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9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9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我来回答:
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117300
2、借:原材料-甲材料
103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0300
3、分配运费:
乙材料应分配运费=300*(1000/300+200)=600元
丙材料应分摊运费=200*(1000/300+200)=400元
乙材料应分配保险费=35100*(1500/35100+23400)=900元
丙材料应分配保险费=23400*(1500/35100+23400)=600元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银行存款61000
4、借:原材料-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5、购入甲材料,货款总额23400元(含增值税),货款已支付,但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6、借:原材料-乙材料9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9000
7、借:原材料-丁材料30000
贷:应付账款30000
特此回答!


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117300

2、借:原材料-甲材料 103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0300

3、分配运费:

乙材料应分配运费=300*(1000/300+200)=600元

丙材料应分摊运费=200*(1000/300+200)=400元

乙材料应分配保险费=35100*(1500/35100+23400)=900元

丙材料应分配保险费=23400*(1500/35100+23400)=600元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银行存款61000

4、借:原材料-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5、购入甲材料,货款总额23400元(含增值税),货款已支付,但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6、借:原材料-乙材料9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9000

7、借:原材料-丁材料30000

贷:应付账款30000

扩展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1079号)规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下称新标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税务总局正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具体办法,在该办法颁布之前,为保证新标准的顺利执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暂按以下原则办理:

1、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有关规定仍继续执行。

2、2008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现行规定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3、2009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4、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新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照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增值税



我来回答:
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117300
2、借:原材料-甲材料 103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0300
3、分配运费:
乙材料应分配运费=300*(1000/300+200)=600元
丙材料应分摊运费=200*(1000/300+200)=400元
乙材料应分配保险费=35100*(1500/35100+23400)=900元
丙材料应分配保险费=23400*(1500/35100+23400)=600元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银行存款61000
4、借:原材料-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31500
-丙材料21000
5、购入甲材料,货款总额23400元(含增值税),货款已支付,但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6、借:原材料-乙材料9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9000
7、借:原材料-丁材料30000
贷:应付账款30000
特此回答!

一道中级财务会计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答:原料入库价值=6000000+55800+20000+18000=6093800元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入原材料20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
答:答案: C. 811.3万元 (800+9.3+2=811.3万元)该原材料的实际入帐明细如下:1、货款买价=800万元(包括合理损耗的2公斤原材料)3、运输费=10万*(1-7%)=9.3万(扣除可抵扣的费用)3、保险费=2万 不属于原材料入库价值的有:1、增值税税额=136万元(进项税额,可以抵扣)2、可抵扣的7%运费=10...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原材料一批,发
答:本题的答案应该是 B.41400元 首先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表示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发票价款为40000元需要全额计入入账价值 其次运输途中合理损耗120元,由于属于合理损耗,不能从入账价值中剔除。最后入库前发生的整理挑选费为1400元需要计入成本。所以答案是40000+1400=41400 ...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为400千克,贷款为24000元...
答:实际单位成本=(24000+1400+520)/(400×(1-10%))=72元 原材料从采购到最后入库发生的费用 24000+1400+520=25920 增值税不用算,因为是税,不是成本,可以抵扣的。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9月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
答:选择A 50万元+0.3万元+0.2万元=50.50万元 虽然途中发生0.1万元的合理损耗,但原材料的总价不变,只是入库原材料的单位价格略有提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核算,有关资...
答: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3 贷:银行存款 100900 同时:借:原材料 110000 贷:材料采购 110000 (3)材料实际成本=80000+1500x(1-7%)=81395 材料计划成本=80000 进项税额=13600+1500x7%=13705 借: 材料采购 8139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705 贷...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日常核算,甲材料计 ...
答: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情况下,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即是材料成本差异,本题需要计算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批购买的甲材料实际成本=32000+1600+400=34000 本批购买的甲材料计划成本=18*1980=35640 本期入库甲材料的成本差异=35640-34000=1640 答案应为C 节约1640。(注意: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的20千克...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6%。本月销售一批原材料,价...
答:应该是5974/(1+16%)-4000+1000=2150

一般纳税人企业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怎么列分录
答:[案例1]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某月末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原材料短缺5 000 元,经查短缺的原材料不含运费,是由于仓库管理员管理不善造成,经公司领导批示,应由仓库管理员赔偿500 元。非正常损失原材料所涉及的进项税额=5 000×17%=850(元),不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一批原材料,价款200000元,获得的增...
答:假如你这批原材料全部加工成产品,不考虑有其他的进项税额,然后进行销售,不含税销售价为250000元,那么这批原材料加工销售后产生的销项税额为250000*17%=42500,减去进项税34000,你应该交纳的增值税额为42500-34000=8500元。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出现当月购进的原材料全部加工并在当月销售完,所以上面...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