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实验前为什么要冲洗色谱柱

液相色谱在分析化合物时,为什么实验前要冲洗色谱柱~

液相色谱在分析化合物时,实验前要冲洗色谱柱是为了去除误差。液相色谱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在色谱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区分各种方法,根据固定相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命名,如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液相色谱。
经典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是依靠重力缓慢地流过色谱柱,因此固定相的粒度不可能太小(100μm~150μm左右)。分离后的样品是被分级收集后再进行分析的,使得经典液相色谱不仅分离效率低、分析速度慢,而且操作也比较复杂。
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出粒度小于10μm的高效固定相,并使用了高压输液泵和自动记录的检测器,克服了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发展成高效液相色谱。

扩展资料
液相色谱能完成难度较高的分离工作:
a.气相色谱的流动相载气是色谱惰性的,基本不参与分配平衡过程,与样品分子无亲和作用,样品分子主要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而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液体也与固定相争夺样品分子,为提高选择性增加了一个因素。也可选择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做流动相,增加分离的选择性。
b.液相色谱固定相类型多,如离子交换色谱和排阻色谱等,作为分析时,选择余地大;而气相色谱并不可能。
c.液相色谱通常在室温下操作,较低的温度,一般有利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法的关键是将样品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后依次由检测器进行定量,色谱柱是液相色谱仪的核心,不同的色谱柱有着一定的PH适用范围,如果样品的PH值偏离了这个范围,就需要使用缓冲溶液对样品的PH进行调节。注意缓冲溶液一般都是盐类,浓度过高容易在高压液路中饱和析出结晶,损失色谱柱和液路系统。

  转载:《分析测试百科网》

  1.色谱柱简介
  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添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硅烷键合相和氨基硅烷键合相等)也有使用,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手性键合填充剂用于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分析。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炭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待测物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孔径在15nm(1nm=10埃)以下的填料适合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以硅胶为载体的一般键合固定相填充剂适用PH2~8的流动相。当PH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当色谱系统中需使用PH大于8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碱的填充剂,如采用高纯硅胶为载体并具有高表面覆盖度的键合硅胶、包裹聚合物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或非硅胶填充剂等;当需使用PH小于2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酸的填充剂,如具有大体积侧链能产生空间位阻保护作用的二异丙基或二异丁基取代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等。
  2.色谱柱的冲洗体积确定
  一般情况都是冲洗色谱柱10-20倍柱体积,具体可以这样计算,根据柱内径和柱长算出色谱柱内体积。短柱一般时间就是30分钟、长柱一般冲洗60分钟就可以了。举例:内经为4.6mm、长250mm,其柱内体积=3.14*4.6*4.6/4*250=4.153毫升,流速是1.0毫升每分钟,折中取15被柱内体积,则冲洗时间就出来了。
  3.色谱柱冲洗
  冲洗色谱柱最好在分析结束后,用流动相冲洗到基线平稳,然后用10%左右的有机溶剂冲洗色谱柱,主要是冲洗干净流动相中的缓冲盐。然后用100有机溶剂冲洗。最好是梯度变化冲洗。分析物可能为一些能溶解在水中,有些需要用纯溶剂才能完全去除。如果分析时间紧迫一定要把盐分冲洗干净,一般情况不要用纯水冲洗色谱柱,特别是反向柱的填料的键合集团容易折断,对色谱柱造成损伤。色谱柱被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开始被污染了,所以色谱柱的寿命和我们使用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被污染但是对我们分析目标物没有造成影响我们也就是认为还能用。
  4.色谱柱维护冲洗
  常见故障筛板阻塞,解决办法是:a、过滤流动相;b、过滤样品;c、运用在线过滤或保护柱。
  柱头塌陷解决方法是::a、避免使用PH>8的流动相(针对大部分硅胶的柱子);b、使用保护柱 ;c、使用预柱(饱和色谱柱)。
  前面谈到的不管用什么溶剂一定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用机溶剂,主要是考虑到一些疏水基团在有机溶剂里面容易伸展利于冲洗其包藏的杂质等。当我们的色谱柱在压力和柱效下降时,我可以拆开泵近端柱头的螺丝取出筛板,清洗筛板以及观察里面的填料,如填料污染严重,就要进行挖取一部分被污染的填料然后用其他废弃的柱子相同填料来填补,用新的筛板或清洗好的筛板拧好螺丝。然后冲洗观察柱压变化和测试柱效等。

  5.特殊冲洗 强保留物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累积,对样品中的化合物产生额外的保留行为,不仅引起峰形变宽、拖尾,使柱效下降,同时也会引起保留时间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导致柱压升高。由于强保留物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对色谱分离的影响是一个累积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体现出来,但对许多样品特别是复杂样品而言,很难判断其是否含有强保留物质,因此要防止强保留物质的累积,需要在每天的日常维护中用纯甲醇或乙腈清洗色谱柱。
  清洗方法:
  1.未使用缓冲盐:每天分析完成后,用纯甲醇或纯乙腈反向冲洗色谱柱60min。
  2. 使用过缓冲盐:分析完成后,先用上述方法除去缓冲盐,然后再用纯甲醇或乙腈反向冲洗色谱柱 60min。
  3.补救方法:
  水——乙腈——氯仿(或异丙醇)——乙腈——水
  每一步以 1.0ml/min 流速反向冲洗色谱柱 60min。

  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食品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百度搜下就有。

色谱柱使用前的“活化”而已,或者说激活你更容易理解?

置换柱子了流动相体系便于样品再柱子上的吸附与洗脱

1.色谱柱简介
  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添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硅烷键合相和氨基硅烷键合相等)也有使用,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手性键合填充剂用于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分析。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炭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待测物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孔径在15nm(1nm=10埃)以下的填料适合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以硅胶为载体的一般键合固定相填充剂适用PH2~8的流动相。当PH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当色谱系统中需使用PH大于8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碱的填充剂,如采用高纯硅胶为载体并具有高表面覆盖度的键合硅胶、包裹聚合物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或非硅胶填充剂等;当需使用PH小于2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酸的填充剂,如具有大体积侧链能产生空间位阻保护作用的二异丙基或二异丁基取代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等。
  2.色谱柱的冲洗体积确定
  一般情况都是冲洗色谱柱10-20倍柱体积,具体可以这样计算,根据柱内径和柱长算出色谱柱内体积。短柱一般时间就是30分钟、长柱一般冲洗60分钟就可以了。举例:内经为4.6mm、长250mm,其柱内体积=3.14*4.6*4.6/4*250=4.153毫升,流速是1.0毫升每分钟,折中取15被柱内体积,则冲洗时间就出来了。
  3.色谱柱冲洗
  冲洗色谱柱最好在分析结束后,用流动相冲洗到基线平稳,然后用10%左右的有机溶剂冲洗色谱柱,主要是冲洗干净流动相中的缓冲盐。然后用100有机溶剂冲洗。最好是梯度变化冲洗。分析物可能为一些能溶解在水中,有些需要用纯溶剂才能完全去除。如果分析时间紧迫一定要把盐分冲洗干净,一般情况不要用纯水冲洗色谱柱,特别是反向柱的填料的键合集团容易折断,对色谱柱造成损伤。色谱柱被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开始被污染了,所以色谱柱的寿命和我们使用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被污染但是对我们分析目标物没有造成影响我们也就是认为还能用。
  4.色谱柱维护冲洗
  常见故障筛板阻塞,解决办法是:a、过滤流动相;b、过滤样品;c、运用在线过滤或保护柱。
  柱头塌陷解决方法是::a、避免使用PH>8的流动相(针对大部分硅胶的柱子);b、使用保护柱 ;c、使用预柱(饱和色谱柱)。
  前面谈到的不管用什么溶剂一定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用机溶剂,主要是考虑到一些疏水基团在有机溶剂里面容易伸展利于冲洗其包藏的杂质等。当我们的色谱柱在压力和柱效下降时,我可以拆开泵近端柱头的螺丝取出筛板,清洗筛板以及观察里面的填料,如填料污染严重,就要进行挖取一部分被污染的填料然后用其他废弃的柱子相同填料来填补,用新的筛板或清洗好的筛板拧好螺丝。然后冲洗观察柱压变化和测试柱效等。

  5.特殊冲洗 强保留物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累积,对样品中的化合物产生额外的保留行为,不仅引起峰形变宽、拖尾,使柱效下降,同时也会引起保留时间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导致柱压升高。由于强保留物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对色谱分离的影响是一个累积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体现出来,但对许多样品特别是复杂样品而言,很难判断其是否含有强保留物质,因此要防止强保留物质的累积,需要在每天的日常维护中用纯甲醇或乙腈清洗色谱柱。
  清洗方法:
  1.未使用缓冲盐:每天分析完成后,用纯甲醇或纯乙腈反向冲洗色谱柱60min。
  2. 使用过缓冲盐:分析完成后,先用上述方法除去缓冲盐,然后再用纯甲醇或乙腈反向冲洗色谱柱 60min。
  3.补救方法:
  水——乙腈——氯仿(或异丙醇)——乙腈——水
  每一步以 1.0ml/min 流速反向冲洗色谱柱 60min。

针对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做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时,一般要冲多久的柱子...
答: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流动相中的缓冲盐不可以直接遭遇纯有机相。因为溶解度等原因,可能会出现盐析现象。所以会用甲醇水做过渡。你在冲流动相的时候可以观察基线,平衡后就可以进样分析。但是冲洗色谱柱的时候和基线没有关系。冲洗色谱柱主要是洗去色谱柱中残留的流动相和样品,避免他们对固定相,也就是...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中为什么要采用梯度淋洗
答:朋友,为了节省分析时间 流动相的成分直接与保留时间有关系,可以得到更好的条件 建议您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分析测试百科网乐意为你解答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百度上搜下就有。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中为什么要采用梯度淋洗
答:当被分离组分较复杂时,等梯度洗脱难以将组分很好的分离并完全洗脱,就得考虑梯度洗脱了。液相色谱的梯度洗脱作用类似于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总之,为了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中为什么要采用梯度淋洗
答:1、色谱的起源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

液相条件要保证 物质都冲洗出来吗
答:液相条件要保证 物质都冲洗出来吗 薄层色谱与一般的正相色谱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和反相色谱相反.而正相色谱一般是用正己烷,乙醇,氯仿,THF等,其实那正己烷就相当于反相色谱中的水相,其它有机溶剂相当于反相色谱中的有机相了.正相色谱一般是基于样品怕水和分离的要求.因为高压泵和梯度的原因使行水相存在下...

液相色谱柱应该怎样清洗
答:1.高效液相色谱柱柱子的清洗 即使样品和流动相已做过前处理,也仍难以完成避免柱子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对柱子行清洗。清洗应定期进行,如果在短期内分析许多样品,则以每日清洗一次为宜,至少也应一周一次,防止有太多的杂质在柱上堆积。反相柱的常规洗涤办法是:分别取甲醇、三氯甲烷、甲醇-水各20倍柱...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含量中为什么要用甲醇溶液润洗进样针?_百度...
答: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流动相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方法以甲醇-水-乙酸为流动相,对饮料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后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52.54635x+47.46411,相关系数r=0.99996;测定咖啡因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为0.087 min,RSD为1.41%;浓度的标准偏差为2.22 mg...

每次使用之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柱都要清洗吗,如何冲洗?
答:这个是不是需要清洗的问题,需要看你的流动相是什么。一般反相色谱,经常会用到缓冲盐。而盐对于色谱柱伤害比较大。如果盐堵在色谱柱里面那柱子就废了。所以需要把它冲掉。最好是每次都冲掉。如果你的柱子流动相里面没有盐,那就没必要冲洗了。冲洗方法:反相柱子最好保存在纯甲醇或者纯乙腈里面,但是...

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使用后为什么一定要清洗??
答:清洗是因为有缓冲盐吧?这么说吧,如果流动相里面有无机盐,盐是很容易留在色谱柱里面的。如果析出来的话对色谱柱伤害很大。色谱柱一般来说是保存在纯有机相里面的,而盐类物质在纯有机相里面的溶解度不好。所以要用甲醇水、乙腈水来清洗。为的就是洗掉盐。所以是用过流动相之后,用10%甲醇水冲洗...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c18柱的洗柱方法
答:酸对柱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一定要控制PH,我个人认为PH在2以下的都要做好费柱子的准备。碱性条件是对于硅胶基质的C18的弱项,一般的硅胶基质的C18碱性条件都不太耐用,但现在也有碱性PH11的柱子,但比较贵。盐对色谱柱的影响主要是盐析造成的,而且是致命。第三冲洗方法的问题。冲洗方法根据使用的流动...

IT评价网,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点评来自于网友使用感受交流,不对其内容作任何保证

联系反馈
Copyright© IT评价网