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用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相反,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大的反作用。这一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注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盖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足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占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历史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及时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发展权利的保障和拓展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和拓展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这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不竭动力。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通过改革创新自我完善,焕发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体制机制上焕发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也是创新,创新包含改革。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自觉地把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创新文化,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已深深融入广大党员的世界观之中,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已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意识。尽管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也经历过曲折和失误,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新旧中国的对比中、从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中、从国内外的对比中深深体会到,我国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旗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生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目标,就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和富强,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境界。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看病、上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把促进社会和谐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认社会矛盾,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环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军事,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小康总体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转型阶段的一些弊病也开始显现,由于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急需转型,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一系列的成果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诱因。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论断,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新的论断,同样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可持续,才能保持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保障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注三农,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减小贫富差距。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的理论思想是结合中国当代的实际国情,联系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而诞生的,中国想要长久快速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路线,不能用后代的资源和环境换取一时的速度,更不能死守粗放型发展模式成就,要求改变经济发展结构和模式,从长远打算,依靠人才和科技达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所以说只有处理好中国特色和实践的关系,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答:一、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
答: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一道持续奋斗、探索创新的结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

运用唯物论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

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知识论述我国目前为什么要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
答: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自觉地把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创新文化,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党心民心...

用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 ...
答: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

从唯物史观角度回答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1、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把中国从悲惨境况中解救出来。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主义和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鉴别之后,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的...

为什么说系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答:历史唯物主义所阐明的,从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从生产力说明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说明上层建筑,以及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路线,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各门社会科学只有遵循这一认识路线才能正确地概括经验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答: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军事,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小康总体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转型阶段的一些弊病也开始显现,由于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
答:而“马毛邓三”它们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作为了无产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了。然后我们用唯物史观来分析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改革 ...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民如何实现中国梦?
答:唯物史观角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方法如下: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之一。要...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