依师即法师应该具足的本事了。 皈依师的修持如何,以及皈依前的开示如何,受皈依人的皈依效果是不一样的。无论如何,要让来受皈依的弟子明白什么是三宝?什么是住...

想皈依佛家 做俗家弟子 首先要怎么做?
答:想皈依佛门,做俗家弟子 ,首先要对佛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先阅读一些佛教的常识性读物。然后找一个有修有证的出家僧人,作自己的皈依师,求授三皈。并严格按照皈依师的要求去做。在机缘成熟的还要受持五戒,八关斋戒……乃至受持菩萨戒。受戒之后,还要持戒——时刻护持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如...

想皈依佛家 做俗家弟子 首先要怎么做?
答:皈依,是一个学佛的过程,一个“回家、回归”的过程,而皈依仪式只是皈依这一过程的一个开始。当你想皈依佛门,要做的仪式肯定是不可少的。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到中了解一下吧。佛教礼仪 一、请圣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一般三清三拜)二、...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